-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河南博物院建起课外“大学堂”
记者 刘 洋
“过去都羡慕法国的孩子们能去卢浮宫上课。如今,我们也能经常领着学生在河南博物院里参观、学习,感受中原文化的魅力。”1月12日,在河南博物院举办的郑州市中小学校外教育工作座谈会上,郑州市教育局的一位工作人员激动地说。
激发兴趣是前提
郑东新区康平小学的李欣雨至今仍然记得在河南博物院表演古装情景剧《空城计》。她说,在博物馆里上课更形象,学起来更有兴趣。
据统计,河南博物院2011年共接待未成年观众逾74万人次,占全年观众总量的40%左右。他们在设计未成年观众的活动时,以激发兴趣为前提,注重营造博物馆的亲情教育氛围,着力发掘、重现文物的鲜活生命力,让孩子们从博物馆这部“百科全书”中获得有益的知识。
据统计,一年来,河南博物院共举办社会教育及相关互动活动600余场,为郑州乃至全省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校外教育氛围。参观博物馆已经成为很多学校新生入学的必修课。
体验参与为主导
文物是静止的,而且不可触摸,青少年到博物馆参观难免会感到枯燥。为此,河南博物院尽可能地让学生们动手做一做,开口说一说。
在2011年的《圣地西藏展》和《新疆文物特展》上,河南博物院针对青少年开设了绘制唐卡、加盖展览主题印章、印制新疆出土钱币等活动。去年暑期,他们针对中小学生开展了趣味墨拓、修复“唐三彩”、软陶制玉、扎染等手工体验活动。郑州市教育局的李勇曾经参与这些活动,他说,孩子们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中国式的精雅生活,也一改公众心中博物馆教育的传统说教方式。
最受学生们欢迎的“国宝讲解小明星暨小志愿者选拔活动”已经举办5年,参赛人数连年爆满。能在博物馆里当上小讲解员,已成为很多孩子们的梦想。
河南博物院副院长丁福利说, 为未成年人的教育提供优质服务,已成为世界博物馆的发展潮流。据了解,通过多年努力,河南博物院已经打出了专职讲解、志愿服务、历史教室、外出宣讲、暑期活动、华夏古乐等六大品牌为校外教育服务,探索出了博物馆教育社会化、长效化的一条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