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资本的力量雷霆万钧,网络的迅捷无可比拟——左网络,右资本,两者在过去的一年中变身一双无形大手,牵动木偶绳线,导演着清高的文化舞台。回顾2011年众多出版事件,暗流涌动,值得庆贺的不多,让人焦虑的倒有不少。
作家百度斗争激烈
今年3月15日,贾平凹、慕容雪村等50位中国一线作家公开发表了讨伐中国网络搜索引擎老大的檄文——“中国作家讨百度书”,将百度文库称为“埋葬作家的墓地”。接着,媒体跟进、网友讨论、双方辩论,加剧了争论的激烈程度,迅速升级为公共事件。声讨百度的作家们指责后者“偷”走了他们的作品,在百度文库上供网友任意下载,严重侵害了他们的著作权。而百度辩称自己只是提供了存储空间和分享平台,不承认侵权。这场对峙以百度的道歉收场。11月,百度文库再次遭到韩寒等作家的起诉。12月8日,百度文库改版,将提供正版数字资源的文库书店分离成“百度阅读”。
作者和网站共赢是上策,但数字时代的版权保护是个难题,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不适用,难以厘清当事双方责任关系,商业利益也诱使一些网站以分享之名、行侵权之实。没有合理合法的分账模式,惯打“擦边球”的老手还能得意一阵子。
电商卖书不为挣钱
2011年,电子商务网站(简称电商)步子迈得更大了,当当和亚马逊继续狂飙,去年还在卖电脑电视的京东和苏宁亦将几十万种图书上架,向先行者“宣战”。图书,这种商战场上最好的“炮灰”,既能聚集巨大点击率,又能省略巨额广告费,何乐不为?
2011年里,电商们以摧枯拉朽之势跑马圈地,有财大气粗的他们在,实体书店乃至出版商仰人鼻息的日子就不会到头。从年头到年尾,电商们多次挑起“战事”,引发读者狂欢、出版社抵制、传统书店哀嚎的价格肉搏战。博眼球的广告都是:图书1折、2折……京东商城CEO语出惊人,声称5年内,图书音像部门不需要1分钱的净利润,“不靠它赚钱,只靠它博流量。”而传统图书出版界的手里,除了作者,再没有其他牌了。
出版商动动大脑,还存有与狼共舞的生机;实体书店,尤其是民营书店,却逃不脱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厄运。第三极书局前年倒闭了,今年轮到了风入松、光合作用步其后尘。放眼世界,美国第二大连锁书店鲍德斯也没熬过今年秋天。电商旗下的网络书店疯狂挤压实体书店的生存空间,高成本和低回报让实体书店艰难挣扎。
没有资本注入,未来的实体书店到底如何存活?至今没有人给出有信服力的说法,诚品书店靠创意衍生和讲座,新华书店靠自有地皮收租,但他们的生存法门实在太难复制。借用达人秀冠军刘伟的新著书名,书店们“活着已值得庆祝”。
网络文学地位提高
今年文学界最大一桩事莫过于茅盾文学奖的颁奖,在这次评选中,网络文学终于有了参评的资格,不过网络文学拥趸们寄予高度期望的《盗墓笔记》因为报名时作品尚未完结而被取消资格,其他几部入围作品在几轮投票后全部出局。虽然网络文学在茅盾文学奖上铩羽而归,但由此可以看出传统文学界对网络文学态度的转变。在第八次全国作代会上,网络作家唐家三少当选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似乎也成为网络文学有望“转正”的一个信号。
传统文学界的态度转变与网络文学在年轻读者中与日俱增的影响力分不开,据盛大文学总裁侯小强透露,中国网络文学目前已经有1.94亿用户,有100多万人在写作,每年有三四万部作品被签约,包括纸质、电子、游戏、影视等版权。网络文学今年在影视剧改编方面大获丰收,最热门的电视剧《步步惊心》《宫》《倾世皇妃》《千山暮雪》《裸婚时代》《泡沫之夏》《美人心计》以及热门电影《失恋33天》,剧本皆出自网络小说。
本报记者 乐梦融 夏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