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扫荡中国院线 年轻人惰成文化偏食者

2011年09月30日10:50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欧洲电影 海洋 好莱坞大片 中国传媒 网上口碑 中国电影资料馆 大片 影片

今年内地影院暑期票房约41亿元,好莱坞大片占了七成

本报记者 吴晓东 实习生李馨

南京大学浦口校区力行馆,第五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CIFF)电影展映现场,大学生在观看纪录片,并和导演进行交流。张瑾摄(资料图片)

正当各大电影院线的好莱坞大片屡创票房新高之时,10部奥地利电影漂洋过海,来到京城胡同里的“猜火车文化沙龙”,开始了中国之旅。这是“第二届北京新青年影像年度展”的活动之一。

以浓郁人文气质著称的欧洲电影,在国际电影节总能熠熠生辉,在电影市场上却始终没能挺直腰杆。越来越多的中国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近年来在好莱坞商业气息的熏陶下,正在成为文化上懒惰、被动的偏食者。我们的电影院应不应该给欧洲电影留有一席之地?中国观众又是怎么看欧洲电影的呢?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网易新闻中心,对1625人进行在线调查显示,如果欧洲电影在我国院线上映,27.9%的人表示会买票观看,24.3%的人表示不会,47.8%的人表示不好说。

小众狂热和大众漠然形成鲜明对比

一部叫做《夜晚的世界》的奥地利电影,在CNEX(一个纪实影像项目,致力于全球范围内华人纪实影像的开发合作与交流推广——编者注)纪录片沙龙的银幕上,朴素地叙述着奥地利人的真实生活。仅能容下四五十人的放映厅坐得满满的,没有门票,没有广告,只有网络集结和口耳相传。

作为“第二届北京新青年影像年度展”3个放映场地之一,CNEX位于北京朝阳区广渠路竞园北京图片产业基地。远离市中心的繁华与喧嚣,被很多工地包围着,周围没有大饭店、大商场,连三五成群的人都很少。

来这种文化沙龙看欧洲电影,是北京工业大学广告系学生小陈的习惯,因为影院放映得很少,运气好的时候可以跟同学借光盘,可也不容易,毕竟身边喜欢欧洲电影的同学太少了。

在中国,欧洲电影受到的待遇基本是冰火两重天,小众的狂热与大众的漠然形成了鲜明对比。

如果电影院同时放映3部类型完全相同,但拍摄国家不同的电影,受访者会选择哪一部?调查中,选择中国电影的占33.6%;选择美国电影的占53.2%;只有13.2%的人选择欧洲电影。

而看欧洲电影的频率,7.8%的人表示是一周至少一部;17.8%的人是一个月至少一部;9.2%的人是一年至少一部;选择不固定的占56.9%;还有8.2%的人表示从来不看。

在“新青年影像年度展”放映现场,一名从事公关工作的观众坦言,自己对欧洲国家了解不多,所以很少看欧洲电影,更喜欢看《阿凡达》那种大片。“看电影的时间本来就很少,一个月能看一次就不错了,自己肯定想看点轻松的。要不然看电影为了什么呢,为了受教育吗?”

难不成这就是酷爱思考的欧洲电影拒观众于千里之外的主要原因?

8月12日,历时7年、耗资5000万欧元、堪称“史上最烧钱的纪录片”《海洋》,在国内上映。法国导演雅克·贝汉用真实生动的镜头,呈现给观众一个神秘奇幻又脆弱的生命世界。片中鲨鱼被人类割掉鱼鳍又放回海里的镜头让很多观众落泪。

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知名纪录片制作人张同道在微博里写道:“浪漫、自由、勇气、思考,这是《海洋》留给我的财富。《海洋》带给纪录片以尊严。”

欧洲电影主要给人什么印象?调查中,31.2%的人表示是以《海上钢琴师》为代表的奇幻剧情片;30.6%的人认为是以《天使爱美丽》为代表的爱情喜剧片;28.7%的人选择以《放牛班的春天》为代表的心灵鸡汤片;20.9%的人选择以《海洋》为代表的纪录片。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讲师夏丽丽认为,相比好莱坞大片的喧嚣与浮华,欧洲电影大部分表现的是对社会、人生的哲理性思考。欧洲电影是偏重艺术的,整体质量很高,有点像一本耐人寻味的书,需要一定的人生历练才能参透其中滋味,难免会让习惯找乐的观众感觉沉闷。这究竟是电影问题,还是观众问题,恐怕小众和大众给出的答案也会大相径庭。

中国影院的布局就是一部赚钱机器

据了解,《海洋》去年年初在日本的票房和《阿凡达》不相上下。在中国却表现乏力,2000多万元的票房已经让很多纪录片人欢欣鼓舞,认为看到了“纪录片的春天”。

统计显示,今年影院暑期档(6月1日~8月31日)3个月里,全国可统计票房约41亿元,观众接近1.15亿人次,相比去年同期增幅超过70%。可在这41亿票房里,好莱坞大片占了70%,《变形金刚3》、《功夫熊猫2》、《哈利·波特7(下)》个个赚得盆满钵满,仅《变形金刚3》一部就狂卷了10.8亿元。难怪今年的暑期档被媒体戏称为“好莱坞嘉年华”。

中国观众为什么争相为好莱坞大片埋单?

猜火车电影沙龙的放映员说,一说欧洲电影,第一反应就是纪录片,信息量很足,非常饱满,但自己平时更喜欢去电影院看不用费脑子的大制作。往那儿一坐,哈哈一乐,出电影院就忘了,很适合身心疲惫的现代人忙了一天后用来释放压力。

从1994年由哈里森·福特主演的《亡命天涯》作为首部进口分账大片(即某部大片在别的国家放映,票房收入按分成分配——编者注),进入中国以来,好莱坞大片俨然已经和麦当劳、肯德基一起,成为中国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生活的一部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约定,每年进口20部分账影片,其中包括16部美国影片和4部其他国家影片。尽管进口大片的标准是“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和当代电影艺术、技术成就的影片”,但是在公众的印象中,“大片”就是高成本高票房的影片,甚至干脆就指“美国大片”。

“中国影院的布局就是一部赚钱机器。如何进入院线放映一直是纪录电影乃至艺术电影的难题。”张同道说。

记者在北京一些影院看到,即使是《海洋》这样口碑不错的非商业片,也仅能获得上午9点、下午两点等放映场次,一家影院一天也就1~2场,和微博上的热捧形成鲜明反差。

“欧洲电影不是没有观众。现在的问题是想看的人看不着,不知道到哪儿看。院线放的时候,又不知道观众在哪儿。如今影院系统采取粗放式经营,把有限的资源都给了有明星、有投资、有绯闻的商业大片。”张同道对此很无奈。

“因为配额、高关税、媒体宣发费用和院线关系,绝大多数欧洲电影无缘中国影院,只能通过各种形式的展映与观众见面。”CNEX项目与媒体经理王磊表示。

人们平时通过什么渠道观看欧洲电影?调查中,84.6%的人选择网上下载或在线收看。24.1%的人会去电影院;17.1%的人选择买光盘;7.6%的人会参加欧洲各国家大使馆组织的观影活动。

我们的大学在艺术欣赏方面下的工夫太少了

过去在看片无门的境况下,北京不少欧洲片爱好者把中国电影资料馆当成了艺术影院。另外,还有位于798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被称作北京最大的独立电影放映机构。一些外国驻华使馆、文化中心、高校偶尔也会举办一些电影展映活动,但总的来说不成气候。直到2009年年底,国内目前唯一一家艺术影院——当代MOMA百老汇电影中心的出现,算是填补了中国院线的一个空白。

对于中国院线很少放映欧洲电影的现状,奥地利志愿者琳达表示很遗憾:“中国、美国和欧洲,都应该更多通过电影这种渠道进行文化交流。”

此次《海洋》在商业大片的“围剿”下,依然将“票房生命线”延长了一月有余。事实上,欧美的艺术院线通常会采取长期滚动播放的方式,靠口碑的积累吸引观众、培育市场。

“现在的中国人总是很忙,他们没有时间停下脚步来欣赏、思考。那些煽情、滥情、刺激的东西已经让他们麻木,对需要细心品味的美几乎失去了感知能力。”张同道感叹。

王磊认为,我们国家的大学在艺术欣赏方面下的工夫太少了,在欧美,每所大学都有影音图书馆,学校会买全世界的正版片子给学生看,提高他们的综合艺术欣赏能力。

对于不去电影院看欧洲电影的原因,37.8%的人认为是院线上映太慢,已在网上看过;36.1%的人表示欧洲电影没有像好莱坞大片一样的高科技镜头,去影院看没必要;32.0%的人表示欧洲电影节奏缓慢,看起来昏昏欲睡。

“很多人都看过海洋,但当看了雅克·贝汉的《海洋》后,才知道海洋原来那么浪漫,并不是通过简单的旅行就可以获得这种美感的。看《帝企鹅日记》,与去动物园看企鹅感觉是不一样的,即使你去了南极,也看不到这样的企鹅。”在张同道看来,这样的电影不仅仅是对客观的记录,更是电影人用情感与世界交流,体现着他们的人文情怀。而且,大银幕给人的震撼是无与伦比的。

受访者对哪种类型的欧洲电影比较感兴趣?72.1%的人选择网上口碑极佳的经典老电影;37.5%的人选择各大影展获奖作品;31.9%的人选择有大牌明星联袂演绎的商业片;14.3%的人选择与欧洲院线同步上映的新片。

58.7%的人在观看欧洲电影时,更注重深思缜密的剧情;50.8%的人注重浪漫唯美的拍摄场景;50.4%的人注重冷峻的批判现实精神;36.4%的人选择动人心弦的电影配乐;27.6%的人表示是颇有名气的导演或演员。

“大众的需求是多元的,文化也应该是多元的,多元的文化才是繁荣的文化。”在张同道看来,好莱坞大片可以看,但我们不能把它当成电影的全部。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