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富豪自制古董被估值24亿 专家走过场称学术自由
近日,因5位“权威鉴定专家”为一假造文物“金缕玉衣”开出24亿元天价评估,致使银行损失5.4亿元的骗贷案件曝光,将文物造假、虚假鉴定等问题推向风口浪尖,也引发公众质疑:文物、艺术品鉴定证书究竟靠不靠谱?艺术品鉴定市场为何如此混乱?本报记者采访有关业内人士,探寻文物和艺术品鉴定市场真相。
虚假鉴定有多普遍?
业内人士:有鉴定证书,一般是赝品
提起假“金缕玉衣”案,接受采访的几位业内人士均表示对虚假鉴定现象早就见怪不怪了。
“艺术品、文物造假自古就有,因为成本很低,利润极高。”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告诉记者,随着艺术品交易的日益繁荣,艺术品民间收藏投资热情高涨,催生了大量的市场鉴定需求。而造假的泛滥,又进一步刺激了文物、艺术品鉴定市场的繁荣。
一方面,老百姓迫切需要了解购买的是否是真品;另一方面,一些赝品只要经过所谓权威机构权威人士的鉴定“漂白”,就会披上真品的外衣,堂而皇之地流入正规交易市场。
“该案折射出当前艺术品鉴定市场的混乱。”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甘学军说。现在艺术品鉴定证书已经泛滥成灾。一些鉴定机构、鉴定中心为了能够收取费用,一般都鼓励文物、艺术品收藏者、投资人开鉴定证书,通过鉴定证书收取鉴定费。“既然是鉴定,就应该有真品鉴定证书和赝品鉴定证书,但事实上,市面上都是真品鉴定证书。”甘学军说,于是出现只要给鉴定费就开证明的情况。
许多拍卖公司都害怕看到这种证书。“我们过去的经验证明,凡是拥有鉴定证书送来拍卖的艺术品,一般都是赝品。”甘学军说。
真伪鉴定有多难辨?
大量伪专家活跃于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真伪鉴定到底难不难?
“艺术品鉴定、文物鉴定十分复杂。”甘学军坦言,目前技术鉴定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如对材料的认定等,但对于艺术品来说,存在历史、文化、审美等人文因素,导致很多鉴定行为仍以主观经验为主。
真伪鉴定难,还在于部分专家职业道德的丧失。“拿此次假‘金缕玉衣’案来说,一个普通收藏者怎么可能同时拥有如此贵重的两件文物呢,这是违背基本常识的。”甘学军说,“不排除一些专家在利益面前把持不住,出卖了自己的良知与声誉。也有可能部分专家因为年事已高,在晚年有看走眼的时候,被人合伙做局利用了。”
陈履生介绍,鉴定难一个重要方面在于目前很多专家都不是真正的专家,现实生活中,大量伪鉴定专家活跃在艺术品交易与鉴定市场。
“有的专家被冠以极高的头衔,所谓世界某鉴定委员会主任。根据个人经验,一看到这类头衔,我都认为存在伪专家嫌疑。目前各大电视台出现的民间鉴宝节目,出现的所谓权威专家,连圈内人都不认识他们。”
公众对专家的认识也存在误区。不少人以为在专业机构任职的工作人员都是专家,或者以为某领域的专家就能在另一个领域担任专家。但隔行如隔山。研究玉石的不一定懂书画。这一方面要求没有鉴别能力的专家不能不懂装懂,另一方面也要求公众敢于对专家进行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