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最早的自来水:初衷竟是为了皇宫消防(图)

2011年09月08日10:23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洋股 皇宫 官利 永定河水系 东密 自来水公司 胡同 周学熙 自来水管道 京师

东直门自来水厂。(图片由北京自来水博物馆提供)

供水设备器材采购自德国

有了资金、确定了水源地,接下来就要铺设管道兴建水厂,而在当时封闭落后的中国,供水设备、器材统统只能采购自德国。

在球墨铸铁管没有问世之前,自来水行业大都使用钢管、镀锌管和铸铁管。在北京自来水博物馆里,至今展示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京师自来水公司使用过的由德国生产的铸铁管。据专家分析,这根管子柔韧性等尚属良好。

光绪三十四年九月(1908年10月),从天津运到北京前门火车站25车皮自来水管,由于脚夫在站台野蛮卸货,将水管“上面油漆碰坏”,“管子碰弯”。此时,正值京师自来水公司坐办马许途经该地,见状十分心疼,他一边进行制止,一边向脚夫们讲明这些自来水管的价钱昂贵,“每根自数十两至数百两”白银,又是全部进口,倘若碰伤,在国内无处购赔。同时,他采取了一些措施增加了对自来水员工的监管,并在管子外捆绑上麻绳等加以保护,以防再次出现闪失。

盛传管道铺设“破坏风水”

让人意想不到,在自来水管线铺设时也遇到了很多麻烦。

当时不少人认为自来水刨沟装管子会坏了主人家风水,给他们带来不祥或灾难,所以京城一些权势人家在自来水管途经自己家时横加干涉。

例如,当供水管道安装到清摄政王府(今宋庆龄故居)北后墙时,王府家人倾巢出动,千方百计找出种种理由不允许自来水管从此通过。面对豪门,自来水工人们束手无策,只好罢手停工,将情况禀报上司。负责该工程的司事闻讯手捧圣旨当即赶往工地,当场宣读圣旨,大意是工程系奉旨施工,有利民生,途经之地所有官员不得阻拦云云,王府家人只得从命,不敢再行阻拦。

管道施工开展不久,光绪、慈禧就在一天之内相继驾鹤西归。施工线路恰好和出殡路线重合,已经挖好的线沟,不得不重新掩埋,待出殡结束后,再挖开继续施工。

很多百姓不敢喝“洋胰子水”

京城建水厂的初衷首先是为了皇宫内的消防,但水厂建成后,皇宫里的达官显宦并不敢喝自来水,而是仍旧喝御用的玉泉山水,因为怕“洋胰子水”里被洋人下毒。

皇家人是这么想,老百姓不免也有疑虑。售水初期,全市共安装480个水龙头。可是,望着泛着白水泡儿的“洋胰子水”,很多人不敢问津。

为了消除人们的顾虑,京师自来水公司颇费苦心地在《白话报》、《爱国报》等京城各大报纸上刊登广告,宣传科学指导舆论。周学熙亲自用白话文撰写广告,耐心做解释:自来水龙头乍放出来的水,带一点白色,并不算毛病,拿显微镜细细地瞧,全是极小的白水泡儿,不过一分钟,水泡儿就化得干干净净,水也变清。所谓白水泡儿是因为水从孙河汲上东直门的水楼子,借楼子上的压力,再送到各街市龙头。水楼子高、压力大,又遇着冷天,水管子里面有些冷气,被水压力催得紧,一时散不尽,就跟着水一块儿出来了。因而“有不明白的人,愣造谣言,说是洋水啦,洋胰子水啦,我们傻同胞,也就有信的,龙头安到门口,也是不要,殊不知这个道理,一说大家就不致误会了。”

为了以惠启民,京师自来水公司还在报上发消息,决定从宣统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910年2月1日)起,向全市居民赠水一周,“不取分文,随便取水”。

解放前供水普及率只有30%

自来水很快被京师百姓接受了。1910年,京城平均每天供水量1613立方米。

供水方式有三种:一是集中供水,就是在街旁巷内安装自来水公用水龙头,每个水龙头皆派水夫看管。在北京设许多经售处代卖水票,用水户凭票到公用龙头处取水。二是雇用水车送水。三是“自辖管”,即大户人家为方便把自来水直接引入家中,不过水管工料费往往在百元以上,这在清末是一笔巨款,普通百姓断然是没有这个财力的。

与自来水同时出现的是“水票”。别说是清末京师自来水公司刚成立的初期,即使新中国成立以后,自来水水票都是京城百姓生活不可或缺的票据。

由于京师自来水公司初建时管网东大西小、东密西疏的树枝状管网结构,水压东高西低,流向东向南和向西供水服务压力不均衡,致使西城、南城区域长期水压低,造成“东家放水,西家点滴俱无”的现象。

清朝覆亡后,又遭军阀混战、外患不断,1908年至1949年40多年间,北京自来水企业满目疮痍,艰难地徘徊在“以利为本的商业性经营”中。至1949年北京和平解放,北京供水设施仅东直门一座水厂,日供水能力5万立方米,管线总长367公里。北京城区供水普及率只有30%。用上自来水,对于多数普通京城百姓来说,还是一件令人奢望的事情。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