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制图:蔡华伟
新闻出版总署今天正式发布了《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简称《规划》),对今后五年新闻出版业的发展蓝图进行了总体布局。同时发布的还有新闻出版业的11个专项规划。
新兴产业跻身世界先进
《规划》明确了新闻出版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到“十二五”期末,新闻出版业发展方式转变基本到位,新兴业态蓬勃发展,数字出版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发展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新闻出版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基本扭转新闻出版产品和服务的出口逆差状况,大幅度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基本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以民族文化为主导、吸收外来有益文化共同繁荣的开放格局。基本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健康繁荣的现代出版物市场体系,以人为本、面向基层、惠及大众的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
【记者解读】新闻出版行业的总产出超万亿元大关,日报出版规模、年出书品种和总量居世界第一位,电子书出版居世界第二位。就规模而言,我国已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出版大国。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从出版大国发展转变为出版强国,而《规划》为实现这一转变提供了可行的蓝图。
由大变强,最重要的是转变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从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国内市场的日益扩展,为实现这些转变提供了强大动力。
报刊出版单位数量减半
《规划》明确了新闻出版业发展的主要指标。“十二五”时期, 新闻出版产业增长速度达到19.2%,到“十二五”期末实现全行业总产出29400亿元,实现增加值8440亿元。到“十二五”期末,年图书出版总印数达到79.2亿册(张);报纸出版总印数达到552.3亿份;期刊出版总印数达到42.2亿册。出版物实物出口数量超过1150万册(份、盒、张),版权输出品种数达到7000种。到“十二五”期末,实现人均年拥有图书5.8册、期刊3.1册,每千人拥有日报达到100份,国民综合阅读率达到80%,千人拥有出版物发行网点数0.13个,版权登记数量70万件。“十二五”时期,科技投入在行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逐年增加,绿色印刷企业在全部印刷企业数量中所占比重超过30%。
根据《规划》,未来5年,我国将形成10个左右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报刊出版产业集聚中心,打造10家左右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经营的大型国有报刊传媒集团,实现期发行量超过百万份的综合性日报20种,期发行量超过百万册的大众服务类期刊30种。到“十二五”末,全国报刊出版单位数量减半,降至5000家以下。
【记者解读】我国目前拥有2000多种报纸、9000多种期刊,数量虽多,但普遍小、散、弱。因此,兼并重组,壮大实力是必然的发展方向。《规划》提出,全国报刊出版单位数量将减半,这一硬指标将决定一大批经营不善、效益不佳的报刊退出市场,优质出版资源将更加向着实力强大的报刊出版传媒集中。
七大任务助推产业发展
《规划》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新闻出版业发展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二是加强精品力作的生产,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三是完善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四是做优做大做强新闻出版产业,提高新闻出版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五是顺应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趋势,推进新闻出版业转型和升级。六是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推动新闻出版业“走出去”,根据《规划》,到“十二五”末期,版权引进与输出比例降至2∶1。七是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市场秩序。
《规划》确定了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和传播工程、国家重点学术期刊建设工程、中央国有大型出版传媒集团公司扶持工程、国家数字出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项目、中国出版物国际营销渠道拓展工程等31项重点工程项目。
【记者解读】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条腿”走路才能走得又快又稳。在“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中国出版物国际营销渠道拓展工程、重点新闻出版企业海外发展扶持工程等“走出去”工程的推动下,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内新闻出版企业走向世界。
项目是开展工作的抓手,实践证明,以重大项目促发展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规划》中列出了31项重点工程,只要把项目切实抓好、落实好,新闻出版业的壮大就会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