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千手观音”启动抢救性保护工程

2011年04月19日10:30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千手观音 大足石刻 抢救性保护 造像 干湿交替 千手观音像 国宝 病害 会诊 石质文物

4月18日,中国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国宝”——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正式启动。中新社发 郭晋嘉 摄

中新社重庆4月18日电 (郭晋嘉连肖)中国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国宝”——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18日正式启动。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雕凿于南宋中后期,该造像在88平方米的崖面上刻有1007只手、眼,集雕塑、彩绘、贴金于一体,状如孔雀开屏,金碧辉煌。建成800多年来,“千手观音”造像因受风化等多种“病害”侵蚀,曾多次修复。最近一次大面积贴金是在清代光绪15年,距今已100多年。

近年来,因环境干湿交替和酸雨作用,“千手观音”又传病情严重,造像表面出现剥落、空鼓、龟裂等。2008年,经多方文物保护专家集体“会诊”,国家文物局将“千手观音”修复工程定为全国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当年7月,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牵头,敦煌研究院、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北大、清华、中国地质大学等单位共同组成项目组,开始前期勘察研究工作。

据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千手观音现存手臂数量为830只,其中残手有283只,占总数的34%。同时,造像石质表面病害面积约15.01平方米、残缺440处、断裂90厘米,彩绘病害面积28.96平方米,金箔病害面积130.62平方米,共存在34种病害。

经过两年多的前期勘察和试验,《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总体修复方案》2011年2月通过专家评审,国家文物局3月批复同意。4月18日修复工程正式启动,预计两到三年后完成。

担任修复工作的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著名文物保护专家詹长法告诉记者,此次抢救性保护工程初步测算约需4000万元人民币,将遵循“最小干涉”、“最大利用”原则,通过使用从造像上翘起、剥落的金箔重新贴金等方式,尽力保存造像的历史韵味和痕迹。同时,工程还计划通过对造像坐落的大悲阁进行修缮等措施,让千手观音“延年益寿”。(完)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