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记者曹玲娟、刘志强、侯琳良、冀业摄,制图:宋 嵩
进入岁末,中国电影继续高歌猛进。然而,全国的电影市场是否都这样红火?本报记者近日实地采访后发现,各地电影市场出现冷热不均现象,特别是一些县的电影市场还是空白。此外,资源分配不均衡、叙事能力不足等问题也不容忽视,要从电影大国迈进电影强国,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今天,本版刊登这份调查报告,与读者一起探讨中国电影的喜与忧。
上海
贺岁档一天卖一周票房
“要不我们元旦再来看吧。”一对情侣互相安慰着离开影院售票处。12月26日15时许,记者来到位于上海浦东八佰伴的新世纪影城,电子售票屏满屏几乎都是“满场”(见图①)。当天要看《让子弹飞》的话,得等到7个小时以后。
记者看到,50元一张的《让子弹飞》最早也得等到晚上22时30分;《非诚勿扰2》同样一票难求,60元一张的晚上23时才能看到,120元一张的可以提前到18时20分。有些观众已是数度扑空,只能感慨一票难求。
贺岁档来临,新世纪影城只是上海电影市场的一个缩影。截至12月26日,上海的电影票房创造了两个新的历史纪录——25日,上海市场占有率最高的联合院线票房突破1000万,达到1083万;该周,票房预计将高达4500万以上。“今年我们最差的一天票房才60几万,可见落差之大。可以说,贺岁档的票房,一天相当于一周,一周相当于一个月。”上海联合院线副总经理吴鹤沪感慨。
据分析,沪上贺岁档的火爆无外乎几个原因:中国人习惯安排一些年终突击消费,包括文化消费;不少影院推出的套票、会员券等,一般都需要在年底前用完;此外,制片方、发行方已经十分重视贺岁档,推出不少重点影片。
但贺岁档的红火,并不意味着新增了多少观众。“真实状况肯定是两级分化,有的人还是好几年没看电影了,有的人说不定每周看几场。城市比农村要热,年轻人比中老年热,这个状况暂时不会改变。”吴鹤沪强调,现在贺岁档的火爆,主要还是因为这段时间,“放映的电影更好看,人们来影院的频率更高,而不是真能新增多少看电影的人。” 记者 曹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