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几次重修动议:同治将谏阻大臣尽数革职

2010年12月14日15:29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重修 观水法  黍离之悲 历史园林 玻璃印刷 游观 同治皇帝 同治年间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劫波未息

一年后,同治皇帝暴病而亡。修葺三海因国丧而被暂停,同样没有完工。

劫波未息

此后十余年间,清朝统治者没有大兴土木。一直到光绪年间,再一次垂帘听政的慈禧,为贺自己的六十整寿,挪用海军军费修复了原为圆明园附园的清漪园,改名颐和园。

慈禧对修葺一新的颐和园甚为喜爱,似乎把沦为废墟的圆明园忘掉了。她再一次提及圆明园,源于一个人的“擅闯”禁地。

这个人就是李鸿章。

1895年,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完败。李鸿章代表清王朝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次年,李鸿章出访美国,回京后慈禧太后在颐和园召见并赐宴。

返回途中,李鸿章带着两个幕僚游览了此时仍是皇家禁地的圆明园。是颐和园勾起了这位晚清重臣对圆明园往日辉煌的追惜?是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让他兴起了落日黍离之悲?已不可考。惟一有记载的是,李鸿章为此举被慈禧太后“罚俸一年,不准抵销”。这几乎是清廷统治者对这座皇家园林最后的庇护。

1900年,八国联军又把清朝统治者赶出了北京。土匪地痞及游散的八旗兵丁趁火打劫,在圆明园拆运木料、砍伐古树,大料作为木材,小料作为木炭,满园古树荡然无存。后人称之为圆明园1860年罹经“火劫”之后的“木劫”。

“木劫”之后还有“石劫”。1922年已进入民国,这一年的9月7日,京师警察总监致函逊帝溥仪的内务府,称北京市地方长官“京兆尹”刘梦庚准备“借用圆明园故址内少许废旧山石,或酌给价值”,请内务府“可否之处,希即酌示”。溥仪的生父醇亲王载沣批示,称不能同意,因“该园太湖石应加意保存,碍难拨借”,并请警察总监“婉言代答”。

殊不知,刘梦庚只是假客气一下,事实上他早已决定“拟于内日派员起运。并已函至聂统领查照”。“聂统领”乃当日步军统领聂宪藩,是北洋政府责令保护圆明园遗址的,他本人一上任先从长春园拉了352大车太湖石,由他来“查照”,结果如何可想而知了。

9月19日至24日的6天之内,刘梦庚拉走长春园太湖石201车、绮春园青云片石104车。运石劳累,又歇了十几天,于10月6日重新开工,8天里拉走长春园太湖石422车。

内务府无奈,求助于当时京畿卫戍总司令王怀庆,王也懒得料理,只假意应允,称“写信恐怕形诸笔端,诸多不便,准备面见婉商,请其勿再拉运”。而这个王怀庆也是瓜分劫掠圆明园的头目之一,他为修建自己的私人花园“达园”,大肆拆毁圆明园围墙,时间长达三年。

在这一时期内,拆运圆明园建筑材料来构建自己“豪堂雅舍”的大人物可以列出一个长长的名单,曹锟、张作霖……几乎所有盘踞过北京的军阀、政客皆有所染指。

更多的宵小游民则把目光盯在散落、埋没在尘土中的细碎宝物上,他们操起扫帚和簸箕,在园中道路上挥沙扬尘,筛土寻宝。时有谚云:“筛土筛土,一辈子不受苦。”

到1928年后,圆明园作为“北郊石料场”的“贡献”达到顶峰。

时值北伐战争结束,国民政府统一全国。国民政府委员经亨颐提出议案,拍卖故宫这个“天字第一号逆产”。这个议案虽然没有付诸实施,但类似的做法却被付诸实施。

这一年,当局成立了“清理圆明园园产事务所”,专门负责将园内的废旧砖石变价批卖。拆运圆明园的石料成了光明正大的“政府行为”。

当时的北平特别市政府翻修高梁桥至海淀石碴公路,便堂而皇之地拆除圆明园南墙、东墙虎皮石料,砸碎成石碴,补足建筑材料的不足。

那一时期兴建或翻修的中山公园、香山慈幼院、北京图书馆等等,无不有圆明园的印记。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