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出镜人物:赵志强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所长
满族人口逾千万多数满族人不识满文 北京已找不到教授满语的学校
农历10月13日是满族重要节日颁金节。日前,部分满族同胞在京通过联谊活动进行这一“族庆”。但记者随后走访发现,在北京,已找不到教授满语的学校,会满语的市民寥寥无几。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满文已经走向衰微。用满文记载的清史资料,也正逐渐沉入历史的长河。
政协委员赵志强呼吁抢救满文。赵志强表示,满语是研究满族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工具。目前大量的满文文献需要翻译,满语人才的缺乏,应该引起必要的重视。
现状1:
仅个别农村老人会说满语
11月18日,农历10月13日,满族同胞迎来纪念满族命名375周年的颁金节。“颁金”在满语中有诞生之意。1635年农历10月13日,清太宗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在这一天,很多满族同胞会身着民族服饰进行聚会。
“颁金节”期间,记者调查了解到,很多满族朋友都想学习一点满文;另外,不少研究人员也有学习满文的需求,可大家找不到学习满文的地方。
刘先生来自辽宁一个满族自治县,但他身边的家人和朋友对满文都是一无所知。刘先生发现一些网站倒是有学习满文的资料,可自学起来难度很大。“要是有老师给讲几节课就好了。”
在本市一家博物馆工作的王先生,有时会接触到只有满文标记的清代文物。为了弄清文物当初的用途,王先生往往要走几家研究机构,请专家解读。“如果自己掌握一点满文,也许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据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所长、市政协委员赵志强介绍,满族人口如今已逾千万,是我国第二大少数民族。但仍在使用满语的,仅是东北农村个别村庄的少数老人,且这些老人多数会说而不会写。
现状2:
北京唯一满文书院7年前停办
百度地图上显示,北京满文书院位于东堂子胡同北京24中校内。然而记者查访得知,这所北京唯一的满文教学机构已于数年前停办。
“2003年底,我决定停办书院。”原满文书院院长金宝森先生提起往事,仍很是感慨。金先生是满族正黄旗后裔,为抢救满文,1985年,在他的主持下,满文书院在北京24中正式开学,不收学费。原定招收一个班,可当时有200人报名,后经考试录取了90人,分作两班。
金先生回忆,当时人们对满文学习的兴趣超出了他的预料。报名者有做历史研究的,有做文献整理的,也有不少人纯粹出于兴趣。最初的课程包括清史、满族史等,后来重点是教授满文。教师阵容非常强大,都是当时满学研究的专家。
据金先生介绍,满文书院免费开办了近20年,先后有800余名学员毕业。2003年底,因为学校没有固定办学地点和编制、专家学者年事已高等问题,书院停办。“20年来,为抢救满文,我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满文书院停办后,满语在北京已彻底与大众绝缘。
金先生表示,满文书院停办后,还有不少人向他表达过想学习满文的意愿,但自己年事已高,没有精力再去做这件事情。“如果有年轻人想办满文学校,开班授课,我会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