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集邮文化平台 国际邮币博览会打造收藏品牌

2010年11月10日11:18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大一片红 文化地理 文化属性 文化方向 文化融入 文化载体 文化色彩 品牌建设 邮币 文化品牌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打造集藏文化品牌

北京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创办于1995年。经过15年的努力,这方舞台早已扬名国际。

在很多老集邮迷心中,这是一个展示集邮文化成果的收藏盛会,它是属于最普通的集邮爱好者和社会大众的博览会;在邮界专家看来,这是一块引领集邮文化方向的重要平台;而对中国邮政来说,它更是百年邮政创新品牌建设的重要展示窗口。

与以往的多届邮博会一样,从创办至今,北京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一直抓住“文化”这一精髓,借由文化的魅力提升百姓的文化品位,促进集藏文化发展。但今年,又有很多“不一样”——

在布展上,集邮总公司在安排上突出体现“文化融入生活、贴近生活”的整体思路,参观者可以在一个轻松的参观氛围中,感受集邮文化给生活注入的一个个惊喜,从而提升集邮文化的时尚感和鲜活度。主题展览以中国邮政曾经发行过的36套中外联合发行邮票为主题元素进行布展,展示邮票发行的国际化合作,介绍邮票题材知识,讲述联合发行背景故事。本届博览会还将展出从未面世的珍稀邮票未用图稿,同时还将推出“票中票”邮展。

邮票,是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博览会的各种丰富文化活动以“乐”字为轴,凸显集藏的快乐:集戳换礼、邮票设计家签名等传统形式,引入多项创新;论坛讲座、藏品鉴宝满足集邮爱好者需求;邮票拼图、唐诗吟诵比赛、邮票图案真人极限秀、世博馆摄影、邮票主题沙画表演、文艺演出等充满时尚、活力,吸引众多青少年。

有27个国家和地区的46家外商和198家国内商家以及16家专业媒体参展的这届博览会,展览期间还举办文化收藏论坛、邮票钱币精品专场拍卖会、珍稀邮票展、“纪念黑便士诞生170周年”票中票专题展等活动。

这里,让文化追随者感到“有所得、得其乐”。

做大集邮文化平台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的通讯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邮票的使用出现了难以遏制的下降,逐渐淡出了人们尤其是青年人群的视野,给集邮事业的未来发展带来很大挑战。

在邮票的邮资功能逐渐退化的同时,它的文化属性却进一步发展。“邮票是国家名片,同时也是地方名片,透过构思巧妙、印刷精美的邮票,我们可以了解历史变迁、风土人情、文化地理、风光名胜等,它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文化载体。”集邮专家郭铭说。

目前,邮票已经成为有市场明码标价、可以买卖的票证,成为公众的又一投资渠道,各种有关集邮的民间组织逐渐兴起,民间小型邮品拍卖也非常盛行。据业内人士预测,在我国民间邮市里,流通着价值近300亿元的邮票。

2009年4月,湖南第一家中国集邮专卖店样板店开门迎客。中国集邮专卖店以此为起点,用了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在全国逐步推进连锁化经营。中国集邮专卖店采用现代连锁经营理念的全新的集邮经营运作模式,适应了集邮市场发展新趋势的需要。截至2010年6月30日,30个省(区、市)的103家中国集邮专卖店已全部建成开业,它以“邮”文化为核心品牌,以遍布全国的网络优势为载体,成为服务于社会需求的一个绿色窗口。

集邮专家顾雪林说:“年轻人、有钱人、老年人、投资商等,都有可能成为未来的集邮者。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集邮未来学、新型的网上集邮展览、集邮博客、邮票网络购买等都将兴起。”

传承集邮文化,让国家名片熠熠生辉。(杨亮 冯蕾)

链接

据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馆长高桂兰介绍,本届博览会展出部分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馆藏珍品,包括小龙邮票黑色印样、费拉尔手绘稿、大一片红邮票样票(四方连)和庚申年邮票原图。小龙邮票是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在大龙邮票发行了7年以后,清代海关邮政部门仿照大龙邮票印制发行的中国第二套邮票;德国人费拉尔的邮票设计手绘图稿是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馆藏中所存最早的邮票设计图稿;“大一片红”(四方连)是为纪念1968年9月5日除台湾省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成立了革命委员会这一事件而设计的一套邮票的样票;“庚申年”邮票是我国发行的第一套生肖邮票。

   上一页   1   2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