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这是圆明园回归文物石雕纹饰(9月27日摄)。当日,纪念圆明园罹劫150周年系列活动正式启动。其中,在已经开展的回归文物展上,包括雕花石洗、雕花石堆、雕花石桌、西洋石构件、石狮子等在内的57类85件石刻向游客开放。据介绍,圆明园流失在国内外的文物至少有150万件,大部分精华流失在海外。新华社记者汪永基摄
清史学家王道成感叹:圆明园被劫、被焚,源自帝国主义试图用炮舰打开中国国门,是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是巨大国耻,永远不能忘记。圆明园罹难同时带给我们深刻的思考,是一部厚重的历史教科书。
物换星移,在圆明园罹难150周年前夕,记者再次走进圆明园。丽日蓝天下,和风拂煦,让人无法联想150年前北京那个兵燹、血色之秋。远远望去,西洋楼以其特有的苍凉和华美屹立废墟,令人恻然。
“西洋楼当时只是圆明园上百个景观中的一个,现在成了圆明园遗址最鲜明、最强烈的标志,她是圆明园那场大劫难的永恒的无声控诉,她仿佛一个重残的孩子,一家人都被强盗们杀死了,唯独她在重伤后活了下来,以她残缺的身体,向人们叙述着那段惊心动魄的灾难。”著名学者叶廷芳的形容,让每个走近圆明园遗址的中国人动容。
现在的西洋楼多了一景:在大水法遗址前,摆放着由法中友好协会捐赠的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的青铜雕像。这位从未来过中国的文学家,最早在全世界发出了痛斥、谴责英法联军摧毁人类文明滔天罪行的正义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