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黄彬荣收藏的名匾多达626块。图片均为田芳 摄
珍贵无比的唐代《枢密第》匾额。
位于省展览馆后门的开元珍藏馆少有人光顾,但这里珍藏的626块历史文化名人匾额着实让人惊叹,在名匾中流连,如同进入历史的隧道。正如名匾的主人黄彬荣所说,每一块匾额都是中国历史文化活化石。
更令人惊叹的是,其中的一块“枢密第”牌匾,为唐代名将郭子仪五世孙郭延嵩所题,是目前国内发现的仅有的一块唐代牌匾,珍贵无比。昨日,记者有幸亲睹了这个宝物。
千年唐代牌匾绝无仅有
牌匾又称匾额,亦称额牌,绝大多数由名流贤达或书画大家书题,由名匠釆用良木、美石雕刻精制,龙凤蝠蝶为饰,红蓝金绿添彩,悬挂或镶嵌于楼台亭阁,厅堂书斋。类别五花八门,祝颂、褒奖、勉励、警语、题名不一,内容涉及科举升迁、道德伦理、歌功颂德、寿喜宗教等等。每一块牌匾都一定有其特定的人文背景和社会背景,多从成语典故或名篇巨著中精选内容,根据需要整合成句或成联,词藻凝练,文釆飞扬,意境隽永。
黄彬荣所收藏的“枢密第”牌匾,为唐代枢密观察使郭延嵩所题,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记者看到,虽然历经千年,但该匾题字依然清晰,字体遒劲端庄,显示出大家风范。郭延嵩为中唐名将郭子仪的第五代孙,郭子仪戎马一生,平定安史之乱,屡建奇功。枢密第即枢密使的府邸。枢密使,是唐代产生的机构枢密院中要职,郭延嵩中进士后官至枢密观察使,故题此匾。
目前国内发现的匾额多出自明清两代,宋代已是凤毛麟角,唐代所题的匾,更是仅此一块。唐代郭延嵩所题的这块“枢密第”,可谓是“天下第一匾”。
他收藏的名匾数量全国第一
黄彬荣曾经是郴州市工艺美术厂的厂长。这些年来,他收藏的历史文化名人匾额已多达626块,其中三甲匾38块、一品官员匾75块、二品官员匾42块、民国将帅匾40块、知名书画家匾45块。最早的匾额为晚唐郭延嵩《枢密第》匾,另外还有北宋祥符年《殿元》匾、明洪武年开国皇帝朱元璋所题开科金榜匾和明代景泰皇帝、隆庆皇帝,清代乾隆皇帝、嘉庆皇帝、同治皇帝、慈禧太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近现代孙中山、袁世凯、徐世昌、蒋介石、刘少奇等人所题的品位极高的牌匾,都是国宝级的文物。
记者见到,在这些匾额中,三湘名流匾额共有45块。其中有清末湘军四大名将,被誉为“四大中兴名臣”的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胡林翼四人所题的匾额;有被誉为清朝第一书法家何绍基所书的励志匾;有清朝湖南仅出的两位状元萧锦忠、彭浚所题的匾额;有国民党著名将领蒋闳伟、李默庵、谭延闿、刘建绪、谭道源所题的匾额。每一块匾额,身后都有令人回味的历史典故,这些收藏,弥补了湖湘匾额收藏的一大空白。
据悉,黄彬荣收藏的名匾额数量之多、历史之久远、文化内涵之丰富在全国都称得上第一。
一些名匾从厕所牛栏抢救下来
626块名匾汇聚一堂来之不易,这是黄彬荣二十多年来孜孜不倦收藏的心血。上个世纪80年代,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匾额的珍贵时,他就对越来越少、不断被人糟蹋的匾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家附近有个人家里有五六十块匾,家里太小已放不下了,我正好有仓库,就把它们全部买了下来,从此,我开始收藏匾额。”
黄彬荣热爱历史文化,他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业余爱好就是收藏,为了寻匾,他足迹遍及江西、福建、湖南、湖北、河南、河北等省,上山下乡,踏破铁鞋寻找。
有一次,有人告诉他,江西吉安一户农家的牛栏门依稀可辨“翁心存”几个小字,像是块牌匾。黄彬荣马上驱车数百公里直奔吉安。洗去上面的牛屎和黄泥,“翁心存”三字赫然在目!“虽说沦落牛栏与牛为伴,匾头也被锯残,毕竟没有粉身碎骨,真是不幸中的万幸。”在翁心存题款的匾额前讲到这件事,黄彬荣如今还感慨万千。
翁心存是清朝大臣,道光壬午进士,工书法,官至工部尚书、户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其子翁同龢更是历任刑部尚书、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并且是同治帝、光绪帝的老师。
说到寻匾,黄彬荣话一箩筐,他说,有一回途经福建永安,听说有个老太太家里有扇厕所门,竟是江西巡抚沈葆桢题写的匾额,但她说没有门不行,怎么都不肯卖。黄彬荣立马给老太太厕所换了张新门,老太太一听有人肯将新门换旧门,笑得脸上乐开了花。“谁能想到眼前这块沈葆桢题写的匾额曾是厕所门呢?”黄彬荣笑着对记者说。
每一块匾都是历史文化珍宝
黄彬荣对每一块匾都视若珍宝,一些匾还用专门的玻璃窗陈列起来。他告诉记者:“匾额是中华民族文化园中的一朵奇葩。它起源于两汉,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建造长乐宫,据说,阙门牌匾上的‘长乐宫’三个大字,就是刘邦亲自题写的。而‘未央宫’三个字,则出自萧何手笔。匾额文化发展于晋唐,功成于宋代,兴盛于明清。千百年来,匾额以其凝练的辞赋、精湛的书法、深邃的寓意、华丽的装饰向世人展示出无穷的魅力。无论是皇帝对臣民的赏赐,官吏对下属的嘉奖,文人骚客的自励警勉,官吏及民间的礼尚往来,都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匾额可以说是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之一。”
但是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匾额都被当做“封、资、修”的产物,特别是历史文化名人题写的牌匾首当其冲,几乎遭到灭顶之灾。“现在要寻找匾额,只能到大山里才有了。”黄彬荣说,“你看,这里展示的晚清中兴名臣、湘军统帅曾国藩的‘德洽宣恒’、国民党要人宋子文的‘懿范式昭’等匾额,都破损得令人心痛。”黄彬荣说,“匾额集文学艺术、书法艺术、雕刻艺术、装饰艺术、民俗艺术于一体,我收集珍藏古老的各类牌匾楹联,是为抢救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的文化遗产做一点事。”
据悉,黄彬荣的开元珍藏馆正在审请成为民间博物馆,国庆期间将试着以团队预约的形式免费开放。记者 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