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美国《纽约时报》以《China’s Pop Fiction》(中国流行小说家)为题报道了郭敬明,文章的第一句是:“现今,中国最成功的(原文为most successful)作家是24岁的青春偶像作家郭敬明。”(《重庆晚报》5月5日)
面对“中国最成功的作家”这一称号,有人认为郭敬明被高捧了,有人认为郭敬明“墙里开花墙外香”名至实归,一直处在舆论风口浪尖上的郭敬明似乎很谦虚,表示“我觉得很荣幸”。其中,笔者认为最有水准、真正弄懂了《纽约时报》报道的,应该是郭敬明的“冤家”韩寒,他淡淡地表示“怎么排都无所谓”。
现在是一个浮躁的年代,包括我在内的不少人,看新闻都可能是只看标题的。但由于语言文字是富有艺术的,若只看标题,有时候又未免是一种误读。比如,《纽约时报》关于郭敬明是“中国最成功的作家”的报道,包括郭敬明在内的很多人可能没有细看内容,还真以为《纽约时报》是在褒扬郭敬明,于是浪费口舌去争论成功的标准,去发表“谦虚”的感言。而实质呢?《纽约时报》是在对郭敬明明褒实贬,是在借郭敬明讽刺中国的文学。
美国的《纽约时报》是一份百年老报、大报,它有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刊登一切适宜于刊登的新闻”,这是它的社训,说明它内容的广泛性;二是“力求真实,无畏无惧,不偏不倚,并不分党派、地域或任何特殊利益”,这是它的新闻报道原则,突出它的庄重、严肃、权威;三是“皮里阳秋、拐弯抹角、指桑骂槐、话中有话、意在言外、借古讥今、明褒暗贬、绵里藏针”,这是它的文风,保证了文章的可读性。《纽约时报》创刊150多年来,变了很多,可在这三点上,说它执着也好,墨守成规也罢,总之一点也没变。
在标题上被《纽约时报》褒扬的内容,读者一定要十分小心,可能是真的权威报道,也有可能是在揶揄、讽刺,就像我们对傻子说“你真聪明”一样。我们来看看《纽约时报》关于郭敬明“中国最成功的作家”的报道吧。
“年仅24岁的中国偶像作家郭敬明,总是穿着奇装异服,表现得极度自恋”。“自恋”是美国人比较讨厌的,他们喜欢像比尔?盖茨那样“心怀天下”的成功人士。“郭敬明最喜欢干的事就是在他的博客里贴出他半裸出浴、身穿名牌内衣和T恤的私密照。”这一句话一是为了证明郭敬明的自恋,二是说明郭敬明的情趣并不高雅,因为泄露“私密”是美国人的大忌。“虽然他4部小说中3部的发行量都已经超过了100万,但是去年秋天,他仍然被中国最大的网络社区——天涯论坛评选为中国网友3年来最讨厌的男性名人。”根据语法,“但是”后面的内容,肯定比前面的内容重要、真实。面对中国文学界众多名人和读者的抨击,郭敬明很坦然:“他们根本就不懂我的思想,我们不是一路人,所以我根本就不会去理会他们。”目的可能是为了说明郭敬明不懂尊重人,说明他固执己见。中国目前升起的新星作家均为90后出生,面对这些颇具潜在竞争力的群体,郭敬明表现得十分不屑:“我一点都没听说他们。”可能是为了说明郭靖太孤傲,讲究团队精神的美国人怎么会去真心实意地褒扬一个“孤傲”的人呢?
《纽约时报》的主要读者是美国人,它的论据首先是要说服美国人。面对中国青少年作家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美国人本身都难以理解,因为他们认为“要成为一个有内涵、有深度的作家并不是写几篇小说就可以的,文化素养需要时间来沉淀”,所以美国人对郭敬明的作品根本不感兴趣,而是好奇“他的抄袭风波和独特的生活方式”。特别是《纽约时报》报道第七段中的一句“他们混饭吃靠的是一张脸而不是文字”,说明了真意:如果郭敬明是“中国最成功的作家”,那就可以想象中国的文学水平了。美国人似乎在嘲笑:当代中国根本没有作家,根本没有文学!自我丑化的郭敬明就是一个代表!
很可悲,我们没有读懂《纽约时报》的报道,却在那里瞎争论。更可悲的是郭敬明本人,自己也不去好好看看《纽约时报》的原文报道,也不觉得羞愧,还“觉得很荣幸”。就像面对“你太有才了”的恭维,大言不惭地表示“谢谢”一样。韩寒就聪明多了,“怎么排都无所谓”,告诉美国人:中国的文学不需要美国人来指手画脚!(叶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