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刹有1800年历史 与少林寺渊源很深
释延若法师介绍,洞林寺位于郑州市西南18公里处的荥阳市贾峪镇洞林村北,西距少林寺50公里。距《荥阳土地志》记载,“洞林寺始建于东汉末年(约公元200年),金大定三年重建,赐名洞林大觉禅寺,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洞林寺曾经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宝刹,属佛教临济宗道场。达摩师祖传教东土,法留‘天中三林’(洞林、少林、竹林)。因早期寺内僧人多在窑洞中做佛事,故名洞林寺,与印度早期佛教寺院极为相似。”历代王侯将相多在此拜佛。洞林寺曾于唐、宋、元相继重建,在元、明盛极一时。明朝皇帝朱元璋诏命国舅西堂宝公住持洞林寺,并“拨官地五顷为瞻寺田永不起税”。清朝康熙乾隆光绪年间也有重修洞林寺记载。
在该院天王寺后,坐落着一片碑林,大多伤痕累累。该寺陪同记者的释常慈小长老介绍说,洞林寺比少林寺建寺还早300年,今仅存两殿、一古塔、一玉佛、一鼎和碑刻。
作为佛家著名的道场,洞林寺与少林寺有着极深的渊源,从元朝初年起,少林寺与洞林之间僧人往来不绝。元朝成吉思汗皇帝曾先后传下8道圣旨,以保护洞林寺不受侵占、土地田园等不纳税,石碑上都有显示。
朱元璋留下很多传奇 洞林寺是他出家之地?
昨日上午,听着石匠们叮叮当当的击石声,记者见到了洞林村75岁的陈秀群老人,他闲着没事,就到现场来看一看。“从小在这里长大,从我爷爷辈见到寺院被毁,盼了多少年,终于重修了,村民都说是个大喜事。”张说,洞林寺每个坑坑洼洼,都有传说,而朱元璋的最多。他指着北山一个窑洞说,那里就是朱元璋出生的地方。原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虽然家在安徽凤阳,但朱的姥姥家是洞林村人,当时因凤阳遭灾,加之元末兵荒马乱,瘟疫流行,朱的父亲死了,几个哥哥也死了,朱元璋的母亲怀着他几经辗转到荥阳投奔娘家避难,就在洞林寺附近生下了他。一来二去,朱元璋就与洞林寺结下了不解之缘,也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
张说,最为出名的就是朱元璋“赶神出庙”的传说。朱元璋7岁时,因当时无处栖身,天天在寺里吃住,他聪慧过人,干活勤快。老师傅见他小,就让他每天打扫禅堂,他总能做到窗明几净,令人费解的是,每座神胎下面也是净如明镜。众僧们疑而不解,问他如何打扫的,他说:“我扫地时,都叫神胎出去,扫过后再让他们进来。”众僧不信,第二天一早躲在暗处偷看,只见朱元璋站在禅房门口,用手中笤把打着每位神胎的屁股说:“我要扫地,你们先出去吧。”只见各位神胎接到命令,一扭一扭地鱼贯而出,列在门口等扫完毕再回归本位。众僧吓得不知所措,该寺老僧元觉大师亲眼目睹了朱“赶神出庙”的情景,心惊肉跳,生怕他给寺内带来灾难,只告诉他佛缘已尽,让他离开了洞林寺。从此朱结束了和尚生涯,回归尘世间,带兵打仗,终成帝王。
塔林里还有舍利?
瓶形砖塔国内罕见
释文果长老介绍,古时洞林寺除数十座殿堂外,另有舍利佛塔百余座,还有两处塔林。一处在寺东台顶,现在只剩下一座高高的丘陵。另一处在西台顶,原来有禅师塔7座,塔身高大,各具特色,巍峨壮观,但现在仅存一座禅师塔,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48年),属于肚大口细的瓶形实心砖塔,共9层,每层都有美丽的浮雕图案,有椰子树、荷花、天马、大象等图饰。
现场的洞林村村民张常元老汉说,这个塔没有门,内存舍利,“我们附近村里的孩子,都知道这个塔上去就下不来,有人不信爬上去,结果请别人帮助才能下来。”释延若法师介绍,此塔造型在全国保存下来的明代塔林中十分罕见,经过文革仍能保存下来,更加珍贵。
洞林寺90岁的释文果长老在为本报记者翻阅有关寺院的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