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证监会:券商须让投资者理解"买者自负"原则 加强投资者教育 -北京:企业拖欠工资最高罚款3倍 出口企业调查:与人民币升值赛跑 -民政部加紧慈善立法 将改变管理缺位现状 将简化捐赠免税手续 -第四次生育高峰到来 粤年产一个百万人口县 06年200万夫妻离婚 -沪深总市值首破18万亿 股市收盘下跌 B股持续重挫拖累A股 - 京流动人员档案新规:不入社保不能存档 沪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四大钢厂联手开发海外矿产资源 中钢协驳斥"中国钢铁威胁论" -新企业破产法将推出 政策性破产明年终结 鼓励银行向小企业贷款 -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闭幕 -中国明确义务教育政府负全责 经费须报人大批准 部分高校拟改名
06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猛 动漫产业成重头戏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1 月 17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编者按: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这一年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一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更为中国文化产业明确了中长期的基本发展战略。2006年,从全国到地方,各级政府的文化产业相关主管部门在文化产业投融资方面作出了令人瞩目的、实质性的工作,这成为本年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热点现象,动漫产业风光无限,各地文博会大放异彩……我们特约请中央财经大学文化创意研究院执行院长魏鹏举为我们作精彩盘点。

2006年是关键一年

2006年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一年。

这一年是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十一五”规划年,年内颁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式的文件,这标志着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中长期战略目标、任务与内容的基本确立。

与此同时,国家各级政府在这一年中出台了大量的政策法规,规范和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在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的建设方面,各级政府都作出了实质性的努力。

动漫网游的巨大经济效应和暧昧的社会效益使这个行业成为近些年倍受关注的文化产业领域,值得注意的是,“网游”悄然隐身,动漫产业成为了今年政府和业界重点发展的行业。

一、年度亮点:《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为中国文化产业明确了中长期的基本发展战略。

2006年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8月5日颁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元年,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关的许多领域按照惯例都出台了相应的“十一五”规划,而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却是一个稀罕物,文化的发展问题因此也成为我国十一五时期的一个引人瞩目的事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措施之一,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整体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对于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本纲要对于中国文化建设的中长期发展作出了战略性的部署,同时也使有关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热”论证降了温。

综合来看,本纲要至少在以下四个方面确立了中国文化产业在未来五年或更长时期发展的战略定位和任务:

其一,明确了优先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和公益性文化事业,积极稳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战略思路。纲要的这一思路是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2005年12月23日)一脉相承的。这同样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3月14日)中“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部分的主题。

纲要的这一基本战略思路同时也为中国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确定了一个总体的方向,即必须以社会效益为首,以经济效益为辅。这也许就是文化产业作为产业的特殊之处,利润最大化的市场规则在这一产业中需要进行必要的“文化性”修正。这不仅仅是由社会主义体制所决定的,同时也是文化产业的题中之义。

其二,强调了公有制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文化领域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的体制性界线进一步明确。不可否认,本纲要的出台令许多对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挥怀有巨大希望的人有些失望,感觉本纲要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有些保守和对于文化产业的促进与激励方面还有些不足。不过,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这种体制性的壁垒,既是制度所需,也是产业所需。

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受到政治制度本身的规制,另一方面也受到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经验与教训的影响。过去二三十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比较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由于产权改革的不严谨,导致大量国有资产以权力变现的方式流失。文化体制改革同样出现了这样的问题,而且比起一般经济领域的问题会更严重,文化资产的很大部分是无形的,因此在以实物资产为主要评估内容的资产改革中也会更容易“流失”。况且,文化资产与意识形态密切相关,文化资产的流失会导致文化生态的结构性变化。

其三,大力提倡和扶持文化创新,突出内容创新的核心地位,以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提升国家文化自主创新能力和文化竞争力。

许多人对于“文化创新”的说法不以为然,认为文化就是世代累积下来的人类遗产自然流变的生活方式,人为的“创新”有违文化之道。此论虽不无道理,但显然没有注意到这一概念提出的特定语境。“文化创新”是对于我国当前提出的建设创新型社会的战略目标的呼应,也是对于“科技创新”的有机补充。就文化产业的发展来看,“文化创新”的意义也是非同一般的,它是对于长期以来文化产业粗放型和外生性的发展方式的修正,突出与科技融合的内容创新,这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这是提升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之道。

其四,探索和制定切实有效的国家文化经济政策,这将是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制度保障。

或许“文化经济”比“文化产业”更恰当地体现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经济”这一概念的含义更为宽泛,既涵括着文化的产业化表现,也表达了文化作为公共品的经济意义。文化产业是可以交给市场来配置资源和提高文化产品与服务的部分,而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则存在“市场失灵”现象,因此需要公共财政的投入。但二者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从满足公民的文化权益,为全社会提高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与服务的角度来看,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互补互动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表明,政府已经意识到了事业与产业协调发展的密切关系,这需要通过适当的文化经济政策来推动和实现两者的良性互补互动。规划虽然提出了若干文化政策构想,但还远远不足。

在文化发展的基本战略框架确定的情况下,适当有效的文化经济政策体系的探索和构建必将成为我国文化经济健康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比如文化投融资机制的建设问题。

二、年度热点:文化投融资机制的建设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国家和地方政府纷纷设立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项基金,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构建资本平台。

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产业的发展对于投融资环境的依赖越来越强。文化产业是一个高风险的产业,同时由于其特殊的文化及意识形态属性,资本的准入问题使得文化资本市场较之一般的资本市场更为复杂。文化产业的投融资问题一直是业界和学界高度关注的问题。

2006年,从全国到地方,各级政府的文化产业相关主管部门在文化产业投融资方面作出了令人瞩目的、实质性的工作,这成为本年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热点现象。

据新华网的报道,为方便海内外投资者在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中寻求商机,2006年5月19日,文化部在第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发布了《中国文化产业2006投融资项目手册》。该手册集中了921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总价值700多亿元。这是文化部首次发布此类《手册》,是中国文化产业向社会资本开放的第一个官方指南。

文化部发布的投融资手册是对于2005年中央发布的《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规定》的一个具体贯彻和实施。虽然对于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有诸多明确的限制,但此类投融资手册的出台对于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对于逐步完善文化投融资机制都具有重要价值。

本年度还出台了一系列与文化投融资相关的政策文件和政府指导目录。2006年6月9日,国务院批准了财政部、中宣部《关于进一步支持文化事业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积极推动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的建设。6 月,2006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期间, 《山东文化产业投资指导目录》对外公布。实际上,在此前的一段时间,广东、上海、河北、四川等地也有类似的文件公布。8月,在北京市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下,《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投资指导目录(2006)》出台;10月30日,《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正式颁布,明确提出市政府每年安排5亿元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据悉国家财政部会同文化部等部门拿出专项资金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和“动漫产业发展基金”。

三、年度重点:祛“网游”,“动漫产业”风光无限。

200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6]32号),“动漫产品是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未成年人喜爱的文化产品。发展动漫产业对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都具有重要意义”。 提出了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随后国务院批准建立了由文化部牵头、财政部、教育部、科技部、信息产业部、商务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广电总局和新闻出版总署参加的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办公室设在文化部)。11月9日,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扶持动漫产业发展部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强调要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发展动漫产业的重要意义。《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也专门提出要着力发展数字内容和动漫产业,加快发展民族动漫产业,大幅度提高国产动漫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实施国产动漫振兴工程。

本年度动漫产业成为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一个重头戏。动漫产业在今年能有如此大动作,这与近些年来在政策上对于进口动漫产品的限制与国产动漫产品的需求缺口增大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国家广电总局出台了《广播影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方案》,提出了晚间黄金时间只能播放国产动画片的政策,这使得国产动漫产品骤然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但是由于制作能力不足、盈利模式不成熟等原因,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在巨大的需求面前依然举步维艰。也正是鉴于这种现状,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在本年度纷纷出台了资金扶持政策。据悉,国家财政将设立动漫产业专项资金,将在未来5至10年内重点扶持200个左右各类原创动漫项目。杭州市对杭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符合资助条件的企业,3年内按其对区财政贡献的100%给予资助,也将在5年内拿出2.5亿元支持杭州动漫企业的原创作品。常州市计划用三年时间筹措5000万元,建立“动漫专项资金”,以激励入驻常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的企业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动漫产品,同时推动常州文化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过去一般常说的“动漫网游”在2006年悄然发生了变化,社会上一度争议巨大的“网游”从大多数的文件中隐退了,就目前的经济效益而言,虽然动漫产业不及网络游戏业,但得到了各级政府与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扶持。 在中国,文化产业是一个更为强调社会效益的政策性产业。

四、年度看点:各地文博会大放异彩,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推波助澜。

随着我国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各地区及城市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提升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为防止文博会的泛滥,虽然在年初(1月16日)文化部办公厅下发了《文化部办公厅关于举办文化产业展会有关事项的通知》以加强宏观调控,但各地区及城市热情不减,在2006年纷纷推出大型的文化产业展示博览会,这成为本年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一个精彩的看点。择其要者如下:5月18日至21日,由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隆重召开。据报道本届文博会吸引了90.63万人次参与,合同成交额比首届增加了2倍多,其中超亿元的项目28个。

6月16日至18日,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06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济南召开。据报道,参观本次文博会各项展览和参加各项活动的总人数达96.5万人次。本次文博会合同类项目签约有137个,投资总额316亿元,融资总额217亿元。各展区现场文化产品交易额达到1.6亿元。

10月27日至29日,由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省政府和武汉市政府主办的主题为“文化中国,魅力中部”的国家级重要文化盛会――首届中国中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武汉召开。据报道,本次文博会总展出面积16.7万平方米,吸引了14个省会城市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机构与企业参展,参展主体3500多家。在会上,中部六省一市共报送691个文化产业投资项目,主要包括文化娱乐、媒体传播、出版发行、旅游休闲、体育健身、创意设计、文化设施等门类,涉及金额近1000亿元。

11月29日至12月2日,由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西部其余11省区市人民政府协办的第二届中国西部(四川·成都)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成都召开。据报道,本届西部文博会吸引了来自全国29个省区市以及港台地区的700余家文化单位参展。本届文博会共推出重点文化项目289个,分别包含了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化旅游、网络动漫等内容,涉及项目投资总额达到了510亿元人民币。88个文化项目实现了有效对接并签定了合作协议,签约总金额达到221.869亿元。

12月10日至14日,由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以“创意·科技·文化”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在北京召开。据报道,北京文博会期间,举办了展览展示、文艺演出、创意活动、推介交易和论坛峰会等五十多场活动,共有来自海内外的各界群众20多万人参与了文博会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本届文博会期间,共签署产业基地建设等合作意向、协议184个,总金额37.63亿美元。

文博会火热,固然可以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但也需警惕这其中的政绩性泡沫,防止曾几何时“知识经济”热极而衰的前车之鉴。闹中取静的思考是中国文化产业稳健前行的保证。

以上四个年度焦点是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上演的重头戏,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史中2006年志的标记点。不过,在这些流光溢彩的华章之中,有一些隐而未发的问题值得我们在这里认真思考: 在日益务实的文化产业发展背景下,这一产业的命名问题依然困扰着大家,在以文化部为首的管理部门,基本都是在使用“文化产业”这一称谓,但今年在上海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和北京全力提倡“文化创意产业”的实践过程中,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名称问题不免有些扑朔迷离,莫宗一是,此为2006年度中国文化产业领域之一大学案,呵呵。 我们很自豪地认为我们是一个文化大国,但我们也很无奈地看到我们的巨大文化贸易逆差,如何解决“文化逆差”,如何提升中国的文化竞争力,如何让中国文化“走出去”,这些问题都在2006年之前就提了出来,在2006年这些问题似乎被一片发展的繁荣所淹没,但我们都知道,这些问题是中国文化产业前进中永远的地平线。(文化部 发改委社会发展司)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相关文章:
深圳设百万元重点扶持发展动漫文化产业
中国动漫产业“中部”谋崛起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 全国农业统计报告 / 农业发展报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