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未来展望
十年内模拟整个大脑人类可选择“永生”
有很多人认为奇点理论毫无道理,只是幻想而已。其中大多数批评的焦点在于,电脑是否真能实现智能化。整个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也都是围绕这一点展开的。现在的机器人基本上都只具备专项功能,比如搜索查询、下棋等,而奇点理论研究者库兹韦尔所说的智能,即超级人工智能,目前还不存在。
库兹韦尔承认,奇点理论存在一个根本的风险,且无法完善,这就是人们无法预见一个高度智能的机器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采取什么样的举动。至少在奇点学者内部,库兹韦尔的观点不算是少数派,很多人还会做出比他更为极端的预测。2005年起,神经学家亨利·马克拉姆就在瑞士心脑研究所进行一项大胆的研究,名为“蓝色大脑工程”,即运用IBM公司的“蓝色基因”超级计算机模仿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迄今,马克拉姆的团队已成功模拟了老鼠的一部分大脑皮层,其中约含有1万个神经元。马克拉姆曾表示,希望能在10年内成功模拟整个人类大脑,但甚至库兹韦尔都认为马克拉姆的想法过于激进了。
在库兹韦尔对未来的预测里,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给予人类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操纵自己的身体和改变周围环境的能力。发展超速累积,每个小时就能产生现在一个世纪的科学突破。人类基因变成了可以进行测试和优化的代码,如果需要的话还能改写。永生成为了现实,只有选择死亡人才会死去。人们可以将自己的意识扫描进电脑,从而“活”在虚拟世界,或者将身体变成机器人。或许事情不会这样发展,当人工智能超越人脑时,电脑的黑色硅制“大脑”里会发生很多变化,但人类却无法得知。
“有根有据”
信息技术一日万里5年之内“面目全非”
很多问题已经在人类眼皮底下发生了。5年前,不会有6亿人在同一个电子网络里开展社交生活,而现在有了“脸谱”。5年前,人们不会用便携式移动设备在网络上检查、确认他们要做的事情、要去的地方,而现在有了智能手机。将智能手机从手持改为内置进大脑,似乎也不是什么无法想像的事情。3万名帕金森患者已拥有了神经植入物,谷歌正在研制能开车的电脑,“人机大战”继续上演。
即使在未来这些人大错特错,但目前他们是正确的:他们正用长远的目光注视更为宏观的图景。奇点理论建立在如下基础之上:人类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历史不是简单事物的叠加。与40年前的电脑相比,现在的电脑体积小100万倍,功能强1000倍,那40年后世界是什么样?
在1999年的书中,库兹韦尔作出预言,精神机器时代将会到来,总有一天,计算机将超过那些最有金融头脑且总能找到利润最高的投资方式的人类中的佼佼者。2010年,库兹韦尔还将自己的书搬上了银幕,电影的名字叫做《奇点临近:关于未来的真实故事》。电影根据他2005年的小说改编,在某种程度上,这就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他采访了20位大思想家,把他们的思想整合之后,发现电脑正在朝超过人脑的方向高速前进……
10大人机对抗战
2月15日,IBM的超级电脑“沃森”在电视智力竞赛节目《危险边缘》上与两位人类冠军选手展开对决。实际上,《危险》的对决并不是第一场人机大战,人类长久以来便与机器展开较量,这种较量有的在现实世界出现,有的则在科幻影片中上演。以下是美国《时代》杂志盘点的史上十大人机对抗。
1 国际象棋大战
“深蓝”折磨世界冠军
卡斯帕罗夫最终输给电脑。
1996年,世界国际象棋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与名为“深蓝”的IBM超级电脑RS/6000 SP展开较量。卡斯帕罗夫将“深蓝”称之为“怪物”。报道称:“一周之内,他都在痛苦和挫折中度过。与其说他是在与一台电脑进行较量,不如说是与一群面无表情的IBM科学家进行较量。”虽然卡斯帕罗夫最终赢得比赛,但“深蓝”也小胜一局,这是电脑第一次在锦标赛中战胜世界冠军。
卡斯帕罗夫说:“那是一种怪异的智能,效率较低并且缺少韧性。我想电脑要想真正打败我,还得再等几年。”可是他错了,仅仅一年后,升级版“深蓝”就彻底击败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