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业重组:2007走向何方?
“继续推进和完善电信、电力、民航等行业的改革重组是工作重点,但不意味着具体方案出台。”1月5日,国资委新闻处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此前种种对2007年电信业重组的报道大多采访的是知情人士,究竟是哪个层面还有待商榷,演绎的成分居多。
重组前兆
“重组只是传闻,公司没有接到任何正式的消息。”1月5日,中国联通(600050)董秘劳建华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重申。他还说:“对于电信业重组我们联通内部没有任何意见,这都是国家的决策,现在媒体谈到的联通内部的阻力其实都是小事,不会影响到决策。”
关于CDMA有可能出售给中国电信(0728.HK),G网和中国网通(0906.HK)合并的说法,劳建华认为纯属无稽之谈:“能这么简单卖掉实现重组吗?”而针对投资者对中国联通未来会否继续存在的疑问,劳建华也笑称,“不可能不存在”。
此前,中国联通拆分CDMA与GSM两网营销部门的举措也被外界视为中国联通将被拆分的预先安排。2006年12月30日,中国联通副总裁杨小伟宣称分拆是为了专注精细营销,与行业重组无关。但联合证券电信行业分析师关海燕则认为,这次调整的最大作用在于加强C网的营销力度,可视为行业重组的前兆。
据一位接近中国移动0941.HK高层的私募基金人士透露,中国移动近来正在同几家大券商投行接触,选择承销机构,不出意外,中国移动海归将于2007年上半年启动。本报记者致电中国移动综合部人士处,但未得到明确答复。有知情人士透露:“从2005年开始就有投行建议以预托证券CDR方式上市,即在内地股市收购母公司的部分资产方式上市,但由于运作周期长,CDR方式上市国内尚无先例可循,后来不了了之。后来又有投行建议,由中移动集团在内地设立控股公司,由该子公司持有集团股权,然后发行A股上市。此外,还有多个投行正式或非正式地向中移动高层提供过多种方案。”
记者从申银万国、国泰君安、联合证券等券商电信行业分析师处了解到,中移动海归传言由来已久,他们判断如果中移动海归,最有可能会通过IPO直接登陆A股市场。一位分析师对本报记者说,从基本面上看,中移动是行业龙头老大,有充裕的现金流,足以支持其投资新业务和海外拓展,其自身融资需求并不迫切,回归A股可能更多的是响应国家优质蓝筹海归的号召,出于一种战略上的考虑。2007年中移动提出要做移动信息专家和加强国际业务,在中移动产业链整合中,因为涉及到未来提供增值服务,中移动可能还会继续收购像凤凰卫视这样的内容服务提供商,这也符合国际移动运营商的发展趋势。
而中国网通近期也有所动作,1月16日与母公司中国网通集团签订协议,转让自身在广东和上海两地的电信资产、负债及业务,以将资源集中于盈利能力较佳的北方市场。此项出售交易将为上市公司带来7.11亿元人民币的盈利。记者从官方渠道获知中国电信近期还没有开展重组准备工作,但据熟悉中国电信集团总经理王晓初的人士称,王在中国移动时期就表现出热衷资本运做的一面。他预计,2007年中国电信动作不会少。
此外,除中国网通未明确提出海外并购计划外,其他各大电信上市公司均计划在2007年走得更远。
势在必行
记者在对国资委、信息产业部及几大电信运营巨头的采访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中国电信业重组只是迟早的问题。”
关海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从行业竞争的健康发展看,重组是一种必然的选择,进程推迟只是因为政府、各电信运营商、各电信设备商和服务提供商在博弈过程中还未能形成均衡状态。根据关海燕对不同国家的HHI(Herfindahl-Herschman Index)指标研究和排名,中国大陆目前的移动运营市场HHI指标高达5620,位居全球首位,其中中国移动占比67.6%,中国联通C网和G网的总市场份额为32.4%。这一指标反映出,与国际相比,中国电信行业内过度竞争,处于一种高集中市场竞争格局。新的运营商进来还需要牌照,发展下去容易形成双寡头垄断。而且固网运营商压力很大,固网运营一直在减少,宽带接入率已经相当高,现有业务领域已难有作为。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郑奇宝谈到,2004年2月,美国电信业从移动领域开始再次掀起并购重组浪潮,2005年扩展为本地运营商并购长途公司,以及本地公司之间相互并购。现在美国电信市场,基本上形成了以Verizon和新AT&T、Sprint—Nextel三大全业务公司,其他公司规模较小的格局。通过并购,三大全业务公司2006年成本节约超过40亿美元。电信业有范围经济性的特点,市场需求也要求企业能够提供一站式的综合信息通信服务,因此运营商实施全业务经营不仅是趋势,也是现实选择。目前,世界排名前10位电信运营商中,大多实现了全业务经营。电信行业还具有明显的网络外部性,电信竞争就是规模竞争,一定数量的大公司竞争能保证价格合理性,给消费者带来实惠。
美国等其他电信市场并购实践揭示,电信改革不是走向不要规范管理的自由竞争,而应该是在政府管制下的有效率竞争,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基于效率展开的竞争,它既非垄断时期推崇的“有序竞争”,又有别于“过度竞争”,着力强调竞争、垄断和管制三者之间的有机平衡,追求总的社会交易成本最小化。
3G使重组复杂化?
“固网运营商向移动运营商融合,是全球电信业融合趋势,但国内复杂情况在于把3G和这种融合掺合在一起。”关海燕分析,行业内对“重组和3G一起进行,可以减少3G的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基本形成一个共识。但3G本身是个新的大规模投资的开始,有风险,国家对这方面的考虑更为谨慎,包括产业整合、知识产权保护、增强国际谈判的砝码、技术本身成熟程度、实际业务量能否支撑等。政府将在3G产业发展前期强制性的“引导”,所以晚发牌照,采用“小规模测试-大规模测试-商用”模式推进,是一种减少决策风险的政府主观趋向。
她认为,在3G决策过程中,信产部和发改委充当方案制定者,国资委为方案可行性评估者。而运营商多从经济性上考虑:3G还在一个探路期,探索者总会承担更多的风险。所以短期内移动电信运营商并不是3G产业的积极推动者,而固网运营商则更为积极些,3G频谱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这必然成为传统固网运营商进入移动领域的机会。但固网运营商真正需要的是“移动牌照”而不是“3G业务”。另外,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具有的先行优势,晚发牌照将会给新进入的移动运营商带来更大的挤出效应。 (记者 李晓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