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公共财政改革将是中国可持续进步的关键
1月31日,华盛顿:中国作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和第三大出口国,需要改革政府财政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世界银行出版的一本新书《中国的公共财政:推动改革增长,构建和谐社会》如是说。
中国在过去10年保持 了9%左右的年增长率,使得贫困人口的比例从60%降低到目前的10%以下。但是,快速增长同时也增加了收入和基本服务机会的不平等,加大了对自然资源的压力。
在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中,中国政府谋求解决这些问题,通过把重点从一味追求增长速度转变到更加平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上,这项工作就要求加强公共财政。
在这本新书里,政策制定者和学者们探讨了公共财政的许多方面,包括财政改革和财政收入分配、财政转移、公共服务提供,以及保持增长和解决不平等问题。前财政部副部长、现任中国投资公司董事长楼继伟和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王水林担任该书的主编。
世界银行东亚与太平洋地区副行长吉姆 亚当斯说:“这本书的作者包括中国的一些最重要的改革者-在中国的成功崛起中实际参与设计政策的人。这本书代表着中国积极开展政策辩论,然后进行实地试点的一个杰出范例。”
随着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企业预算从政府预算中分离,提供社会物品的责任从企业和其他单位转移到政府,标志着一个深刻且不总是顺利的转变。
例如,公共卫生支出在GDP中所占的比例,对农村居民和出外务工人员有限的社会保障覆盖率,意味着在过去25年中国的卫生和社会服务仅取得了适度的改善。要应对这些挑战,以及随着人口老化在养老金支付中预期出现的峰值,都需要有更多的财政收入。
在中国,社会保障、教育、公共卫生和司法大体上都是分散化管理的,因此政府间财政关系和财政转移支付至关重要。作者们认为,要提高财政转移支付的效率,就需要给予地方政府更多的资源,同时保持地方政府对社区的问责。
楼继伟先生在关于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一章里解释说:“在财政改革过程中取得的一条重要经验是,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是不可缺少的。”
在公共服务方面,作者们呼吁政府的角色从控制者和惟一提供者向设计师、协调人和质量保证人转变。该书提出,中国要扩大和改善教育、培训和再培训体系,将需要GDP 6%-9%左右的投入,这就超出了政府财政的范畴。要填补这个资金缺口,就需要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利用多条途径来发掘财政资源。
该书指出,另一项重大挑战是通过分阶段的改革,彻底整顿不适当的医疗体制,最终实行全民性基本医疗体制。
作者们承认中国近年来的资源密集型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探讨了怎样将中长期增长和企业竞争力与创新和技术能力相挂钩。这就要求更好地配置和监测直接公共研发活动,还需要有支持私营部门研发活动的可行方式。
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弗朗索瓦 布吉尼翁指出,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出现的不平等现象(如城乡差距、沿海地区与内陆省份之间的差距)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初期增长阶段相类似。布吉尼翁讨论了北欧国家可能提供的经验,探讨了适合中国广泛情形的创新型政策。
有些扶贫政策措施已经在实施中,例如低保或者说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计划。作者们认为这一计划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由此可以建立一个保留市场激励机制的全面社会保险体系。此外,作者们认为,保障机会平等,包括教育、医疗、信贷和关于公共物品的决策机会平等,对于帮助人民充分实现其经济潜力是十分重要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在对本书的评论中指出:“作者们对中国财政、经济和社会问题的深刻理解应得到高度赞赏。本书无疑将会大大促进对这些重要议题的进一步交流。
该书分为16章,由不同的作者撰写,要阅读该书概要,请登陆:
www.worldbank.org/chinapublicfinan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