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政策吹风会: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等

发布时间: 2016-12-19 16:29:10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刘芳奇
关键词: 规划,情况,贡献,精神,局面

何立峰: 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0号),文件明确了中部地区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定位,简称“三基地、一枢纽”。 经过10年发展,中部地区在全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提升。我们在继承原有定位基础上,研究提出了“一中心、四区”的战略定位。

一中心是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中部地区工业基础较好,产业门类齐全,特别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以来,中部地区现代装备和高技术产业进入建国以来最快的发展时期,实现了高速持续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打造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产业呈现集群发展态势。同时,中部地区地理位置特殊,全国影响力较大,人力资源成本相对较低,人力资源较丰富。目前,富士康在郑州发展势头较好,京东方等大型电子信息企业投入生产,河南省等农业科技发展迅速,湖南湘江新区、江西赣江新区等将成为重要制造业基地载体。山西省是能源大省,在科技开发利用煤炭和新能源方面具有广阔前景。以湖北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代表的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速度很快。基于各方面综合考虑,我们认为中部地区完全有必要也有可能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过程当中打造成为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中心。

二是全国新型城镇化重点区。2015年,中部六省城镇化率为51.2%,低于全国约5个百分点,处于城镇化中期的快速发展阶段,人口相对密集,大量农村人口需要转移,城镇化发展基础良好且潜力巨大。特别是中部地区是我国外出农民工的主要流出地,是落实全国3个1亿人城镇化战略中就地城镇化战略的主要区域。刚才给大家介绍,经过前十年发展,中部地区城市和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特别是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方面的设施建设有了长足进展,培养出一批优秀人才。《规划》把中部地区定位为全国新型城镇化重点区,就是要通过健全新型城镇化机制和大力发展城市经济,探索出一条就地就近城镇化道路,为全国新型城镇化做出新贡献。

2016-12-09 10:38:44

何立峰: 三是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核心区。中部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10.7%,农村人口占全国的30%,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3.8%,粮食产量占全国的30%,棉花、油料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占全国的40%,为全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做出了重大贡献,素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河南省是我国的大粮仓,在黄河流域中占据特殊地位。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改造基本农田,培育优良品种,中部地区能实现农业现代化,继续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全国农产品供给提供有力保障。

四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提出来的非常正确的判断,现在越来越被实践所证明。中部地区位于长江、黄河、淮河等大江大河的中上游地区,拥有鄱阳湖、洞庭湖等众多湖泊,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加大中部地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逐步恢复生态系统和生态服务功能,对于保障流域生态安全、人居环境安全十分必要。规划将中部地区定位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就是要充分发挥江西全国生态文明示范省,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系列综合试验平台的作用,积极探索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机制,特别是在生态补偿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先行先试,塑造全国绿色发展的典范。同时,中部地区连南接北、承东启西,交通四通八达,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有助于促进山区旅游、江河湖海旅游等生态旅游发展。

五是全方位开放重要支撑区。按照经济发展客观规律,东部地区产业向基础条件比较好的地区转移。中部地区具备承接产业转移的客观能力和基础条件,同时,已经形成了一批优势产业,也具备向西部地区辐射的条件。中部地区在全方位对外开放方面必将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十三五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在原来“三基地、一枢纽”定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中心、四区”的战略定位,是对原有“三基地、一枢纽”定位的继承,也是着眼于在“十三五”期间全面实施新发展理念的期待。我们相信再经过五年到十年的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谢谢。

2016-12-09 10:42:49

中央电视台记者: 我的问题也是关于国家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十三五”规划纲要强调要共享发展,让全体人民在共享共建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请问在这方面有什么具体的措施?谢谢。

2016-12-09 10:45:42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