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与国家利益高级研讨会(实录)

发布时间: 2016-12-16 11:04:18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刘芳奇
关键词: 宏观,经济,国家利益,研讨会,合作

郑新立: 第二个转换,就是要通过投资体制的转型,实行PPP的投资模式,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包括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城市的市政、交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文化、信息等等。这些公共产品现在是短缺,短缺的原因是投资资金长期短缺,长期靠财政投入,财政又没那么多的钱。通过PPP模式,把社会资金和银行贷款引入到这些领域,来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也会给经济增长带来新的动能。

第三,继续深化税制改革,通过营改增继续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空间。第三产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还有一定发展的空间。

第四,就是要通过科技教育体制改革,激发创新的活力,提高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同时改革教育体制,培养创新型人才。通过要素结构的调整,使我们经济增长从过去主要依靠物质资源的消耗,转变到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

2016-11-27 15:52:41

郑新立: 这四大动能,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最大的新动能。我们中国国际交流中心理事长曾培炎同志讲,如果这个动能要是释放出来,足以使中国经济以7%到8%的增长速度保持到2030年。这是长远的问题,是供给侧结构改革。

就短期来看,在宏观调控上,要把握好三个辩证关系,第一就是要处理好近期和长期的关系。近期它的调控主要是靠需求的调控,使需求保持一定的强度,使经济增长保持一个持续的、均衡的拉动力量。长期靠结构的调整,近期调控是靠货币政策,结构调整主要靠财政政策。所以要处理好近期和长期的关系。

第二,宏观调控要把握好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供给和需求它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没有需求的供给是无效供给,没有供给的需求是空想,是望梅止渴。所以这两个问题是不能分离开的,要处理好这样一对矛盾,需要增加供给我就增加供给,需要扩大需求我就扩大需求。

第三,处理好外需和内需的关系。建设“一带一路”很重要,但是它需要循序渐进,项目要经过充分的论证,要经过认真的可行性研究。而且在近期,我认为,在国内增长低迷的情况下,应当把更多的投资和银行贷款引导到结构调整和需要的方向上来。谢谢。

2016-11-27 15:54:23

万喆: 感谢郑新立理事长的精彩分享。如何能够真正保持好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不偏不倚,不轻不重,这才真正是经济发展和政策考量的难点和重点。

下面有请世界银行中国、蒙古和韩国局局长郝福满,与大家一起分享“中国经济前景和政策考量”,有请。

2016-11-27 15:57:31

郝福满: 非常感谢,谢谢对我的邀请,来参加这次论坛。世界银行和巴山轮会议有很深的渊源,我们在很多问题和经济论坛上有合作。项怀诚部长在九十年代是我们了不起的合作伙伴,我们与上届政府不断地合作。之后我们和中国的合作不断地进展,楼继伟部长也说中国在全球越来越承担领导的角色,这个促进了结构改革,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这是有远见的,而且可以帮我们应对全球危机,把结构改革当成一个关键的抓手,全球的政府可以进行结构改革,这样子让经济恢复到快速增长的轨道上来。

世界经济现在仍然有问题,我们讲全球经济也在恢复,从上次金融危机当中不断地恢复。今年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有其他的组织,预计的增长率还没有达标。我们原以为它能增长3%,但是它的增长实际只有2.3%,也就是说0.7的差距是存在的。全球贸易因为金融危机的问题比较疲软,这几年尤其如此。所以说在贸易方面需要加力。我们看到价值链方面不断地改进,中国从中受益。“中国制造”在世界上越来越多,不断地发展。

第二,需求的构成也在变化,投资也在降低,政府现在不断地来支持经济增长,但是政府领导方式不一样,因此各国在贸易方面不是特别地积极,因此需要更加积极的投资。

2016-11-27 15:58:28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