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阅兵空中梯队:编队布阵的奥秘

发布时间: 2015-09-03 09:17:48  |  来源: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裴希婷  |  责任编辑: 王振红
关键词: 阅兵 空中梯队 空军指挥学院 王明志
王明志教授谈空中编队的编排规则。    中国网 郑亮
  • 中国网:

    中国访谈,世界对话,欢迎您的收看。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9月3日我国将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并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届时还将邀请外国领导人和有关嘉宾参加。从8月23日举行的阅兵“全要素”预演上看,此次阅兵的空中梯队是看点颇多,参阅规模和机型数量创历史之最。回顾历年14次国庆阅兵,镌刻了人民空军伴随共和国成长壮大的足迹,展现了中国空军的风采,那么本次阅兵的亮点有哪些?我国空中军事力量的发展过程如何?空中编队的编排规则是什么?本期节目,我们特别邀请到了空军指挥学院教授王明志,为您做深入解读。

    王教授,您好!

    2015-08-31 16:29:14

  • 王明志:

    您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2015-08-31 16:30:12

  • 中国网:

    在8月23日举行的阅兵“全要素”预演上,空中梯队的亮相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此次阅兵的空中梯队有哪些亮点呢?

    2015-08-31 16:30:43

  • 王明志:

    大概有这样三个亮点:第一个亮点是要素比较全。在历次阅兵中,军队都力求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现出来或者最强大的一面展现出来。空中作战是一个体系,包含着各种各样的要素,这一次所要展现的实际上是现在我军空中力量比较完整的要素,包括了侦察预警、指挥控制、火力突击,以及陆军航空兵、海军航空兵这样一些力量,比较完整地呈现在全国人民甚至世界人民的面前,这是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亮点是表现形式比较丰富,是视觉冲击力比较强。从预演中许多网友可以说比较完整地看到了这次表演,第一个它是有一个护旗方队,两架直升机,悬挂着国旗和军旗在武装直升机的护卫下在前面通过,后面还有相应的以“70”纪念字表现的武装直升机来呈现,这是以前从来没有的亮点。这是第一个我认为在视觉冲击力方面,表现形式方面比较好的东西。第二个视觉冲击力表现形式比较丰富的是它的队形应该说还是比较有特点的,特别在作战飞机表现过程中间,它的队形大多数呈现的是箭型队形,作战飞机基本受阅队形有一个梯队,大多数都是箭型队,这种箭型给人一种比较威武,比较雄壮,比较锐势的感觉,展现出来军队的冲击力和勇猛精神,这是它的视觉上第二个比较有震撼力。第三个视觉冲击力,我感觉最后,70多架直升机的机群比较雄壮地通过。在以前或者在此前世界各个国家的阅兵中间都没有这么大规模的直升机机群这么雄壮地进行受阅。这个视觉冲击力是非常强的。最后直升机中间还有横队的拉烟,这个表现形式也是非常好的这是视觉冲击力的三个方面。

    第三个亮点是新型作战力量的呈现。这次的新型作战力量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海军的舰载机首次亮相,因为我们的航空母舰入列,这本身就给全国人民是一个惊喜,这一次我们的舰载机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国家领导人的检阅,这是很好的亮点。还有一个新型作战力量就是我们的攻击直升机,它列装了以后,形成战斗力,这次以这么庞大的规模展现出来,应该说非常震撼的。

    我们可以看到的亮点当然很多,对于空中这方面,我感觉这三个比较突出一点。

    2015-08-31 16:30:55

  • 中国网:

    接下来我们来回顾一下14次国庆阅兵,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这14次国庆阅兵中,空军的受阅要素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您能否给我们简单梳理一下在历次的国庆阅兵中,空军受阅部队及装备的发展和变化情况。

    2015-08-31 16:31:09

  • 王明志:

    好的。从开国大典到现在,我军是进行了14次的国庆阅兵。在14次阅兵中,空中梯队每次都参与了。从空中作战力量的参与阅兵情况,受阅过程来讲,装备是它的核心。总得来看,这个发展的过程,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基本上从1949年的开国大典到1956年,这基本上是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过程中,我们参与的受阅装备基本有“万国牌”和引进的装备,完全都是苏制的装备。最开始第一次开国大典实际上是“万国牌”,很多国家的装备都有,那个时候完全是从敌人手中缴获的装备,直接为我们所用,来参与受阅。后来随着形势的发展,我军的正规化的建设和武器装备的改善,从其他国家进口了一些装备,成为我们空中力量中的主体。总得来讲,到1956年这个时候,这些参与受阅的飞机基本上都是从前苏联引进的。在1954年和1955年,它的主要作战飞机中间就包括杜-4的重型轰炸机,杜-2的轻型轰炸机,还有米格-15比斯喷气式战斗机,这些飞机基本上是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主力作战飞机,特别是米格-15比斯战斗机是经过了抗美援朝战争考验的,成为我们受阅主要的空军的作战装备。这是第一个阶段,基本上是“万国牌”和纯引进的装备。

    从1957年开始一直到1984年这一段,基本上装备呈现出我们国家自行研制的装备逐步占据了主体。从新中国建立到50年代中期那一段,我们还没有建立起自己比较完整的航空工业体系。当时我们国家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然在前苏联的帮助下,经过五年计划的努力,我们工业基础逐渐建立起来了,实际上航空工业是比较尖端的,我们向前苏联进行学习,通过研仿,我们终于有了自己制造的飞机,开始装备我们的空军了。从1957年开始,我们自己国产化的装备就开始在受阅中间出现,当时主要的轰炸机是轰-5飞机,战斗机主要是歼-5飞机,这在后来一段比较长的时间,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装备的主力,特别像歼-5飞机,后来在国土防空作战中表现非常出色,在东南沿海地区多次击落了入侵的侦察机,取得的战果还是比较不错的,对于夺取东南沿海方向的局部制空权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到了1984年的时候,参加受阅的飞机有轰-6,歼-7,还有强-5,数量基本上达到了150多架的规模,所以从1957年到1984年这段受阅,实现了装备的国产化,反映了那个时代我们装备建设发展的成就。

    2015-08-31 16:31:24

  • 王明志:

    1999年那次阅兵,它的情况就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在1999年阅兵中就开始出现新的要素,比方说出现了空中加油机,另外引进的苏-27飞机进行受阅。同时1999年阅兵中间,陆军航空兵和海军航空兵都参与了受阅,整个空中参加受阅的空中力量的成分相对来讲比较全。而且在1999年阅兵过程中间,在即将跨世纪的时候,我们的三代机已经成为受阅中间的一个亮点了,此前都是二代机。

    到第四个阶段就是2009年国庆60周年的时候,新世纪新阶段进行第一次阅兵,呈现出来新的面貌。在这个过程中间,一个很显著的特点,我们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首次闪亮登场,这是第一个亮点。第二个亮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两种型号的空中预警机——空警-2000、空警-200都参与了受阅。还有在二代战机上经过改进的像歼-8H和歼-8F也参加了受阅,当然也有像歼-11、苏-27参加了阅兵。从这个中间可以看到,到2009年这次阅兵中间,一个相对来讲初具规模的空中作战体系,有指挥控制的,有火力打击的,有综合保障的这样一些力量形成的空军航空兵、海军航空兵和陆军航空兵组成的作战体系,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反映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空中力量建设的最新成就。我们从这个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到展现出来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空中力量是由弱到强,由体系不太完整到形成相对比较完整的发展过程。我想这次在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中间,一定会给我们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展现出来中国空中力量建设的新成就,就是它的体系将会更加完整,也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体系。

    2015-08-31 16:31:45

  • 中国网:

    我们知道空中梯队在受阅的时候有它的特殊性,它的受阅过程是怎样的,尤其是空中梯队的阵容和出场顺序是以怎样的标准来进行安排的呢?

    2015-08-31 16:31:55

  • 王明志:

    这个问题应该说问得非常好。我们可以看到在历次受阅过程中间,少的时候也有十几架飞机,到后来历次发展过程中间,数量比较少的时候也得有个80多架,多的时候已经达到150多架飞机。像这样比较庞大的机群,不可能驻在一个机场,一个机场保障能力容量是比较有限的,特别是这些飞机有空军航空兵的,还有陆军航空兵的,还有海军航空兵的,机型不一样,比较混杂,所以不可能完全驻扎在一个机场,需要分散部署在不同的机场,但是它要在同一个时间协调一致地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国家领导人的检阅,需要从不同的机场起飞,在空中进行集合组成一个编队之后,组成机群之后,要沿着阅兵的基准航向,通过基准点接受国家领导人的检阅,检阅完了以后,还要解散,再飞到各自的机场来进行落地,所以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它是分散部署,然后起飞在空中集合编队,沿着基准方向来接受检阅,检阅完了再解散,返回各自的机场进行落地。顺序大致是这么样的顺序,怎么能让这样一个空中梯队把自己良好的一面呈现出来呢?因为飞机是在空中飞,速度比较快,在检阅过程,一定要让检阅的领导人看到空中梯队最精彩的那一面,所以飞机飞行高度不能太高,高度太高的时候,视觉观察的效果不会太好,飞行的速度又不能太快,太快的话,你想天安门广场看起来是很大,但是对飞机的飞行来讲,那就是一会就过去了,所以它的速度还要控制好。同时飞机和飞机之间,还不能疏散得太开,因为太开了以后,视觉冲击力、雄壮性就不够,但是又不能编得太密集,编得太密集以后又危及飞行安全,所以必须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选择一个非常合理的飞行高度和飞行的速度来让空中梯队飞行的时候,国家的领导人可以非常完整和非常顺利地去检阅飞过的空中梯队,所以在安排上是非常巧妙的。

    还有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空中梯队和地面梯队的衔接,这个衔接是怎么样来进行考虑的呢?地面梯队它的行进速度是比较慢的,有徒步行进的,有摩托化行进的,它在行进过程中间速度是很慢的,相对飞机来讲,运行速度非常慢,需要让地面梯队正好在最后一个梯队走完,接受完国家领导人检阅之后,空中梯队这个时候顺利地衔接上来。为什么要这样呢?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说这个衔接得不好,空中梯队到的比较早,空中梯队是比较雄壮的,声音也是比较庞大的,在一定程度上,就会把很多人的视线吸引到空中去了,大家就不太去关注地面的方队了,所以一定程度上,会把地面方队的亮点给淡化掉,所以一定让地面的方队正好走完,接受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空中的梯队再顺利地到达这个地方,这必须要衔接得非常好,这需要来考虑地面梯队行进大约需要多长时间,空中梯队飞过来大约需要多长时间,这个过程一定要紧密地衔接好。

    2015-08-31 16:32:09

  • 王明志:

    综合考虑到这样一些因素之后,一般来讲在飞行过程中间,它需要把速度比较慢的飞机尽量往后慢一点,速度比较快的飞机,相对来讲把它往前面放一点,同时飞机和飞机之间的编队的间隔距离和高度差,需要做一个精心的调整,因为毕竟这一百多架飞机在空中进行飞过的时候,在这么一个狭小的区域里进行飞行的时候,它有一定危险性。如果你控制不好或者天气不太好的时候,容易导致飞机之间的间隔距离比较危险地靠近,影响飞行安全。还有一个方面是现在像轰炸机和歼击机比较大型的飞机,如果前后的距离比较近的时候,我们知道飞机飞过的时候,我们虽然眼睛看不见,实际上在空中会形成尾流,就是喷气式飞机会喷尾气,同时它飞过的过程中间,本身气流就是紊乱的,如果距离太近,实际上对后面飞机飞行安全是不太有利的,所以一定要有一个足够的距离。还有一方面,飞机之间为了保证飞行安全的时候,同时要取一个高度差,我不能在同一高度,我在同一高度,咱们俩容易相撞,所以要取开一个高度差,所以在前面飞机在一个高度层,后面那个飞机要么在它的上头,要么在它的下面,但是你的高度又不能变化太大,因为领导人在进行检阅的时候,他在天安门城楼上看到的飞机飞过的效果,基本上是让他在眼睛向上头部不要仰得太高,基本上向上观察。在天安门基准航向通过的时候,飞行高度一般控制在600到700米的高度,是检阅的领导人观察的时候是最好观察和空中梯队能够把自己最美最雄壮的那一面呈现出来。

    基本上这样的考虑,要有一定的间隔距离,编好一个队形,以速度比较快的飞机在前面,最后速度比较慢的飞机在后面这样进行通过。如果你速度比较慢的飞机在前面,后面速度快的飞机就要超越你,就可能比较麻烦。8月23号预演可以看到,最后是直升机,直升机的飞行速度每小时180千米,前面的飞机基本上每小时500到550千米的速度这样飞过去,所以要让它能够比较完整地呈现出来,速度比较慢的飞机在后面。像1984年、1999年阅兵过程中间,苏-27,歼-7飞机,它的飞行速度更快,每小时800千米,那基本从天安门广场上很快就冲过去了,所以后来逐渐把这个速度降下来一点,因为在600到700米高度,每小时800公里的速度飞过去的时候,呈现在领导人面前的时间是比较短的,虽然比较雄壮,但是时间偏短了一点。大致就这么一个过程。

    2015-08-31 16:33:45

  • 中国网: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本期节目就进行到这里,再次感谢您做客我们的节目,也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再会!

    2015-08-31 16:34:25

  • 王明志:

    谢谢各位网友!

    2015-08-31 16:35:35

  • 中国网:

    责编 裴希婷/主持 齐凯/摄像 郭天虎 王宇迪 孙宇/导播 李双江/后期 王宇迪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