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生态城市绿皮书》新闻发布会/实录

发布时间: 2014-06-26 13:55:40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魏博  |  责任编辑: 魏博
关键词: 生态城市绿皮书 生态城市 环保 生态环境

陆大道:

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绿皮书我被聘任为顾问之一,感觉到非常荣幸,参加这个会是第二次,去年也在这儿参加了会议。这样一个举措,每一年连着一本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这是非常符合我们时代需要的,符合我们国家发展需要的,体现着自然科学者和社会科学者的结合这样一个发展方向,我深受鼓舞。我相信报告每年这样做去,会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让更多人知道有这本报告的存在,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关于生态城市建设发展的知识,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日常生活很密切的领域中,我们国家在做什么,党的文件当中,国家重要的方针政策里面有一条生态文明建设,现在来看生态文明建设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作为顾问,非常感激大家参加本书的工作,特别是研究报告编写,以及组织出版发行这些单位的领导同志和工作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他们一年中非常辛苦地撰写,分析了很多资料,我觉得这本书越来越有参考价值,越来越和我们的生活相接近,和大家关心的社会发展问题相接近。

现在国家正在考虑编撰“十三五”规划,过去若干年我也引导课题组做了一些关于中国城市发展和城镇化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具体工作,很多建议已经报送到国务院,在国家城镇化方针上,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方针调整方面,发挥了一定的影响。这项工作确实是非常有意义,“十三五”的规划,去年我们国家GDP已经达到50多万亿,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按照现在7%的增长速度,十年之后,我们国家年GDP总量达到110万亿,大家可以看到,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但是未来怎么发展?十年我们可以考虑,如果更长一点,我们要考虑到国家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7%以上是高速增长,高速增长能不能持续下去?十年之后年总量达到110万亿GDP,我们需要的增长因素、能源、其他的资源、市场供应、技术进步,就是市场的消费条件,还有生态环境的支撑,淡水资源的供应,能不能相应地得到比较大幅度的增长。如果这些生产要素不能得到相应的增长,我们未来十年的目标,110万亿的GDP年总量就值得讨论了。

2014-06-26 09:54:45

陆大道:

我个人的看法,生态环境的支撑条件就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大家知道北京包括流动人口在2100万左右,真正的户籍人口是1300万。比如在附近的天津,还有河北省的一些城市,人口规模都是相当大的。但是说到空间比较拥挤,还有交通问题、水的问题,都比较突出。但这是大范围的生态环境,我们很有关系,雾霾天气和周围的污染物排放有关系,像北京、天津这样的城市群,3000多万城市人口,这样大的人口集中在十几万平方公里之内,他所生存的基础,生态环境绝不是这样的生态能支撑得了的。比如说张家口、承德地区,十几万平方公里范围之内支撑了密云水库的水,那里面的生态条件有一系列的限制,保持了生态服务的基本功能,才保持了密云水库的水符合基本饮用标准。有时候北京的水不够,要从甘南等水库调水,那是中线调水的临时方案,最终方案是从河北张家口调水来,也就是说湖北省甘南黄壁庄水库的上游,就是西柏坡,山西和河北省一部分那部分山区的水下来,一部分进入北京,那个地区的生态功能也服务到北京。风沙的治理,部分解决北京的风沙污染问题,就是说这里面的生态建设、生态环境也支撑了北京的一部分生态环境改善的功能。以后我们从中线调水,就是说未来陕西省陕北部分,就是这部分的生态功能北京人也享受到了,这样的大城市周围地区生态功能设计到向我们提供商品的是广大的地域范围,就北京这个行政范围之内,生态服务功能不可能支撑北京这么多人口、这么多的功能来实现正常的生活、正常的运营和可持续发展,所以生态城市建设,生态服务功能,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在未来我们国家的社会发展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大家知道,在一个国家开始发展的初期,要改变国家的面貌,最重要的是经济发展。国家的财政收入要花很大的部分,经济增长可以比较快一些。但是到了一定的阶段,比如达到人均GDP5千美元甚至1万美元的阶段,这时候社会发展水平,人民有更高的要求,养老、社会保险、医疗、卫生、环境,国家在社会方面同样是一份国民收入,不能像过去那样绝大部分放在经济方面,现在要有一部分放在社会方面,因此在这里面,经济发展增长状况和前期有差别。现在又更加一维,经济是在三维空间中发展,经济增长是一个目标,社会发展是一个重要的目标,要投资进去,现在是生态和环境,环境的治理,生态的建设,还包括社会的发展,这部分要占用国家越来越多的比例,但总数跟经济发展的投资还是有很大的差别,但比例会增加,这个增加的结果就是我们这个经济社会发展是在三维空间中发展,经济指标要相对低一些,但是是最和谐的社会状态,是人类所需求的社会状态。

2014-06-26 09:55:19

陆大道:

我们现在7%、7.5%,十年翻一番,现在55万亿GDP的情况下,这样的高指标,我认为应该进入中速经济增长,中速经济增长是可靠的,如果我们的土地数据是完全可信的,我们的增长率指数是实实在在的话,应该是中速经济增长,我们的国民需要做好准备,中速经济增长有一系列要求,包括生态环境,人们有可能在理念上要发生变化,在各种设施的平台上,就可以得到保障。我相信我们的这本书发下去能唤起民众对中速经济增长的准备,媒体也要有准备。要做好这项工作,媒体要积极宣传,我们各地区差别是很大的,广大的西北地区,总书记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大部分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我们和中亚、俄罗斯、中欧这些国家联系的走廊,是经济走廊,涉及到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生态环境的要素是非常重要的要素。这项工作做下去是非常辛苦的,因为人们的期望越来越高,另外人们要求科学性,没有太大问题,那么多指标,各个城市排座次要排队,还有我们党的文件的一些基本要求,这个目标需要我们辛勤的工作,生态文明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到欧洲一些发达国家,我们自己感觉到确实行大起来了,心理因素非常重要,不仅是GDP,不仅是出口外贸有多大规模,再次向甘肃省城市发展研究院、兰州城市学院两届领导和在里面倾注了调查研究的同志,还有一些合作单位,还有社科院的研究中心,还有曾刚,是我的同行,在学术界是比较有名的,在决策中是起很重要作用的。

刚才谢社长讲到未来的智库,总书记到中国科学院调查研究讲到科技智库时,美国的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兰德公司,在美国被认为是仅次于总统、国务院、五角大楼、司法部之后的第五臣,中国这么大的社会经济总量,和世界上那么多国家来往,各种各样的国际外贸关系,我们国家的战略是很多的,方方面面,需要调整新的战略,对已有战略进行调整,对新的战略方针进行不断的变化。我们的领导人要不断吸取智库的建议,保证他工作的连续性。智库从侧面对某一个领域、某一个部门政策实施的情况提出建议和批评,给中央的决策提供综合性建议,有越来越大的空间,包括领导人的任期制。所以在这个发展阶段,我建议有关同志为这个事业而努力,在侧重的领域中不断向中央国务院、社会有新的报告出来。谢谢大家。

2014-06-26 10:01:35

孙伟平:

谢谢陆院士。包括去年的讲话,包括今年的讲话,我们都做了整理,去年有一些非常好的意见,我们也吸收到了皮书里面,陆院士平常也给我们很多的关怀和指导,感谢陆院士。我们的皮书是在两院院士亲自指导下编撰完成的,除了中科院的陆院士之外,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部委员李景源教授更是亲自参与了这部皮书的研创和具体编撰工作。下面请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景源教授讲话。

2014-06-26 10:05:25

李景源:

尊敬的俞建宁秘书长、陆院士,非常感谢你们来参加这样一个新书的发布会。生态城市绿皮书今天是第三本,刚才谢寿光说三年之痒,对我们这部绿皮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期许,还特别讲到蓝皮书是智库型的产品,实际上给我们今后绿皮书的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4-06-26 10:05:38

李景源:

刚才陆院士从“十三五”规划的方面特别谈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他每次出席这个会,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他是给我们这个会出思想,特别是谈到了我们的经济活动这一块,是在三维空间当中来进行的。这个三维空间实际上就是讲得生态环境,包括土地、天空、空气,包括我们居住的城镇、交通、建筑等等,跟人居环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我感到非常受启发。

我是昨天晚上接到生态城市绿皮书,重点看了总报告这部分,我觉得写得非常好。我和大家谈一点我学习这本书的感受:这本书给我们透露的第一个信息是当前中国最根本的变化,就是在城市建设这块,在经济社会发展这一块,最大的变化就是观念在变,包括价值观在变,发展观在变,这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点。绿皮书全面地勾画了中国党、政府、广大民众观念的变化,十八大提出来构建五位一体的国家发展战略,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目标,提出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口号和蓝图。我觉得这都是向整个世界来宣誓我们中国要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理念,提出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我觉得这些东西能够把它提取出来,然后放到我们绿皮书的总报告当中,实际上就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能够让外界一下子把握到中国在发展观、价值观、文明观这块已经达到了新的认识,这是我想讲到的第一点。

第二点,特别强调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包括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过程严管的制度和后果惩治制度,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体系的制度,把体现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应等体现生态文明状况的指标纳入考评体系,大家通过报纸、电视、网络都可以看到这一点,就是中国现在强调用制度、法律、政治来规范政府、企业、民众的行为,在这块的步伐越来越快。今年4月24日,人大通过了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包括领导人在内,实际上宣示了 要用铁腕去执行铁卷。包括生态红线的划定,划定了两个国家基本国策级的红线,一个是18亿亩农田,第二个是生态红线。习总书记讲,不能越雷池一步。我觉得观念的变化导致我们的行为、规范落实到制度层面、法制层面、政策层面,这块给人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这本书里面体现得也是非常好的。

2014-06-26 10:05:58

李景源:

刚才陆院士从“十三五”规划的方面特别谈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他每次出席这个会,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他是给我们这个会出思想,特别是谈到了我们的经济活动这一块,是在三维空间当中来进行的。这个三维空间实际上就是讲得生态环境,包括土地、天空、空气,包括我们居住的城镇、交通、建筑等等,跟人居环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我感到非常受启发。

我是昨天晚上接到生态城市绿皮书,重点看了总报告这部分,我觉得写得非常好。我和大家谈一点我学习这本书的感受:这本书给我们透露的第一个信息是当前中国最根本的变化,就是在城市建设这块,在经济社会发展这一块,最大的变化就是观念在变,包括价值观在变,发展观在变,这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点。绿皮书全面地勾画了中国党、政府、广大民众观念的变化,十八大提出来构建五位一体的国家发展战略,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目标,提出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口号和蓝图。我觉得这都是向整个世界来宣誓我们中国要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理念,提出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我觉得这些东西能够把它提取出来,然后放到我们绿皮书的总报告当中,实际上就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能够让外界一下子把握到中国在发展观、价值观、文明观这块已经达到了新的认识,这是我想讲到的第一点。

第二点,特别强调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包括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过程严管的制度和后果惩治制度,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体系的制度,把体现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应等体现生态文明状况的指标纳入考评体系,大家通过报纸、电视、网络都可以看到这一点,就是中国现在强调用制度、法律、政治来规范政府、企业、民众的行为,在这块的步伐越来越快。今年4月24日,人大通过了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包括领导人在内,实际上宣示了 要用铁腕去执行铁卷。包括生态红线的划定,划定了两个国家基本国策级的红线,一个是18亿亩农田,第二个是生态红线。习总书记讲,不能越雷池一步。我觉得观念的变化导致我们的行为、规范落实到制度层面、法制层面、政策层面,这块给人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这本书里面体现得也是非常好的。

2014-06-26 10:11:19

李景源:

形成生态城市特有的概念,比如什么是天人合一,美丽中国、美丽城市就是天人合一,总说天人合一,就是自然本身物种的尺度和人本身的人文尺度的统一,这两者统一了尺度就是美的尺度,追寻美丽就是追寻这两个尺度的统一,所以美丽中国应该是多元尺度的、包容的、协调的、不是只有一个资本的尺度,用资本赚不赚钱这个标准去排斥自然的尺度、人文的尺度。现在到全国各地看,经常看到连片开发,水泥森林,33层的楼一栋挨着一栋,我觉得这都是犯罪。只有一个尺度在中国大地上横行,那怎么实现天人合一?走在楼下的时候,因为两个楼太近,都害怕顶上的东西掉下来砸到,整天都提心吊胆。我们的楼群很密集,国外早就说楼房不能超过15层,但是很多人还要赚15层以上房产的钱,这些问题我们都要想到。

所谓自然和人和谐相处,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人的活动要包含自然物种的尺度和人自身的尺度这两个方面,并把这两者协调起来,不是对立起来。二是自然和人既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手段,同时也是发展的目的。要解决城市化是人的目的,但人不是城市化的目的,城市化肯定不是动物提出来的,是人提出来的,当然是人的目的,但人已经不是城市化的东西,书上有一个地方说到这个地方,政绩观还很突出,政绩观是什么问题?政绩观本身是人的目的,但人已经不是政绩观的目的了,要解决这样一些问题。所谓改革成果让所有人共享,一切为了人,可为一切人,都是以人为目的的提法。

我还看到书里面讲到什么是以人为本,人的自然健康是绿色发展的首要目的,生态环境是人的健康的最基本保障。绿色、智慧、健康、宜居的生态城市建设是最大的民生工程,这是从生态文明角度诠释的以人为本的真实含义。我们不能从别的方面来解释,生态文明建设要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什么是以人为本,不能从商业角度理解,商业角度理解就是顾客是上帝,我们不能把这个口号搬到这里,我们应该形成特有的。我觉得人的自然健康是绿色发展的首要目的,原来书里写的是首要前提,应该是目的,不是前提,它应该是一个结果,我们现在都是自然健康的话,我们就不用搞生态文明建设了。

生态环境是人的自然健康的最基本保障,这是真正从生态角度讲以人为本。我们做生态城市发展报告,生态城市绿皮书,是文化的事业,人文教化的事业,贴近人心和改变人心的事业,只有改变人心才能改变世界。我们怎么样通过孜孜以求的努力,每年完成这么一本书来推动中国的发展,中国的发展道路越来越符合生态文明的理念,我觉得意义重大。我就说这些,谢谢大家。

2014-06-26 10:22:30

孙伟平:

非常感谢李景源学部委员。李景源学部委员每一次都给我们贡献很多智慧,实际上每一次的皮书研创,包括每一本皮书里面,他都会亲自执笔写一部分。刚刚陆院士说了,科学和人文方面应该搭建合作的平台,陆院士主要是从国家层面来说的,国家层面也应该具体地落实到每一个方面。我觉得我们生态城市皮书的研创,包括对于生态城市分类的评价、指导、建设等等,实际上就是科学和人文合作的平台。皮书的研创团队,包括顾问队伍中就包含了很多的科学家、工程师,同时也包括了很多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学者,除了两院院士之外,我们的皮书还得到了联合国相关机构的参与和支持。大家知道,这几年雾霾产生之后中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大家越来越清楚,一方面有紧迫感,另一方面发现雾霾、交通拥堵、水资源危机、能源危机,很多都说明生态城市的建设必须要跨地域地进行,要加强和各个地方的协作,各个城市的协作。在全球化的时代,还应该加强国际合作,所以我们的生态城市皮书一开始也还是有国际视野的,具体体现就是我们联合国相关组织的两位专家,一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环境伦理专家组成员杨通进教授,另外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太阳能技术促进转让中心主任喜文华教授,他们两位实际上都对我们的皮书作出了很多贡献。杨通进教授今年在里面写了一部分,是关于汽车的部分。喜文华教授是去年写过一部分,下面请喜文华教授讲话。

2014-06-26 10:32:10

喜文华: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可以分享生态城市绿皮书新闻发布会的成果。首先,我对承担主编生态城市绿皮书的主编方、主编单位和各位专家学者的杰出贡献、你们心血和智慧的贡献表示感谢。二是对社会科学院和兰州城市学院的合作,已经出了第三本了,真是可喜可贺,能够搞到现在,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合作典范。三是社会科学出版社,我记得去年我在这儿说过,社会科学出版社是非常有眼光,而且有社会责任的出版社,把绿皮书能够出版。然后我谈一点我的建议和看法。

前面各位专家谈得我都非常认可,也非常赞赏,绿皮书的价值,无论说它是智库也好,其他也好,它的价值,怎么说都不过分,我认为将来中国生态城市的发展,特别是中国要城镇化的过程中,绿皮书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生态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应当说我们的绿皮书提供了非常好的智库,但是智慧城市的发展要去靠好的政策、好的技术,具有综合素质的人去实现它。我们的绿皮书将为国家制定政策方面,我们用什么样的技术来实现我们的绿色城市,怎么低碳,怎么绿色,怎么循环,怎么可持续发展,怎么样促进人的和谐发展,有很多东西要做支撑。智慧城市有很多指标,有很多数据,我记得去年我说过一句话,那时候还没有人跟讲GDP如何,我看这书里还把我的话说进去了,我说绝对不是简单的GDP衡量的,是综合的。生态城市的建设,首先我们要有好的政策,有好的规划,要有一系列实施的办法,否则难以实现。

2014-06-26 10:38:21

喜文华:

我两次听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的演讲,一个月之前在新加坡参加一个亚洲国家的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全球投资论坛,世界上大的财团都到了,我应德国德意志银行的邀请,在会上发表了观点。这次我见到个戈尔副总统的演讲比上次更激动,他说美国的州长都像我一样当州长就行了,施瓦辛格也去新加坡进行了演讲,副总统戈尔也讲到气候变化,我两次听到施瓦辛格谈到绿色城市的发展,还是很有独到之处。所以,中国绿色城市的发展绝对要吸取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城市发展道路里面好的东西和不好的东西,我们都要去借鉴。

我作为一个搞能源的,前不久和宋平同志说了一句话,很形象,叫抓住太阳能,为解决未来能源和粮食问题而努力。太阳能,包括风能,所以太阳能的利用是很综合性的,我们绿色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怎么体现绿色、低碳,怎么运用清洁能源,我的报告中也谈到了,去年我在这儿也讲过,城市的发展,建筑物是一个庞大的消耗能源的体系,据统计,建筑物消耗的能源体系可能要超过工业的能源消耗,大家想象不到,可能超过将近40%,所以能耗是非常大的。绿色、生态、低碳城市发展中,建筑这一块怎么去做,通过发表生态城市绿皮书,能够指导将来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化里面的建筑物,如解决我们的照明系统,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2014-06-26 10:38:44

喜文华:

现在大家都知道,分布式光伏发电等等,都知道多晶硅等等,多少年之前大家是不知道的,这是非常好的,大家都有共识了,认识到太阳能的利用价值。怎么把它利用到我们这个房间,这个会议室,今天我们坐在这个地方用的是清洁能源,我们的照明系统用的也是清洁能源,比如这个会议室,灯光本身多少是合理的,都是要进行计算的,我们绿色城市的发展、生态城市的发展,要有很多具体的数据来支撑的,首先要规划好,比如现在讲到节能灯,LED灯,你能说LED下一代的灯是什么灯吗?发展是非常快的。特别是中国,在生态城市发展中应该借鉴很多好的经验,特别是能源体系方面,因为我们的耗能实在是太大了,很多年之前,我在国内和国际上提出太阳能采暖降温计划。刚才秘书长邀请各位专家到甘肃考察,如果你们去我也非常高兴,有机会到我们的中心大楼去考察,零上28度,进去之感觉不比这个差,就是很自然,我们利用太阳能采暖降温,我们利用被动式和主动式建筑设计技术,让它达到自然降温效果,比提供空调更舒服,太阳能这一块,我最近这一个月在国际上参加了三个会议,两三天以前刚刚从北京转机回到兰州,前不久到新加坡参加亚洲的清洁能源、新能源技术的投资大会,全球的资本家都来了,三四天之前我在埃及参加联合国召开的全球阿拉伯国家和地区的清洁能源技术咨询投资论坛,邀请我去发表一些观点和看法,所以在绿色低碳城市方面,加大清洁能源,低碳技术上,我们光讲低碳,没有低碳的技术,怎么去实现低碳?怎么绿色?怎么环保?怎么循环?斯德哥尔摩人家是零排放,垃圾都没有。

2014-06-26 10:48:34

喜文华:

我去瑞典大学交流,有些东西我们能学,有些东西我们目前还学不来,绿色生态城市的发展,就是根据我们中国的实际情况,中国差别也很大,东南西北,要有规范和设计。希望生态城市绿皮书能够为我们国家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指导我们关于城市建筑设计方面,包括我们的交通、水,一个是能源,一个是水,现在大家谈水比较少,将来很麻烦的事就是水的问题,我相信中国社会科学院里的马桶不一定都是节水的,我自己家里和办公室的马桶都是用一杯水的马桶。当我在上海世博会上联合国馆发现了一杯水马桶,我马上就换了。我回去给夫人做工作,她不同意,偷偷给换了,结果一用她满意得不得了,现在很高兴。来这儿开会之前通知兰州市城关区要停水60多个小时,它停72小时,我只用一桶水,就可以把一家三四口人的大小便的冲水够用了。北京市的水资源也是很短缺的,上海比较重视,上海解放日报头版头条发表,推广关于一杯水马桶的问题。如果北京也去节水,不仅是能源问题,水的问题,包括现在生态城市绿皮书里面讲的,我们能够真正为我们国家城市化的发展,能够理性、科学、循序渐进,不是盲目的城市化,不是为追求城市化而城市化,我们绿皮书可以做这个贡献,我认为它的价值在这儿。

2014-06-26 10:48:50

喜文华:

我提一个建议,这个绿皮书我昨天晚上翻了一下,觉得非常有价值。我目前还喜文华兼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太阳能中心的主任。最近有一个项目,环球基金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有1100万美元,要花到荒漠化治理上,如果我们有这样好的项目,这1100万美元就可以配套来进行支付。我最近正在找这个事,希望把这个钱花在我们中国,我还有一个私心,希望花在,因为我毕竟是喝着黄河水长大的。我希望我们这个报告不是现在讲到中国的生态城市绿皮书,让我们的报告作用不仅为中国的生态城市发展起到作用,指导性的作用,借鉴性的作用,为制定政策、制定规划,推广,起到它的价值。希望中国社学院的领导,今天秘书长也参加了这个会议,我建议我们策划一下,这个事我本人可以竭尽全力去推进,这个报告将来和联合国合作,和联合国环境署也好,联合国工发也好,因为工发组织提出绿色工业发展,城市里面也有工业。我们和联合国来合作,把这个报告出版英文版,在国际上发行,让中国的专家,中国的智慧,不仅为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市发展起到作用,而且为发展中国家,为全球发展中国家城市的发展起到借鉴作用。这也是我们中国科学家、中国政府为全球的气候变化所作的杰出贡献。因为国际上攻击我们中国雾霾,我们的污染,我们是耗能大户,我们也有好的,我们这是最好的,我们这些智慧把我们的经验、知识、技术、想法,让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得以分享,他的社会价值意义就会更大。这是我第一个建议,将来把这个东西能够和联合国合作,这个事我可以起促进作用,可以做协调,我们愿意出版英文报告,这样会得到社会的认可。

现在一谈到发展,发达国家很怕中国发展,有中国威胁论,如果我们和联合国一起发表这个报告,他就不会攻击我们中国,所以我认为这个报告有价值,不能光出一个中文版就完了,我希望我们还出英文版。

2014-06-26 10:48:55

喜文华:

因为生态城市的发展,绿色低碳环保可持续的发展,绝对不仅仅是一个社会科学家和自然科学家能够完成的事,这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工程,我们需要各个方面,不仅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包括文化学者的贡献,我记得在很多年之前,20世纪刚刚结束之前,我主编的20世纪科技与文化大事记时请了两个名誉主编,一个是中国的社会科学家费孝通先生,一个是中国的自然科学家千伟华先生,我为什么请他们?因为这不仅是社会科学的责任,所以请了两位来共同承担。包括前面几位专家领导讲到,我们人的文化、综合素质,刚才讲了去日本考察,我们一定要节约能源,比如洗澡,用一条毛巾能擦干的情况下绝对不会用浴巾,这样可以让他少洗一次,要经常养成习惯,要学会节约能源,节约水资源,更要学会节约粮食。现在我们治理荒漠化,其实农村有些地方不种粮食,因为种一年的粮食够两三年吃了,地就荒了,不管了,所以我们现在社会存在很多很多的问题。

我们这部绿皮书很有价值和意义,发自肺腑地提一个建议,如果需要的话,告诉我们一声,我非常愿意做推动工作,我感到非常高兴和荣幸,让全世界的城市化都能够享受到中国的智慧,享受到中国的技术,特别是通过这件事可以影响我们中国的企业家,中国的好多产品和技术走到世界其他的发展中国家去。我去埃及参加全球阿拉伯国家和地方的一个新型技术的讨论,他们缺乏这些技术,我们这是最好的报告,中国政府领导人在国际会议上就有发言权,才能够影响世界。我们怕NGO影响我们,我们为什么不建立自己主导的NGO去影响世界呢?因为我在推动,要在中国建世界太阳能联盟,目前已经得到47个国家的政府官员、专家,他们国家NGO已经签字了,正在推动,希望把世界太阳能联盟建在中国,建在北京,用我们的NGO话语权去影响全球,我们不要怕,许多的社会科学家怕别人影响我们,我们为什么不去影响别人?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要么就关掉,要么就乱发展,都是不对的,我们引导科学理性的分析,我们不能注册NGO,逼到香港、美国去注册,有什么意义?为我们国家、为全球的利益发展,我们为什么不能去做这个事?怕什么?只要我们有高素质的人去主导这个事,你还怕什么?所以这是非常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成果,我对这个成果表示祝贺,对专家们的心血和汗水表示敬意。谢谢大家。

2014-06-26 10:59:41

孙伟平:

每次喜文华教授讲话不光有国际视野,而且给我们很多启发。他刚刚从能源的视角给我们讲了生态城市应该怎么建,应该怎么样去推动我们国家的城市生态化建设,提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包括去年他也曾经提过,让我们出版英文版的问题。

2014-06-26 10:59:45

喜文华:

我去年讲过,你们社会科学出版社的领导在,上海世博会已经成为过去,成为历史,但是由我本人主编的上海世博会2010低碳技术研究报告,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的中文版,美国出的英文版,英文版出版之后影响就不一样了,很有价值意义,这么好的报告,我们对世界的贡献,不要总让人家攻击我们中国是消耗能源的最大户,好的东西也要进行宣传。

2014-06-26 10:59:58

孙伟平:

喜教授讲得我深有同感,过去中国主要是落后挨打,这些年发展之后总是挨骂,从挨打到挨骂,都是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怎么样让我们的生态城市皮书走向世界,向世界介绍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成就,包括推广中国的经验,塑造中国负责任的形象,提升中国的软实力,确实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紧迫的课题。当然,我们的皮书也正在考虑怎么样落实喜教授的建议。我们的皮书最庞大的编撰力量在兰州城市学院,包括甘肃省城市发展研究院,这部皮书的编撰得到了兰州城市学院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城市学院前党委书记王书记前两届都出席了,今天我们迎来了新的书记,皮书也迎来了新的顾问,就是阎晓辉书记,下面请兰州城市学院的党委书记阎晓辉讲话。

2014-06-26 11:00:10

阎晓辉:

尊敬的李景源学部委员、俞建宁秘书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兰州城市学院是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普通全日制本科大学,其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兰州师专和新西兰国际友人路易·艾黎,于上世纪40年代创办的培黎石油学校,2007年8月又经甘肃省政府批准,原甘肃省幼儿师范学校整体并入我校。现在我校有教职工115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41人,博士、硕士579人,现设14个二级学院,23个研究院所,有各类本科专业41个。全日制在校学生15000多人,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学校已成为一所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教师教育协调发展的多科型大学,成为甘肃省城镇化人才、基础教育师资和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重要基地。

随着中国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如何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子,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成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研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我校紧紧依托城市学院的优势,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近年来,广泛参与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的建设和兰白都市经济圈调研论证,组织人员积极开展城市生态等领域的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前不久,我校还与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共同举办了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相关问题的国际研讨会。特别是我校编撰的中国生态城市绿皮书等重大课题为切入点,探讨世界闻名范式的转型和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经验、教训和趋势,努力为各级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相关的理论支持和智力保证。

自2012年以来,我校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内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已连续发布了两部中国生态城市的绿皮书,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4年度中国生态城市绿皮书经过编撰人员的艰苦劳动和辛勤工作,目前已顺利完成。绿皮书对全国280多个低级城市进行了考核评估和科学排名,尽可能地体现绿皮书的权威性、实证性、原创性、导向性,我们希望通过绿皮书的发布能够在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调解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等关系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国内外生态城市研究专家一道,秉承学术公正和学术独立的原则,以主动承担的学术责任进一步做好绿皮书的理论研究和年度编撰发布工作,为我省乃至全国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谢谢大家。

2014-06-26 11:00:24

孙伟平:

下面请甘肃省城市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兰州城市学院副院长刘举科教授,也是生态城市绿皮书的主编介绍皮书基本情况。

2014-06-26 11:10:49

刘举科:

尊敬的俞建宁秘书长、陆大道院士、李景源委员,喜文华教授,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大家上午好。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4年版今天正式发布,感谢生态城市绿皮书专家团队和全国一道所作的无私奉献。今年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是在中央第一次城镇化工作会议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公布之后发布的,报告集国家生态文明、城镇化理念、目标、任务、道路进行了贯穿。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53.73%,按照我们评价的生态城市建设理念,制度政策,居民素质,以及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社会3个二级指标和空气质量、河湖水质、生态多样性等13个三级基本指标。

2014-06-26 11:11:05

刘举科:

五个特色指标纵横评价我们认为,中国城市已经进入全面生态建设时期和局部生态盈余期,例如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已经进入生态盈余期。在我们的报告曾刚教授团队进行了研究,认为我们局部的生态城市群已经进入到生态盈余时期。但我们同时也看到中国城市群、东北城市群和西部城市群等城市群带还没有扭亏为盈,表明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空间格局还很不平衡,大范围、长时间雾霾肆虐,居民生活饮水事件、污染事件频发,城市病日益加重的现实令人堪忧。例如2012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最好的是366天,这些城市有海口、珠海、厦门等城市,优良天数最少的是兰州市。人均用水量年度最少的是4.7吨,是德州市,最多的是东莞市871.7吨,最节水的城市年均人均用水4.7吨,是德州市,最费水的是东莞市,人均881.7吨。人均绿地面积最大的335平方米,是深圳市,最少的人均只有2.66平方米,是安顺市。平均达到了27平米。单位GDP综合能耗每万元标准煤最大的是2.3亿吨,为乌鲁木齐市,最少的是0.447吨,为华山市。车辆和道路长度的比例,最多、最密集的,每公里车辆达到2378.7辆,是怀化市。最少的每公里59.8辆。我们统计的城市里面,每公里平均车辆是554辆,县城区绿化覆盖率最大53.37,新余市,最小的是21.76,安顺市,平均达到40.55%。

2014-06-26 11:11:37

刘举科:

我们看到生态城市建设和引领任务还非常艰巨。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走向和谐发展的历史必然,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生态城市又是城镇化的必然选择。报告与绿色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生活、健康宜居为理念,以服务现代化建设,实现人民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更新人民观念提供决策咨询,指导工程实践,引领绿色发展为己任。把生态城市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中,用农业带、自然带、人文带三带相衔,推动绿色城市、智慧城市、低碳宜居城市建设,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新型生态城市发展之路。

人民群众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前提下,急切盼望生态环境的改善,认为生态是最公平的福利,环境是最基本的民生。生态城市建设与治理成为社会进步、现代化进程中的头等需要。绿色、智慧、健康、宜居的生态城市建设成为最大民生工程。今年这个报告我们仍然坚持生态城市绿色发展理念与建设标准,坚持普遍性要求与特色相结合的原则,体现在我们的报告评价指标体系里面,13个指标应该说是门槛,东部的城市也好,西部的城市也好,都要达到这个标准。不同的特色城市,还有不同的特色指标,五项特色指标,加起来是18项指标进行评价。我们用动态评价模型对280多个地级城市进行考核评价,评选出生态城市健康发展100强,特色城市发展50强,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评价,分类指导,分类建设,分布实施的梯字推进型途径。在考核评价的同时,对人的城镇化与汽车文明与生态城市健康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同时也对城市健康进行了多角度评价,提出了人的自然健康是绿色发展的首要目标,生态环境是人的生态健康、自然健康最基本的保障。

2014-06-26 11:18:44

刘举科:

这是我们皮书里面提出以人为本,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人的城镇化要走在前面,就是人的自然健康是绿色发展的首要目标,生态环境是人类自然健康最基本的保障。2014版的报告宜居城市动态评价模型评出了2012年生态城市前十位的城市是深圳市、广州市、上海市、南京市、大连市、无锡市、珠海市、厦门市、杭州市、北京市,着是前十强。我们评出的特色城市50强的前十位,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前十位:上海市、深圳市、黄州市、苏州市、北京市、珠海市、南京市、杭州市、无锡市、东营市。资源节约型城市前十位是:深圳市、广州市、上海市、大连市、无锡市、南京市、杭州市、北京市、厦门市、东营市。循环经济型城市前十位:上海市、深圳市、天津市、南京市、苏州市、北京市、无锡市、大庆市、大连市、珠海市。景观休闲型城市前十位:深圳市、广州市、上海市、无锡市、北京市、珠海市、南京市、大连市、沈阳市、厦门市。绿色消费型城市前十位:深圳市、上海市、广州市、大庆市、珠海市、东营市、大连市、沈阳市、克拉玛依市、南京市。综合创新型城市前十位:北京市、深圳市、上海市、广州市、珠海市、厦门市、杭州市、三亚市、苏州市、无锡市。

报告认为,过去一年生态城市建设值得肯定的经验与进展有几个主要的方面:一、绿色城市、智慧城市、低碳宜居城市建设理念深入人心。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三、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新型城镇化建设有了国家顶层设计,走上了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四、中国已经进入了全面生态建设时期和局部生态盈余期。五、生态城市建设成为最公平的环境健康投资,最公平的民生福利要求,生态城市绿皮书2014版开始对生态城市进行健康评价,我们评价宜居也是从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生态几个方面来进行评价。

2014-06-26 11:18:49

刘举科:

我们的报告通过研究认为,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几个方面:一、空气污染、居民生活饮水污染事件频发。比如今年有几个城市大范围的饮水污染事件。食品药品监管不力,严重影响居民健康,也影响着社会稳定。二、汽车发展及其交通基础建设需要进行规范。汽车的排污已经成为雾霾天气很主要的原因,今年杨宏均教授的团队专门对汽车问题发展与生态城市建设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比如发展规模、数量、技术标准、排放标准等。三、城市基础设施改造换代与服务还跟不上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城市的人口在增长,城市的土地在扩大,规模在扩大,但是城市的基础设施还跟不上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四、城市群带圈之间,生态建设还很不平衡,生态亏损与生态盈余城市群之间差距较大,东中西部生态城市建设模式、标准需要进一步探索、总结与细化。今年我们选了东部几个城市的建设案例,选了2家西部城市的建设经验和范例进行了报道,我们国家幅员辽阔,生态城市建设的路径模式不尽相同,东部城市的建设经验和西部城市的建设经验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我们应该很好地进行总结。五、城市内外自然带、农业带、人文带三带相衔建设还没有得到和谐发展。人文城市特色体现不够鲜明,前面几位专家也都提到了。

2014-06-26 11:23:36

刘举科:

根据上面的建设经验和问题,我们报告提出了几个方面的建议:一、坚持以人为本,绿色发展的理念。这是我们绿皮书报告从头到尾的理念。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三、贯彻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把生态城市建设与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四、加强对东中西部生态城市建设模式标准研究,以及我国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带性规律,由东南沿海西北内陆依次出现的森林群、草原群、干旱荒漠群三大植被分布特点,进一步探索总结细化不同区域特点的生态城市建设新模式。五、实现两平三带战略,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治理,扩大生态盈余城市群,实现绿色发展三步走战略目标。生态城市绿皮书2015版及其后续的工作将在上述几方面进一步加强研究工作,提出解决方案,落实综合治理工程,充分发挥智库作用,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绿色中国梦贡献我们的力量。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甘肃省人民政府、杭州市、贵州市、张掖市政府领导,社会科学院文献出版社的领导所给予我们的支持,感谢为研创工作作出贡献的各位专家,感谢各位媒体朋友。谢谢大家。

2014-06-26 11:23:41

孙伟平:

谢谢刘校长。下面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也是生态城市的主编之一胡文臻博士讲话。

2014-06-26 11:25:15

胡文臻:

各位领导、专家上午好,2014年生态城市绿皮书发展报告理论基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理论,完全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生态城市绿皮书的科研团队正是朝着这个总方向进行科研实践活动,对生态城市建设的数据和现状进行调研核实,将具有符合生态城市指标要求的城市公平推进的社会监督,将不合格,甚至是对生态城市建设的管理或者是有缺陷的部分给予分析曝光。同样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批评。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深刻揭示了生态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保护的实践关系,实践证明生态城市绿皮书的权威性在于通过科研实践活动宣传国家实行从严从紧的环境政策。以顶层设计的科学规律将生态环境建设目标传导到区域生态城市建设的经济转型、管理和生态资源经济的活动中。生态城市建设既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也要完全发挥政策的科学决策、指导管理建设作用,生态城市绿皮书的核心研究不是离开生态城市问题去谈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问题,也不是离开生态城市建设发展谈城市环境的保护问题,使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生态城市建设与发展。

生态城市绿皮书的科研进步成果充分解决了当今城市如何建设生态城市,如何解决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的基本关系问题。将这一社会基本矛盾问题在调研、分析、决策、咨询、建议、管理的各个环节逐一分析解决,同时也微生态城市建设者提供了新型时代条件下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完全回答了生态城市建设中出现的这一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问题,这个基本规律是和谐的、美丽的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的核心的基本规律,生态城市绿皮书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产物,自然核心价值观就是以人为本。习总书记指出,改革任务越繁重,我们越要依靠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善于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改革措施带领人民前进,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改革的政策主张。

2014-06-26 11:30:42

胡文臻: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完全体现了生态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实施必须的调研建议绿色过程,生态城市建设绿皮书来自于基层调研,科学数据分析,以及部分生态城市的积极合作研究和科研团队的大胆探索实践。三年来始终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论,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在撰写各章节报告中特别注意分析,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经济形态影响人们的生活、消费水平,生态资源环境影响人们的生存健康条件的建设指标。完全准确地实现了宣传、引导生态城市建设者学习、掌握国家实行从严从紧的环境政策的坚定决心。

生态城市绿皮书科研活动和调查研究探索学科建设,完全遵循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和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方法,对生态城市建设的调研过程和分析始终坚持社会基本矛盾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的原则,这是指导生态城市绿皮书在区域内开展调研分析,实现生态城市建设中解决出现各种矛盾关系的根本方法。生态城市绿皮书每年定期发布,是生态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的生态马克思主义实践的重要话语体系建设。同时也是公平、公正的通过调研分析生态城市建设进行的具有权威指导性的智库型的调研咨询报告,供中央、国务院决策参考。

因此,生态城市绿皮书的科研任务十分艰巨,既要深入基层城市,研究探索生态城市建设的成果经验,又要探索承担培养生态型、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的责任。要研究探索培育生态建设的职业人才机制,探索建立第一手生态城市建设的调研资料和数据分析,对地方政府生态城市建设相关数据与实体,要有问号式的进行分析核对。要探索建立各个生态城市政府之间的志愿调研院的合作机制,要探索改变统计时的数据型的生态城市建设中的评价机制,以及贴近城市建设的跨学科研究的科学调研核算体系。深入基层、深入城市、贴近城市、倾听社会、倾听公众,以解决生态城市建设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为核心研究,是生态城市绿皮书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的权威性、品质性的基本调研活动。是重整调查研究的精神,也是生态城市建设应用学科建设的核心价值精神,以深入…以宽广的胸怀和厚德载物的品质,把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办成真正具有解决社会问题的,具有对策性研究的国家一流的权威的智库性发展报告,为国家民族作出贡献。谢谢。

2014-06-26 11:31:19

孙伟平:

谢谢胡博士。下面请皮书的重要编撰方之一,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院院长曾刚教授讲话。

2014-06-26 11:31:23

曾刚: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有这么一个机会来参加新闻发布会,李景源委员、阎晓辉书记的指导,我们有跨越东中西的研究团队,同时得到了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甘肃省城市发展研究院、兰州城市学院等大力支持,还有非常关键的一点,我们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还有甘肃省政府,广大媒体强大的后援支持,对我们来讲是非常荣幸和重要的工作。

2014年中国生态城市绿皮书很好地实现了深化对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规律和内涵的认识,更清楚地摸清现状或者找准问题,更好地确定生态城市未来建设的目标,制定建设方案和策略,实现最终的目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前面的领导和专家作了很好的总结和归纳,我就不多讲了。我个人觉得生态城市建设确实非常重要,无论是从国际趋势还是从国家需求来看,生态城市的建设对中国现阶段发展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我们大家都知道一个基本的态势,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们的GDP总量占全球的10%,但是我们的能耗已经占了全球的20%,我们的炭排放量占全球25%,就是说我们树大招风,或者说我们的树木有很多的问题需要维护,做得不好,大国的崛起,我们在全球总量的比重上升,不但不会带来福利,还会带来很多问题,所以开展这项工作有很重要的意义,我想谈三方面的建议或者思考:

第一,我觉得我们应该重视官产学研一体化的工作。生态城市是我们的共识,但是怎么把工作做好,怎么能满足中国的需求或者是全世界的期待,包括中央领导提的具体目标,我们首先要做到针对现实问题,针对未来的发展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科学的设计,还要引发一些关键的生态城市建设的技术。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院士大会上也讲了,中国的命运一定要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上,城市建设有需求。同时也对我们科技创新,在生态城市建设上的科技创新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我想这应该也是我们实现中国梦,是我们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谋求我们中华民族在世界的和平崛起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做到这方面,我们必须要调动社会的广泛力量,要使官、产、学、研一体化,很多活动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

2014-06-26 11:31:35

曾刚:

第二,对未来来讲,现在大家觉得比较重要,但是怎么做?要重视跨界生态城市建设的合作,跨越城市的行政边界,行政管制范围的合作。现在也有很多的问题,比如刚才讲到的雾霾事件,环境污染事件,问题应该是非常多,各个地方在积极探索,比如北京附近的河北省制定了2014年要计划淘汰1500万吨的粗钢,1000万吨水泥和1800万吨平板玻璃的生产能力。在山东的莱芜市,在莱芜和泰州两个地级市之间围绕水跨界的治理达成了协议。我们看到有很多好的想法,但是做起来的话可持续的问题,长效机制,还有很多没有落实。我自己认为,这里面有一种多方合作的架构,条约式的规范影响了我们的发展,下一步跨界的合作,则成为我们建设非常重要的方面。去年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在不同的场合和在不同的文件里提出了经济带的问题,我们生产中的建设、污染源的控制,如果没有跨界合作的话,其实是做不到的,这里面涉及到生态补偿问题,有很好的探索,但应该还有很大前景。

第三,生态城市建设要充分利用市场化的工具,中央制定的方向还是非常明确的,但是我们现在关键是怎么把大的方向、目标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大家知道,我们在国家发改委统一的协调之下,中国有七个省市的炭交易市场已经启航了,但目前的交易量10亿人民币都不到,我们看一下全球,全球在2009年时炭交易的总规模已经超过1千亿美元,现在应该接近2千亿美元。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作为未来世界、未来人类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国家,我们的潜力很大。中国是一个对外经济依存度非常高的国家。还有在炭能源领域中,我们的责任,或者我们的机会应该还是非常令人关注的。

基于这么一个认识,下一步展望未来,中国生态城市绿皮书的撰写,包括这项生态城市建设的工作,我个人想能不能在确定目标的情况下进一步在生态城市的顶层设计,特别是合作机制的建设,市场手段的运作方面,包括刚才李老师讲的,关于人的素质,以人为本的发展上,能够更多地开展工作,使得中国生态城市建设上更高的台阶。我们不仅要对全国人民有一个说法,应该对世界人民有一个交待,因为今年上半年上海搞了一个崇明生态岛的建设国际评估,委托UEP,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发布会,我作为主要的参与方,效果是非常好的,已经把上海崇明岛的经验编入联合国的绿色发展教材中去了,我想这也对我们下一步开展工作提供了借鉴。

非常感谢在座的新闻媒体朋友,也感谢我们的领导对我们一如既往的支持。谢谢。

2014-06-26 11:35:27

孙伟平:

谢谢曾刚教授。喜文华教授还有一点建议。

2014-06-26 11:41:27

喜文华:

关于绿色低碳城市的事儿,英国和德国到过中国的福建和厦门。我最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正好有一个机会我碰到中国的一位搞抽油烟机的老板,每家都要做饭,在家不吃饭,到餐厅也得吃饭。我们控制汽车的尾气,小煤炉要关。前不久我看新华社的报道说过这个事,中央电视台每天播一个抽油烟机的广告,叫大吸力,我问过他们的老板,我说你们干了一件缺德的事,为什么?大抽力,大吸力吸到哪儿去了,不是排到室外去了吗?中国人做饭的习惯是爆炒,绿色低碳城市就要考虑这点。我为什么提到绿色低碳的产品来支持我们绿色低碳的城市发展呢?正好有几个老板,我说,你们讲得很好,大吸力是吸到室外去,也是污染环境,那是不允许的。第二,你说是清洗方便。我提了几个要求,我说需要的新抽油烟机不是你们现在把一个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浪费能源、浪费材料,而且不是循环的。以前用一两百块钱的排风扇,其实现在很复杂的抽油烟机也是排风扇的问题,只不过是把油烟集中在一起排出去,以前是散的排出去。既然花几千块钱用不锈钢,把一个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把几百的搞成几千块钱,我们污染了环境,浪费了资源,而且资源还不能循环。我对抽油烟机的老板提了一个要求,他们听了以后有一点吃惊。我说你们的大抽力、大吸力绝对会受到限制的,会让你随便排出去吗?既然是花几千元的吸油烟机,应当有一个处理的过程,不是吸了排出去,这就不叫机器了,叫排风扇。第一是永不排放有害物质。第二是永不清洗。第三是吸的油烟还要作为化工原料用起来。第四是把那么多的能源耗掉,做那么大的庞然大物,吸油烟机使用量有定量吗?多少小时?没有记录。吸油烟机上要有一个连续的记录,用了几年,一共用了多少小时是有记录的,快到报废的时候,吸油烟机应该收回去,这才叫循环。收回去的吸油烟机的80%材料还可以再利用,可能有15—20%的不能用,80%的东西可以再利用,这才叫循环。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没有垃圾,只不过是你把它放错了地方。你把垃圾放到了正确的地方就不是垃圾了,就这么简单。所以到了它的寿命期限,你们有档案号,公司把吸油烟机收回去,把你的新产品再装上,这才是合理的,而且是永不排放的。有了永不排放才有永不清洗,我也看了欧洲人的油烟机是怎么弄的。吸油烟机最后处理的过程,就是一个清洗的过程,它处理到一个透明的塑料瓶子里,可以看到,瓶子上面有一个电话号码,当里面的瓶子快满的时候,打一个电话,有人马上到你家里来,有人帮你换好装走,就变成了化工原料,没有浪费。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是放错了地方而已。我们把地沟油都端到饭桌上吃,还吃得很香,我们把油烟机用了几年,现在处理也不是很科学,扔到没有地方扔,都是负担。你们把它拿走,还可以再利用。

2014-06-26 11:41:39

喜文华:

从这件事来说,我们的绿色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过程,所以我对这件事寄予厚望,我们下部绿皮书要对城市的现状作深入的调研,要从这些问题找到解决的政策、办法、技术和产品,才能落到实处。要不然就是光说一堆空话,解决不了问题。不能光是评论家,提了问题还要有解决的办法,第一次买抽油烟机,永远绑架到第一家公司的战车上,这样你还怕找不到市场吗?所以我跟老板们说你们在干坏事,将来绝对会限制的。谢谢大家。

2014-06-26 11:45:13

孙伟平:

感谢喜教授。因为时间关系,今天到会的还有不少领导和专家来不及安排发言了,对此表示歉意。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中国生态城市绿皮书2014发布会已近尾声,生态文明是人类新的文明形态,特别是中国的高污染、高能耗、高增长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可持续,人类的文明发展需要转型,转向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必须走生态文明之路。中国正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城市中,应该说建设生态城市人人有责,如果生态城市建设能够取得进展,特别是能够建设成功的话,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从中受益,这也是改革发展的成果,大家共享的意思。

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感谢甘肃省人民政府,感谢联合国相关的机构,感谢各位领导、嘉宾、朋友,对生态城市建设和编撰给予长期的关注和支持。这里要特别感谢新闻界的朋友们,通过你们的报道,特别是新华社的通稿,中央电视台的新闻通稿,中国网的直播等等,在社会上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反响,我们整个生态城市的皮书发布之后,在网上往往能够产生非常大的蔓延效果。能够把中国包括学术界、社会各界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呼声、愿望、做法、经验、教训传送到社会各方,共同推动生态建设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对大家表示特别的感谢。

最后祝大家生活的城市今后能够更加智慧、更加美丽、更加绿色、更加宜居,同时也祝愿各位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生活幸福。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14-06-26 11:45:22

   上一页   1   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