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军事科技发展8大看点:航母发展“丰收”之年

发布时间: 2010-01-07 15:28:01  |  来源: 解放军报  |  作者: 段锋  |  责任编辑: 王振红
关键词: 航母 美军 无人机 反隐身 潜空导弹 军事强国 太空 高超声速武器 空间对抗 作战

-“撞击”上演空间大戏

去年,太空“撞击”事件频频发生。2月10日,俄罗斯退役的卫星“宇宙2251”与美国“铱-33”卫星发生大碰撞。事后,美国空军紧急授予洛·马公司3000万美元合同用于研制新的空间目标监视网——“太空篱笆”,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10月9日,美国“月球坑观测和传感卫星”成功撞击月球南极附近的凯布斯坑,证实了月球上水的存在。事实上,比这一撞击难度更大、精度更高的是2005年美国“深度撞击”号探测器在4.13亿公里远处撞击“坦普尔-1”彗星和同年日本“隼鸟”号探测器在约3亿公里远处撞击小行星“糸川”。这些“撞击”活动体现了美日等国在航天领域先进的通信、控制、寻的、动力等科技水平。

新闻点评 航天技术具有极强的军民两用性,“撞击”技术将很容易地发展出反卫星和反导武器,这有可能令太空武器化进程加快,从而进一步推动当前已经炽热的太空军事化升级,并昭示着空间对抗时代的来临。

-“制网权”推上历史舞台

网络空间正逐步演变成一个新的战场。去年3月14至20日,美军在内利斯空军基地进行了“施里弗-5”太空战军事演习。其特别之处在于除太空对抗外,美军还尤其注重了网络对抗及其与太空对抗能力的整合。其实,早在1999年10月美国航天司令部即已担负起网络作战职能。新的司令部也专门下设了联合的网络战司令部。美军各军种也不甘落后。2002年3月,海军成立网络战司令部;2008年10月,空军成立临时网络空间司令部,并成立第24航空队专门负责网络作战。

新闻点评 美军网络战指挥机构的逐步完善标志“制网权”争夺已推上历史舞台。信息时代,网络攻击极有可能成为有效威慑的“网络核武器”。

-隐身与反隐身方兴未艾

去年12月16日,世界上第一艘全隐身舰艇“维斯比”级轻型护卫舰在瑞典服役,其优异性能引起了许多国家海军的浓厚兴趣。

隐身技术在空中平台应用同样广泛。去年12月4日,在阿富汗战场做了两年“战场体验”的RQ-170“哨兵”隐身无人机已被美国空军证实。这款神秘的无人机曾一度被称为“坎大哈野兽”,是美军第一款隐身无人机。按照美军无人机从“猎手”到“杀手”的一般发展规律,“哨兵”发展为“隐身杀手”指日可待。

新闻点评 隐身技术发展将大大提高武器装备的突防能力和生存能力,未来战争中隐身与反隐身对抗将变得格外激烈。

-极速打造“太空急先锋”

波音公司研制的X-51A“乘波者”试验飞行器在去年12月9日进行了B-52飞机系留挂载试验。该项目负责人当时欣喜地说“这是最伟大的一天”。原因在于以往X-43A的高超声速推力仅能持续约10秒,X-15火箭推进剂只能持续80~120秒,而X-51A则连续工作将近300秒。据悉,20世纪60年代X-15飞行器曾达到6.72马赫,而2004年X-43A飞行器则达到接近9.8马赫的高速度。

新闻点评 强劲的冲压发动机是高超声速武器的“心脏”,其发展将使突防能力、毁伤能力和作战反应能力等全面改观,届时美军有望实现在一小时内从本土对全球范围内任何目标实施打击。

-交互式攻防对抗“多面手”

据诺·格公司网站去年9月报道,该公司利用“战斧”巡航导弹舱式发射系统在水下成功试射了一枚用于潜艇防空的AIM-9X改型导弹。据悉,AIM-9X空空导弹除具备潜对空能力,还可用于空对地和空对舰打击,可谓作战“多面手”。无独有偶,德国海军也在着力研制潜射型“潜艇交互式防御与攻击系统”。

新闻点评 把空空导弹改造为空地、空舰、潜空导弹,将大幅提升武器装备通用化水平和显著降低研制经费,使精确制导武器发挥更大效用。

-“激光复仇者”日趋实战化

去年5月,波音公司利用“激光复仇者”从地面击落一架无人机。8月,波音公司“先进战术激光器”在白沙导弹靶场从C-130H飞机上击中一辆无人固定车辆。类似的激光作战系统还分别在空中反导、水面舰艇反无人机等任务中得到成功验证。如今,用于反卫、反导或反无人机、反地面目标的各种激光武器纷纷亮相,表明激光武器已逐步走向战术化和实战化。

新闻点评 激光武器登台亮相,意味着“超精确作战”已不遥远。同时,防御激光打击问题变得日益紧迫。

-地球上空编织“天网”

导弹防御系统发展初期屡屡受挫,屡遭质疑,但其近期境况却似有好转。去年8月27日,美军方披露:“过去我们面临的问题是能否用一枚导弹击中另一枚导弹,而现在我们已经成功验证了35次以上。”海军宙斯盾系统也第19次利用SM-3导弹击中了另一枚弹道导弹,使其成功率达到83%。以色列“箭-2”系统试验也取得成功,新型“箭-3”得到了美军大力支持。法国在去年2月发射了自己的“螺旋”导弹预警卫星;日本也伺机通过了其导弹预警系统计划;其他军事强国均纷纷欲试。

新闻点评 一张张“天网”在地球上空编织开来,成为军事强国夺取和保持战略优势的重要筹码,进而必将激起新一轮战略武器发展竞争。

-“蓝水能力”急剧拓展

2009年堪称是世界航母发展的“丰收”之年:1月10日在“布什”号航母尚未完成海试的情况下,美国便在诺福克海军站举行了该航母服役仪式;2月28日,印度40000吨级航母开始铺龙骨;6月10日,意大利27100吨级的“凯沃尔”号航母正式服役。日本防卫省也决定拨款13亿美元建造两艘19500吨级“直升机驱逐舰”。该舰飞行甲板将长达248米,远大于印度“维克拉马迪亚”号航母的195米和日本“日向”级直升机驱逐舰的197米。日本若购买到美国F-35B短距/垂直起降型战斗机,将摇身一变为拥有强大“蓝水能力”的航母强国。

新闻点评 航母平时作为实施威慑、战时可夺取制空权、制海权和实施濒海作战与远程打击的“巨无霸”,其作用和地位仍不可替代。段 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