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A股均价三天急跌1元 市值蒸发八千亿 3大板块黄金机会(附股) -安监总局:我国亿元GDP死亡率是先进国家10倍 08工资预计增8% -中国连续8个月减持美国国债 新兴市场或成次贷危机最后埋单者 -北京出台五项措施保障奥运资金需要 水立方湛蓝色池水可以喝 -中纪委:严禁利用职务获取内幕消息炒股 会议公报 许霆案难界定 -陈竺透露医改方案预计3月公布 大医院的医生别成跨国公司奴隶 -成品油价将将分阶段调整 不会放开 价格干预加大液化气企业成本 -证监会:争取上半年推出创业板 利好解读 三大原因引发股市暴跌 -外交部:希望美方在台海慎重行事 就渔船遭越南船只抢劫提出交涉 -全国多个地区牛奶涨价 最高涨36%
中科院院士杂交水稻救星--谢华安被指抄袭论文(图)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8 年 01 月 18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贡献等于学术能力吗

    院士资格的硬杠杠能不能改?

    被指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的院士,谢华安并非第一人,最后,这些指责大多不了了之。2007年4月范维澄被工程院通报批评,已经算是较重的处罚。

    中国院士制自1994年建立至今,两院1400多名院士中,只有两人被除名:中国科大原副校长方励之和华东理工大学原校长陈敏恒。据公开报道,前者因政治问题,后者因学风道德和经济原因。而消息灵通的方舟子透露,陈敏恒被除名,主要是因经济问题。严格来讲,因为学风道德而被踢出院士队伍的,一个都没有。

    “我的终极疑问,不是谢华安能不能当选院士,而是增选院士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学风道德一票否决制是口号还是原则?”邱实自认没资格当院士,但很关心院士制度的动向,“我知道,现在学术造假成风。但能因此容忍院士造假吗?如果可以,我国科研人员在国际上还有什么信誉可言?”

    “学者抄袭论文,即使是一次都不可原谅,只要证据确凿,就要严格处理。不能用剽窃者做了多少好事来辩白。就像罪犯犯罪,是什么罪就是什么罪,不能因为做过很多贡献就忽略不计,或者将功抵罪。”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徐友渔觉得,有种误区需要破除:遇到抄袭之类的事,有人爱这么辩护,现在晋升职称或者博士生毕业,必须要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所以是被迫而为。“这种辩解不成立。我国的职称评定制度确实存在很大问题,但不能把这个作为个人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理由和借口。”

    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同样认为,对某一职称的申报者的学术水平和成果提出具体要求是必要的,这不能成为抄袭的理由。

    “在学术道德方面,对院士本应从严要求,但现实的情况却是,院士成了一道护身符,保护伞,其学术不道德行为反而更难以被追究。”何时才能扭转这种局面,方舟子并不乐观,“短期内不会改变。院士掌握的学术权力太大,能给地方、部门带来巨大利益,因此会受到纵容、包庇。”

    不过,据何祚庥所知,“院士增选过程中,学风道德有问题的候选人都被投票投掉了。”在他的院士评审经验里,“论文抄袭,一篇都不行,除非他得了诺贝尔奖。一个很有名的学者,就是因为论文抄袭最终被否决。这个学者是谁,我就不说了,反正很有名。”

    两院的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是中国唯一受理院士学术腐败投诉的机构。但对确有其事的被举报者,只能进行道义上的谴责,没有行政权力实施处罚,除非院士所在单位接受科学道德建设委员的意见,做出相应处理。何祚庥的判断是,“这个委员会,作用不大。”

    “现在抄袭、剽窃之风大盛,根本原因在于制度,对这种行为处罚不严。有关当局大事化小,有意包庇。”徐友渔说,这种事情,发生多次,也曝光多次,但屡禁不止,原因就在于做坏事很容易得手,而没有多少后顾之忧。

    “对于实际贡献大而理论水平达不到某种标准的人,可以用其他办法给予奖励,如发奖金,评劳模,提工资,而不能随便降低某一职称的最低标准。”葛剑雄强调,“学术界是社会的精英,不能以不犯法为标准。在我国,院士是学术界的最高荣誉,让一个有抄袭行为的人一辈子当不了院士并不过分。”

    “学风问题,国内比较松,在一些发达国家,一旦发现科学家有诸如抄袭、剽袭、弄虚作假等,均会列入黑名单,终身会受到影响。”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国祥说,我们国家目前在这方面还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其他约束,监管和惩治不严。他认为,科学家如果弄虚作假,其负面影响往往比官员贪污金钱的影响更大。

院士被神化?

    这一称号是不是被推得太崇高了

    近年,院士制度的弊病屡遭批评,其中一些问题萌生于院士增选阶段,如候选人年龄太大,缺乏创造力;评审过程不透明,当选者的公认度不高,等等。

    社会各界的部分意见,已纳入两院院士增选工作细则:

    2007年,提高当选投票率:中科院规定,参加投票选举的院士人数应超过本学部院士人数的1/2,候选人获得赞同票应不少于投票人数的2/3.工程院规定,参加投票的院士人数达到或超过本学部应投票院士人数的2/3,候选人获得赞成票应超过投票院士2/3.

    2005年,第二轮院士评审增加候选人自我介绍、回答问题的程序。

    其实,早在2004年,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科学院学部第二届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任、北大校长许智宏就表示,要严格院士遴选评审制度,坚持学术标准,抵制行政干预,切实严把增选质量关。

    在方舟子看来,最应改革的是院士的产生方式。

    目前,两院院士增选工作基本包括四步骤:提名候选人、归口部门遴选、院士评审和院士差额无记名投票选举。“因为相关机构与候选人利益紧密挂钩,这些机构包装院士候选人、为院士选举大肆活动、造势炒作的不正当现象屡见不鲜。一个人能否选上院士,很大程度上是各方利益均衡的结果,受人际关系、地方或部门势力的影响很大,不一定能够反映候选人的真实学术水平。”方舟子在多个场合表示,要改变这种状况,可以对院士实行会员制、俱乐部制,改由多名院士在内部推举候选人,然后投票选举,不再让其他机构掺和进来。

    院士制度的每个细节都引人关注,重要原因之一是院士被看得太重,甚至被神化。而这,也是院士制度屡受抨击的由头。

    “中国现在把院士搞得太崇高,本身也许就是一种异常,不知是科学发达的表现还是科学不发达的表现。”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说,院士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不如在中国崇高。“我在美国几个名牌大学待过,没听说这些院校算院士数量,绝大多数美国研究生连本系教授谁是院士都不知道。如果我们的科学还不算发达,却把选院士搞得大张旗鼓,煞有介事,是不是会让人觉得颇有讽刺意义。”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邱实、周易、蓝波、温祷均为化名)记者 左志英

 

来源: 中新网
   上一页   1   2   3   4  



相关文章:
福建超级杂交水稻新组合百亩亩产达876.9公斤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与世界共享
自主创新榜:中国杂交水稻技术与世界共享
中国杂交水稻成为解决世界粮食难题的“魔杖”
袁隆平院士启动超级杂交水稻第三期计划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又一课题取得新进展
图片新闻:
青藏铁路延伸线拉日铁路拟年内开工 "十一五"西藏建180个项目
07年12月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涨10.5% 北京涨17.5%居前(附表)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2008年公务员考试资讯大全/ 考研资讯大全
· 企业所得税内外合一
· 08年经济金融行业形势分析预测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外商投资报告/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公报/ 07年上半年各省市GDP
· 中国环境统计数据大全(中英文版)
· 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报告2007蓝皮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