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一个人获得信息的手段和途径的多寡,影响着他在社会中获得机会的多寡。因此有人将当代信息领域中信息富有者与贫困者之间的差距,夸张地形容为是一种“数字鸿沟”。
研究资料表明,数字鸿沟造成的差别正在成为我国继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体差别“三大差别”之后的“第四大差别”,其本身已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正在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最近召开的2003中国信息化应用大会上,“数字鸿沟”问题引起了有关部委和技术部门权威人士的关注。
据中国信息化应用大会秘书长杨卫东透露,在我国信息化综合水平蒸蒸日上的同时,另一个客观事实是:各地的信息化水平差距正在拉大,一条无形的“鸿沟”开始阻隔在信息化程度不同的地区之间。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1年编制的《中国信息年鉴》,东部11省市的信息化指数平均值是41.13,而西部14省区的信息化指数平均值仅为18.81。CNNIC最近一次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调查结果也表明,截至2003年7月1日,在我国所有WWW网站中,东部11省市共占81.2%,而西部14省区的总和只占到8.1%,都不到北京网站数的一半。
在分析这种数字鸿沟出现的原因时,杨卫东认为,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东部地区无论在人才还是资金方面都具有先天上的优势。虽然这种数字鸿沟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但如果有关方面任由信息技术加剧这种差距,势必会引起地区之间严重地两极分化。
为此,杨卫东认为,信息技术其实是一柄双刃剑,它能成为拉大地区差距的催化剂,但也可以成为跨越地区鸿沟的桥梁。对此,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援助中西部地区的信息化发展的法规,必要时国家应给予一定的优惠。目前情况下,应重点抓好中西部地区相对人口较为密集、经济基础较好的区域内的信息化建设,这既可以降低信息化的成本,也能起到示范带头、以点带面的作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息化办公室主任苏国平也指出,今天我们所说的“西部大开发”已不是简单的资源大开发,必须也只有首先进行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信息产业,才能为实施西部大开发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与条件。
“数字鸿沟”问题现在已经引起了我国有关部门的重视,在2003中国信息化应用大会上,科技部副部长马颂德透露,科技部已经倡议并启动了一项“缩小数字鸿沟——西部行动”的计划,目的是结合西部地区实际,开发更廉价适用的信息技术和产品,为尚不发达的西部地区和低收入人群提供机会,使中国更广泛的人群和地区享受到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恩惠。(孙健敏)
《文汇报》 2003年10月2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