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03年以来,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持续蓬勃发展,苏浙沪三地合作的领域在不断拓宽,层次在不断提高,长三角的科技合作正向纵深发展。
浙江省常山县“鑫峰”、“亚鑫”等碳酸钙生产企业近日相继从上海引进先进技术,开发生产出塑料专用钙、橡胶专用钙等新产品。今年以来,该县通过与上海合作,已新增碳酸钙生产能力13万吨,年产量将达到36万吨,“中国钙都”的龙头地位正在逐步确立。
与此同时,江苏省农科院的“宁杂3号”、“杂交狼尾草”两种草种正源源不断地运往浙江金华、温州、嘉善等地。这两种草不仅抗病、耐旱耐涝、适应性广,而且产量高,可以多次收割,适合喂养草食动物和鱼类。
浙江省农科院科技兴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江苏农科院培育的牧草,为浙江种草养畜业的发展起到了有力地推动作用。
常山县有着丰富的优质石灰石资源。以前,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这里的石灰石只能烧成石灰粉,所产生的效益很有限。为使满山石头增值,该县辉埠镇办石灰厂首先与上海大中华橡胶集团公司碳酸钙厂联姻,由沪方提供碳酸钙生产技术工艺,派遣技术人员长驻分厂,参与分厂生产管理,分厂以销售收入的1%作回报。目前,该县碳酸钙生产企业繁衍了14家,产品已形成超细钙、活性钙、胶体钙等7大系列,效益翻了几番。
同时,常山县政府还借助上海技术高地的优势,加快与“长三角”
地区科技、人才对接。县里不仅聘请上海同济大学等高校、科研单位的一批专家做该县的政府顾问,还鼓励、组织企业与长三角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协作关系,借力解决企业的研发能力和创新问题。常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原来生产硝基氯苯采用的是传统的多塔串联分离技术,投资大、能耗高、产品档次低。为解决这一难题,他们与上海化工研究院在硝基氯苯新型分离技术上进行合作,联合开发“单塔”分离技术。这一技术在新增的1万吨硝基氯苯技改项目实施后,取得了大幅降低能耗、减少污染、节省投资、增加产量的显著效果,达到了国际同类技术先进水平。近几年来,“常化”不仅聘请了上海金炼化工科技有限公司2名研究员做常年技术顾问,还与该公司开展多项技术合作。去年,这家企业硝基氯苯生产规模扩建成功。今年,又顺利开发年产4.5万吨硝基氯苯清洁生产技改项目。
如何实现长江三角洲地区联动,促进科技技术合作,加快经济发展,是长三角地区近年来孜孜以求探索的。如果说,常山县的成功是当地企业和政府与上海企业及其科技力量紧密合作的结果,那么苏浙沪农科院科技力量的合作,则得益于集聚了科技联手效应。
苏浙沪农科院的科研既具有共性,又各有特点和优势:综合科研实力名列全国前茅的江苏省农科院在杂交水稻、牧草等种子种苗方面具有相当优势;而上海市农科院的食用菌科研水平处于全国前列;浙江省农科院在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综合配套技术和食品保鲜技术方面较强。
为此,浙江省农科院多次邀请上海、江苏农科院专家赴杭州、金华、嘉兴、余姚等地开展科技联合咨询服务活动,先后有上百名上海农科院、江苏的专家为浙江农民解决技术难题。上海市农科院负责人多次带队为浙江生产蘑菇“会诊”。三地科技力量的联手促进了效益农业的发展,由浙江省农科院研究出的茄子新品种“引茄1号”、番茄新品种“浙粉1号”、“浙杂203”已在江苏、上海两地大面积种植。这两年,这些蔬菜种子都供不应求。该院园艺所开发的高温蘑菇在江苏江阴、泗阳等县市及上海郊区有四五十万平方米的种植量。(记者/周其俊)
文汇报 2003年6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