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贤亮:我是国内作家中捐款慈善最多的人

发布时间: 2014-09-28 16:10:26  |  来源: 央广网  |  作者: 佚名  |  责任编辑: 魏博
关键词: 慈善救助 捐款 社会意义 救生行动

  央广网记者近日对宁夏镇北堡西部影城董事长、著名作家张贤亮进行了专访,在几个小时的交流中,让记者感受最深的是:今年76岁的张贤亮把做慈善当成了成生态文化和时尚。

  作为知名作家,张贤亮会关心哪些社会问题?是张贤亮笑说,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他当下最关心的是慈善事业,特别是医疗方面,“‘救生行动’每年我都捐出180万,是个人收入的三分之二,离不开家人对他这一决定的理解和支持。我不是最有钱的中国作家,但一定是做慈善最多的作家!”穿着讲究,风度儒雅的张贤亮表示,到目前为止,他的慈善累计捐款2000多万,是国内作家中捐款最多的人,而他的目的就是要把慈善做成时尚。张贤亮说,为什么大家把钱花在奢侈品上就叫时尚?做慈善就不叫呢?我就是要开这个先河!

  张贤亮还透露,他去年从宁夏儿童福利院收养了一个十个月大的女婴,取名毛毛。回忆起收养毛毛的经过,张贤亮笑说是一时兴起:“我去参观的时候,特别看了福利院洗尿片和晒尿片的地方,居然什么臭味都没有,我真是高兴!感觉和国际接轨了!我当场就捐了5万元人民币!然后就决定要收养一个小孩子。”据介绍毛毛现在已有一岁八个月,长着一双又大又亮的眼睛,十分漂亮,是张贤亮的开心果。

  从去年3月起,张贤亮先生发起了“救生行动”,旨在救助宁夏因病致贫的困难群体及来宁打工者。他每年将拿出150万元至180万元,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银川市民政部门的帮助下,委托银川三家大型医院,救助那些在宁夏打工超过1年,无力负担大额医药费的贫困人群。到今已有70多名心脏病患者接受了手术。张贤亮希望他的做法能够抛砖引玉,吸引更多的爱心人士关注并进入到慈善事业当中来。

  “救生行动”的缘起,是因为张贤亮常看到媒体报道说,贫困人群治病困难。张贤亮坦言,经常在媒体上看到打工者、低保家庭等贫困人群患重病后,巨额医药费挡住了他们的求生希望,每当看到这些报道,他都会很难受。张贤亮说,“在农村很多地方,几千元的花费都是很大的问题。这让他们对医保或新农合自费的那部分仍然望而生畏。再加上很多人没有保险,更需要社会关怀。” 中国自古以来是“救急不救穷”,“解决贫困问题,由政府的政策来负责。作为个人,我只能救这个急。这是非常必要的。”

  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胸外科的电脑中,保存着一份特殊的花名册。这份花名册里,记录着自2010年3月23日至今,接受“救生行动”救治的数十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基本情况:年龄、病情、家庭收入、出院时间等。这个花名册是张贤亮和一群白衣天使“爱”的牵挂。

  张贤亮向记者表示,“救生行动”完全是他个人的长期行为。他告诉记者,自己原籍江苏,在宁夏生活了几十年,第二故乡的人民已经把他当成了“自家人”,理应给予回报。大家应该把慈善当成文化来做,把行善变成时尚,让更多的人一起做慈善,让更多的贫困者得到救助。

  张贤亮还告诉记者,他所做的慈善事业与他人不同:不接受个人申请,不募集、不接受其他任何人的捐款,保证每一分钱都花在患者身上。以前每笔捐资助学款,他都会直接发放到每个贫困学生手中,如今的“救生行动”,依然如此。

  张贤亮解释说,他在救生行动中的“高调”是为了让媒体、公众监督“救生行动”,让这项针对宁夏贫困大病人群开展医疗救助的爱心事业公开、透明、阳光。最重要的是,想让每位无钱治病的贫困者能够看到这则消息,能够去民政部门、医院报名,成为受助者。张贤亮说:“把真金白银掏出来就叫慈善。”每年180万元,是张贤亮个人年收入的三分之二。“对我个人来说是大数目,对社会来说是芝麻大一点儿。但我是作家,还有点作家的影响力。高调说出来,是想让更多人一起做慈善。”

  张贤亮表示要把慈善当成文化来做,必须要养成社会上一种文化生态。富人们的时尚竞争,内容都是物质的,恰恰缺乏慈善内容。如果自己能带头做文化心理上的时尚引导,这样也迎合了富人的需求。因势利导,让大家不要比奢侈品,去比大富行大善,小富行小善,把行善变成时尚,风气就开了。毕竟,在慈善上“炫富”的社会意义更大。

  当记者问及“诈捐”事件后,名人们捐款都颇受质疑时,张贤亮对此很坦荡:“我捐的钱都是我的个人收入,是直接捐给医院的,这笔钱能直接用到病人身上,每一笔支出都会在网上发布,让网友们都来监督!”

来源:央广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