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发展门户网讯(实习生 郭奉仪) 国际劳工组织近日发布了《残疾人的就业能力——亚太地区雇主残疾人就业的资源指南》,分享了越南企业雇佣残疾人员工的成功经验以供亚太地区雇主参考。
耐克公司的分包商昌信公司在越南的业务中,每个月生产一百万双运动鞋。特别的是,这些产品的生产者包含161个残疾工人,他们的残疾程度从轻到重有所不同,有的是行动障碍,有的是视觉、听觉缺陷。在昌信公司的22个生产车间里,残疾员工与非残疾员工并肩作业,他们是总共18,500名忙碌员工的一部分。昌信公司在没有任何残疾人组织或者非政府组织协助的情况下,达到其融合的目标。而且在这个国家,劳动法规仍然有残疾人每个工作日工作七小时的过时条款,很有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发生变化。
昌信公司在2001年开始雇佣残疾工人,一开始是由其母公司韩国昌信公司策动的。(公司在中国的业务也雇佣了残疾工人。)从那时起,昌信就在生产力、员工保留、工作场所士气以及公众形象等方面,都获得了稳定提升。这是勇于担当责任和创造性地聘用的优秀案例。
按照昌信承担企业责任部门的助理总监奥利弗•爱多尔萨(Oliver Edolsa)的介绍,将需要提前一小时离岗的员工编排到劳动力群体中,需要创造性的思维。但在耐克和其他公司的技术支持下,昌信公司发现,缩短工时并不会影响装配生产线,比如制造工作中的备件、维护和保管等岗位。起初,昌信公司与政府部门合作,试行了一个免责措施,允许25名残疾工人志愿者每天工作八小时。项目很成功,耐克公司以及相关政府部门都寻求在将来审核这项措施、修改过时的法律。
其中的两个残疾员工已经由于出色的业绩而被提升,其他人也都充实到了工厂的关键岗位;例如,其中一个人负责冷却系统的维护。
爱多尔萨先生承认,主管人员一开始很担心,尤其是残疾工人表现出对其能力信心不足,而且非残疾工人也似乎对如何跟他们交流不自信。他发现,时间消除了一切阻力。每个人都看到残疾工人有着相同的能力,一旦昌信学会了调整他们的工作时间,残疾员工也变得更自信,同时非残疾工人也变得很快就接受他们并且乐于提供支持。
由于胡志明市周边的工厂数量增长很多,许多企业的人员流动也显著增加。昌信的总流动比例高达百分之二十六,但是除了残疾员工以外。只有两个残疾工人离开。爱多尔萨先生解释说:“这是他们的优势,残疾工人的总流动比例,比起其他工人来非常非常低。”
昌信积极雇佣残疾工人的同时,也给分包商带来了显著的公众知名度,包括许多越南报纸上都有专题特写。昌信公司的残疾工人项目也给其内部形象和工作场所的风气贡献颇多。爱多尔萨先生说:“我们被认为是一家努力尝试做好事的公司,不仅是越南政府部门、媒体和其他外部机构这么认为,而且,我们自己的员工也这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