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海南热带雨林(张勇 摄)
10年前,中华民族文化村在原通什市开园。景区号称投资近亿元,占地面积638亩。这个依存在丰厚的雨林、山岭资源的景区。以一种对中华全民族风情"总揽"的姿态修建了黎苗竹楼、船形屋。与此同时,大汗的蒙古包、北京的四合院;侗族的鼓楼、风雨桥;云南的石林三塔、甚至罗马的太阳历柱和俄罗斯的红顶城堡一一纳入。
当时的宣传资料有这样的宣传语:“长城等上百个景点巧妙布局,错落有致,融入自然。”
1997年,在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中华民族文化村正式对外开放。
对于中部旅游来说,当时,这是"投资最大、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项目。投资者期待得到的是“影响力最大、游客最多、收入最高”的回报。
事与愿违。1998年底,"文化村"游客到访量迅速滑坡。
维持、再维持……
2001年初,中华民族文化村已“不需要宣布停业”,自然而然地没人来了。
马泽新是在民族村关门后留下来的看门人。现在,面对园区里当地村民养的成群鸡鸭,他竟想不起文化村是哪年开业的了。因为,他住的园区4层高楼,从开业那天起也没有竣工。不过,园区里寺庙观音堂的守堂人文理园还在这里尽职尽责地打理着。虽然,园区已分成三大块两年前被拍卖出去,而文理园则坚信不管是谁,"宁拆百幢楼,不拆一座庙"。何况,这里每到双休日,还会有几十名香客到访。
目前,到访的香客们是园区萧条的“忠实观众”---
这里北京四合院盛开的月季藤绕着一块悬在空中的大梁;风雨桥上一只只黑狗在避让着桥面黑洞时跳得更欢;而成群的鸡鸭则在享受着“半拉子”酒店的客房,苔迹斑斑的地面也会让失足时的“欢叫声”越发刺耳了。
中华民族文化村成了中部旅游开发之痛。这种痛在中部"屡战屡败"的民族风情景点经营中弥漫,众多的能言者认定此项目的失手在于"模仿因素过多加之交通制约",由此,中部如何发展一直是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
2004年9月,海南日报发文《海南中部旅游,路在何方?》。文章认为:中部有热带雨林、山野温泉、民俗风情、摩崖石刻等丰厚的旅游资源,何时能走出"抱着金饭碗讨饭吃"的局面?
尖峰岭、吊罗山、七仙岭不仅开发出适合普通游客的游览道路,客房、宾馆也全年对外开放。而五指山、七仙岭、霸王岭等雨林区向森林更深处修建了公园、栈道。但是,同样的问题出现在他们面前,与国家级森林公园相配套的旅游设施配套严重不足。没有一定的接待能力,没有规模效益。这里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着"烦人的事"---人一多就没房,房一多就没人!
中部旅游的痛就这样吗?
杨哲昆曾任原通什市旅游发展首席顾问,此项目失手后,他认为:“只有将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和度假旅游过渡,中部旅游才能走出低迷,中部热带雨林资源才能走出'圈外'徘徊的20年,创造更可观的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