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与底层的生活
在2007年,使得社会下层生活困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物价的上涨,特别是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自2007年下半年开始,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的粮食、蔬菜、水果等价格直线上升,猪肉价格甚至涨得惊动中央政府。国家统计局2007年12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1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69%,涨幅比上月提高04个百分点,并创下自1997年1月以来近11年新高。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9%。其中,城市上涨66%,农村上涨76%;食品价格上涨182%,非食品价格上涨14%;消费品价格上涨8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3%。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07%。从八大类别看,11月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82%。其中,粮食价格上涨66%,油脂价格上涨350%,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388%,猪肉上涨560%,鲜蛋价格上涨100%,水产品价格上涨68%,鲜菜价格上涨286%,鲜果价格上涨129%,调味品价格上涨40%。从目前来看,这个趋势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物价上涨,特别是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对于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的影响是不同的,这当中,收入微薄的下层群体首当其冲。首先是城市中的低保户。由于种种原因处于失业下岗状态,拿着低保金过日子的老百姓,是城市中最贫穷的一批人。他们没有任何其他的生活经济来源,只能靠政府发放的救助金勉强度日。而我国目前的低保水平是相当低的,即使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大中城市,低保标准也仅为月人均300~500元。考虑到物价持续上涨,各地政府近期也对低保户家庭发放了涨价补贴,少则十几、二十元,多则上百元。尽管这些补贴不同程度地缓解了低保户家庭的生活困境,但这并不足以抵消物价上涨对于他们生活的影响。城市中的农民工或其他流动人口是受到物价上涨冲击比较大的又一个群体。生活必需品占其全部消费较大比重的消费特点使得他们往往成为在物价上涨中损失最大的群体,而就业的性质又决定了他们很难通过工资的增加抵偿物价上涨的影响。
除了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升之外,还值得注意的是城市中房租的上涨对无房的城市居民和流动人口的生活造成的巨大压力。以深圳为例,根据一份市场分析显示,2007年前10个月,深圳租金水平同比涨72%,私房租价一般比年初涨30%左右。工薪族无奈的说:房东几乎每月都提一次价。深圳世华地产市场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一份市场分析也显示,2007年前10个月,深圳市租赁市场小户型总体呈上涨趋势,租金水平同比涨72%。随着房地产调控措施的发挥作用,社会中拥有多套住房的趋势开始受到抑制,这样将导致市场中可供出租的房源的减少,如果政府不能提供足够的廉租房,未来可能会出现一部分人既买不起房也租不起房的现象。
三、改善底层民生,营造每一个人生活的家园
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在一个经济迅速发展,但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社会中,如何使得社会中的每个群体、每个阶层、每个人都有一个生活的家园。这已经是我们需要认真对待和解决的问题。更现实的是,如何保护甚至改善弱者的社会生活生态。在扶助弱势群体方面,应该说近年有一些好的进展,比如各级政府用于扶助弱势群体、扶助贫困群体的开支在增加,增加的速度还是比较快的,低保等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但同时必须看到,贫困群体或弱势群体在我们社会中规模仍然是比较大的,所以仅仅靠政府的再分配和社会救助来解决这个问题,是不够的。这当中很重要的就是如何使社会的底层,能有一种谋生的机会,谋生的能力,这是至关重要的。而要让社会底层有一种谋生的能力,就要有一种能使这种能力存在的社会生态。
生存的生态系统是指人们能够在其中获得谋生机会的总体环境。在上海浦东刚刚开发的时候,浦东的条件还不是很好。当时上海民间有一个说法,如果在浦西老城区,即使夫妻两个人都失业,一天煮100个茶叶蛋卖出去,一家老小的生计就不是问题。但是这个茶叶蛋能卖出去是有条件的,是在浦西老城区的社会生态里。如果到了浦东,不要说煮100个茶叶蛋,就是煮20个,都可能剩回15个来,原因是两个地方的社会生态不一样。社会生态改变了,谋生的机会和能力就会跟着丧失。但目前我国的城市管理、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往往是以牺牲弱者的生存生态为代价的。当把一些小店铺、小食摊取缔的时候,当把马路上的摊贩赶尽杀绝的时候,当强行对一些脏乱差的地方进行改造的时候,其结果往往是一些处于下层的人失去了谋生的机会,甚至丧失了立锥之地。
改善底层生存生态的根本途径是增加就业机会。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当代中国青年人口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当前我国青年就业率呈下降趋势,有上千万名青年成为“NEET一族”(NotinEducation,EmploymentorTraining),即没有正式工作,不在学校上学,也没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年轻人。在16~29岁年龄组的青年人口中,2005年的就业率为659%,比2000年低6个百分点;在16~35岁年龄组青年人口中,2005年的就业率比2000年也低了近6个百分点。虽然男女性的就业率2005年比2000年均有下降,但女性下降的幅度要大于男性,而且男女性的就业率的差异有扩大趋势。报告指出,2005年,有30%左右的青年处于不在业状态[不在业人口,指15周岁及15周岁以上人口中未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包括在校学生、料理家务、待升学、市镇待业、离退休、退职、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在业人口。]。从绝对数量上看,我国2005年16~29岁正在找工作的大概有886万人,16~35岁的大概有1216万人。
中下层的就业机会往往与中小企业的发展相联系。而近些年来,尽管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中小企业的发展却相当缓慢。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近年来,仅珠三角地区,就有上千家中小企业倒闭。据悉,在广东总共的鞋厂加起来大概有五六千家,关闭的大中型的鞋厂在广东应该有1000多家,比如惠东有3000多家鞋厂,但在两三个月内,那种中小型的工厂就关闭了四五百家。珠三角地区遭遇困境的,不仅是制鞋企业,其它像制衣、玩具加工、电子加工等等劳动密集型行业,都出现了同样的状况,不少企业开始外迁,有的已经倒闭。中小企业的举步维艰,必然对就业机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新阶段改革的起点与趋势——2008'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