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发布时间:2018-03-02 15:51:41  |  来源:解放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王虔
关键词:建设,发展,推进,全面,城市

(四)完善基本民生制度,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继续把新增财力优先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福祉互促共进。

提高就业质量和市民收入水平。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施技能提升行动计划和新一轮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计划,促进高校毕业生、失业青年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新增50万个就业岗位。启动第四十六届世界技能大赛筹办工作。实施技能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科研人员、小微创业者等重点群体激励计划,带动城乡居民增加收入。

加强养老服务和社会保障。完善“五位一体”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新建50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80家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新增7000张养老床位,改造1000张失智老人照护床位,加快建设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圈。全面实施养老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扩大医养结合覆盖面。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行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统筹提高养老金、低保等保障水平,启动第三代社保卡换发工作,支持慈善事业发展。

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严控高房价高地价不是权宜之计、减少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对房地产业的依赖也不是权宜之计,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不动摇、不放松。提高中小套型供应比例,促进商品房有效供给。加大租赁房建设力度,支持专业化、机构化的代理经租企业发展,新建和转化租赁房源20万套,新增代理经租房源9万套,建立住房租赁服务平台,落实相应的公共服务。系统推进大型居住社区配套建设,新增供应5.5万套各类保障房,完善共有产权住房制度,放宽廉租住房准入标准,确保保障房应保尽保。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留保护为主,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完成40万平方米中心城区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实施300万平方米旧住房综合改造,修缮保护100万平方米各类里弄房屋。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立德树人,加快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推进中小学学科德育建设,加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启动建设紧密型的义务教育学区和集团,全面实施城乡学校携手共进计划,规范义务教育秩序。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加快建设高水平地方高校和“高峰”“高原”学科。积极发展职业教育、终身教育和特殊教育。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加强师德师风和专业能力建设,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

推进健康上海建设。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继续做实“1+1+1”签约服务机制,加强全科医生、护理人员、公共卫生人员队伍建设,让社区医院、家庭医生成为群众家门口的健康守护者。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启动实施临床重点专科计划,加快建设亚洲医学中心城市。广泛开展健康促进行动,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完善全面两孩政策配套措施,优化产科、儿科等医疗资源配置。加强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发展残疾人事业。

用心用力办好群众身边的民生实事。加强住宅小区综合治理,增加小区周边道路的夜间停车点和周边单位的共享停车位,实施安防系统和消防设施更新改造,完成1700台老旧电梯安全评估,改造2500万平方米二次供水设施。推进“菜篮子”工程,新建改建30家标准化菜市场、500家社区智慧微菜场。开设500个小学生爱心暑托班,新建和改扩建35所幼儿园,开办20个社区幼儿托管点,增加残疾人无障碍设施,新增1000个方便户外职工休息用餐的“爱心接力站”,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于细微处感受到城市的温度。

(五)切实加强社会治理和城市精细化管理,让城市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净。按照核心是人、重心在城乡社区、关键是体制机制创新的要求,像绣花一样精细管理城市,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

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从严从细落实安全责任,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控和综合治理,强化消防、轨道交通、道路交通、高层建筑、地下空间、人员密集场所、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管理。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提高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完善食品安全源头治理、分类监管、全程追溯等机制,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健全社区治理体系,持续推进基本管理单元建设,完成居村委会换届选举,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深化改革、服务群众。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强化人口服务管理。完善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加强信访法治化建设。推进智慧公安建设,健全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司法设施,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上海。

启动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提升法治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扩大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范围,健全综合执法与行业管理的有机衔接机制。加强社会化协同管理,完善城市网格化管理体系,健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机制。更多运用智能化手段,完善城市基础数据库,启动建设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推动城市运行实时感知、智能管理。注重发挥标准化引领作用,按照严于国家标准、接轨国际标准的要求,建立健全城市管理标准体系,修订城市维护管理办法。深化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综合整治,实施50个交通拥堵节点改造,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完成100公里架空线入地,努力实现精细化管理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

(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城市建设重心和公共资源配置向郊区倾斜,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力度。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完成10万户农村生活污水设施改造,加强村沟宅河治理,推进农药化肥使用减量化。完善农村公路网,健全乡村道路长效管养机制。有序推动农民集中居住,完成涉及4万户的村庄改造。加快培养新一代乡村医生,改造40家农村薄弱养老机构。制定乡村风貌规划建设导则,保留保护好田园风光和乡土风情。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实施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完善提质导向的农业政策,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划定8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50万亩蔬菜生产保护区,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深化农村改革。全面完成村级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妥推进镇级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建立健全农村承包土地公开流转市场。加大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力度,壮大集体经济。

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升新城功能和品质,深化产城融合。加快编制新市镇规划,因地制宜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继续开展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和更新利用。

<  1  2  3  4  5  6  7  8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