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2018年形势与目标
今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事关长远,至关重要。放眼全球,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纵观国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但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审视长沙,我市发展来势向好、态势强劲,但仍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新时代、新征程,再创业、再出发,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用实绩书写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生动篇章。
新时代,必须瞄准新坐标、彰显省会新担当。长沙发展走在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已站上“万亿俱乐部”的新起点,步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的新阶段,必须科学应对标兵渐远、追兵赶超的激烈竞争,抢抓新经济加快发展的“窗口期”,发挥国家级战略平台的叠加优势,对标世界优秀城市和国内发达城市,释放改革红利,打造创新高地、开放高地、制度高地、人才高地,抢占新一轮城市竞争制高点,建设彰显国际化品质、凸显长沙味道的现代化大都市。我们将在深度融入国家战略中彰显省会担当,充分发挥“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的优势,扎实推进长沙承担的国家改革试点,当好建设“一带一部”领头雁、落实“三个着力”先锋队,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加快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国家创新创意中心、国家交通物流中心,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长沙新征程。我们将在辐射、服务全省协同发展中彰显省会担当,发挥长株潭一体化核心作用,带动“3+5”城市群发展,助推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将长沙打造成为“五个强省”核心增长极、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排头兵、建设“四大体系”“五大基地”示范引领区,提升长沙在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和综合服务能力。
新时代,必须把握新常态、践行发展新理念。新时代的发展,是追求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内涵式发展。必须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个大逻辑,将新发展理念贯穿于每项工作、每个环节,做到入脑入心,形成内生动力,成为行动自觉。必须坚持以质量效益为中心,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形成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模式。特别是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环境治理,促进绿色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长沙。
新时代,必须直面新矛盾、实现群众新期盼。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新时代的重要标志和重要特征,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用心解决好交通拥堵、住房困难、环境污染和就业、上学、看病、养老等问题,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切实满足群众更高要求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满足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让长沙人民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政府工作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着力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建设国家智能制造中心、国家创新创意中心、国家交通物流中心,扎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强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设现代化长沙的良好开局。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3左右;减排完成省定指标。
同时,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更加注重以下指标:研发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6%以上;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35%以上;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72%以上;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23%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以上。
实现上述目标,在工作中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根本遵循,处理好“稳”和“进”的辩证统一关系,把握好工作节奏和力度,确保在经济增长、民生底线、风险防范上稳得住,在转换动能、调优结构、提高效益上进得好。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实体经济、财政税收、群众生活、城乡建设、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
二是把实体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坚持以先进制造业为引领,以工业园区为平台,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强化人才链、完善政策链、保障资金链,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三是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将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作为干工作、谋发展的基本方法。强化问题导向,坚持底线思维,紧紧抓住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不断完善战略平台和重大基础设施,持续提升城市承载功能与品质,做强现代服务业、外向型经济,夯实行稳致远基础。
四是以政府转型带动发展全面转型。从转变政府职能入手,进一步明晰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各种要素自由流动、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迸发,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建设高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实现由审批型政府向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转变,全面提升政府现代治理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
五是锤炼重实干、强执行的作风政风。事业是干出来的。坚持“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原则,既雷厉风行又久久为功,以钉钉子精神做细做实做好工作,善于创造性推动实际工作,善于运用互联网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矛盾和疑难问题,勇于攻坚克难,以强有力的执行力赢得政府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