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主要工作任务
按照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决策部署,统筹考虑宏观经济形势和我市发展实际,2018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污染防治、防范风险三大攻坚战,着力在乡村振兴、县域经济、工业强市、新兴产业、基础建设、改革开放、改善民生等重点工作上下功夫、求实效,全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财政总收入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各项约束性指标控制在省上下达的计划之内。
主要工作任务是: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强力攻坚精准脱贫。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揽“三农”工作全局,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深入实施脱贫攻坚“一号工程”,促进精准施策到村到户,确保全年脱贫8万人以上。
全力抓促培育增收产业。坚持以产业发展促进脱贫攻坚,持续不懈地推进草畜、苹果、瓜菜、苗林等特色产业。加快中盛肉羊肉鸡、正大生猪饲养基地建设,全市肉羊、肉牛、生猪、肉鸡饲养量分别达到770万只、89万头、185万头、4000万只。新栽苹果10万亩。种植瓜菜150万亩。发展苗林100万亩。因地制宜发展小杂粮、中药材、黄花菜等传统优势产业,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
聚焦解决深度贫困问题。紧盯全市2个深度贫困县、3个深度贫困乡、230个深度贫困村,积极探索推广肉羊产业扶贫模式,促进贫困户脱贫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上半年在庆城、环县、镇原、华池4县部分乡镇的贫困村先行试点“331+”肉羊产业扶贫模式,随后全面推开。力争通过3年努力,使贫困户依靠肉羊产业实现稳定脱贫。对标对表“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着力解决通村(组)道路、饮水、用电、住房等方面的实际困难,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有限的问题,确保完成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年度计划。
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的县域经济发展目标,着力推进县域农业产业化、工业集群化、服务业多元化,大力培育一批特色鲜明、辐射范围广、发展潜力大的特色产业集群,夯实县域财源基础,壮大县域经济总量。加大向县(区)下放项目受理、审查、审批等权限的力度,以“扩权强县”改革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积极争取省上2500亿元专项贷款和产业投资基金的支持,市财政整合安排1亿元发展资金。落实新增建设用地向县域倾斜等优惠政策,优先保证园区建设、重大项目、重大产业和招商引资项目的用地需求,多渠道解决县域经济发展资金难题,支持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力争到2020年,县(区)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质量效益同步提升,西峰区进入全省前10强行列,庆城县、环县、华池县进入全省前20强行列。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以农村“三变”改革为牵引,完成农村承包地颁证工作,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深入推进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分置,健全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严格落实“一户一宅”农宅管理制度,建立废旧宅基地退出复垦机制,新增耕地指标依规在省内交易,环县、镇原两个深度贫困县土地指标可跨省区交易,收益所得优先用于脱贫攻坚工作。引导土地向经营主体集中,放活土地经营权,鼓励农民自愿扩大土地流转,促进土地入股联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把有种养意愿的农户培育成种养大户,把种养大户培育成家庭农场,以住房使用权等资源资产入股方式合作发展乡村旅游服务产业,将各类资金集中入股企业或合作社,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促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确保群众实现持续稳定收入。大力扶持村级组织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将存量农村集体产权作价入股,获得集体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完善推进城乡一体化各项配套措施,逐步破除制约城乡均衡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切实提高农村综合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造县乡道路870公里,建设撤并建制村公路630公里,硬化村组道路3500公里。新建、维修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50处,新建分散供水工程2800处,解决14万人安全饮水问题。改造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等四类重点对象C级危房5400户以上。深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搬迁安置群众4900户19600人。改造10千伏输电线路55公里,着力补齐农村基础短板,进一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深入开展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治理农村面源污染,实施垃圾强制分类,下大力气解决“脏乱差”问题。建立农村垃圾“户分类、组收集、村转运、县乡处置”机制,加快乡镇垃圾转运站、填埋场和污水处理站建设。着力推进“厕所革命”,逐步从景区景点扩展到全域、从城市扩展到农村、从数量增加到质量提升,让群众用上卫生的厕所。通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全市农村风貌,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能菜单式培训,提高贫困群众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有技术、懂生产、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引导激励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克服等靠要思想,增强勤劳致富的主动性和自信心。推动乡村移风易俗,破除天价彩礼、婚丧大操大办等陋习。加强农村社会治理,整治聚众赌博行为,打击村霸和宗族恶势力,形成乡风文明新风尚。
做细做实帮扶工作。进一步加强与天津市对口帮扶和中省单位定点帮扶,引进一批先进企业,落地实施一批帮扶项目,引导全社会参与扶贫开发,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选派能力强、肯吃苦的优秀干部到村帮扶,加强贫困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人员管理。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加强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严厉查处贪污、挪用扶贫款项行为,促进阳光扶贫、廉洁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