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1月8日在辽阳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市长 裴伟东
一、过去五年工作简要回顾和2017年主要工作
过去的五年,是辽阳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三个推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四个辽阳”建设目标,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全面落实,三次产业结构为9.6:45.9:44.5。以芳烃及精细化工、铝合金精深加工两大千亿元产业基地和装备制造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为主导的工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产学研合作提质升级,科技创新步伐加快。6个服务业集聚区全部跻身省级行列,冰雪温泉游和皮装裘皮购物游成为国家级特色品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成效明显,在全省率先启动特色小镇建设,建成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
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取消、下放行政职权1300余项,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改革“辽阳模式”在全省推广,事中事后监管制度不断完善,政务服务便利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显著提高。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民营经济发展改革示范市建设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取得实效,妥善解决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农村、社保、商事、财税、医药卫生、不动产登记等领域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外贸出口和引资规模持续扩大,开展国际经贸合作的国家达到106个。
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取得新成效。环境保护治理力度前所未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完成阶段性减排目标,辽阳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推进新老城区融合发展,“跨河而立”的滨水型生态宜居城市初具形象。河东新城一期基本建成,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功能不断加强,太子河历史文化风光带成为城市靓丽风景线。老城区改建取得历史性突破,大规模棚改全面提升城市面貌,路网建设拉开城市骨架,历史文化景观建设厚植城市底蕴。坚持“创城促振兴、创建惠民生”,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民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民生和社会事业得到新改善。五年累计投入67.1亿元,集中实施99项重点民生实事。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5个城区全部晋升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区。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人均卫生资源占有量居全省前列。文化体育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市图书馆、辽阳大剧院、健身大厦等文体设施相继投入使用。脱贫攻坚扎实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持续稳居全省前列,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1%和8.5%。
和谐社会建设开创新局面。平安辽阳建设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群众满意度逐年提高。信访总量、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逐年下降,食品药品分级分类监管扎实推进,社会信用体系示范试点工作不断深入,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日趋完善,连续第八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