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湖北省黄冈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发布时间:2018-03-01 16:23:36  |  来源:黄冈市人民政府网站   |  作者:佚名  |  责任编辑:王虔
关键词:推进,建设,发展,加快,产业

二、2018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实施“十三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新的一年,我市工业化、城镇化加速上升的阶段性特征更加鲜明,政策利好的叠加效应更加明显,区域战略地位更加突出,处于诸多机遇窗口期、干事创业黄金期,我们将坚定信心,努力开辟黄冈革命老区振兴崛起的新境界。

2018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创新,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推进老区振兴崛起,决胜全面小康,为加快建设成为区域性增长极打下坚实基础。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5%以内,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和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发展为要,实干兴市。我们将把加快发展作为时代的最强音,用开放的思维谋划发展,用创新的理念引领发展,用改革的办法推动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把实干作为各级政府工作的标记,保持发展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把业绩写在红色大地、印在群众心里!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重点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推进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一手抓新经济培育壮大,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提升传统产业。坚持工业主导,深入推进“工业倍增”计划,加快工业提档升级。实施千亿产业成长工程,制定重点产业振兴发展计划,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食品饮料、纺织服装、机械电子、汽车及零部件、建筑建材等迈向中高端,加快形成千亿产业。实施“万企万亿”技改工程, 推进祥云30万吨合成氨、索菲亚工业4.0生产线、马勒三环“机器换人”等一批重大技改项目,力争当年完成技改投资100亿元。开展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试点,培育中船重工等一批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实施隐形冠军培育工程,支持广济药业、稳健医疗、科峰传动等企业专注核心业务,着力技术创新,深耕细分市场,“专精特新”发展,培育一批领军企业和领先行业。支持山河集团向高端化的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服务商升级。实施质量品牌提升工程,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强化质量管理,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培育中粮粮油、伊利乳业、馥雅食品、襄大农牧等一批产值过20亿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黄梅关山、武穴火车站等一批产值过50亿元农产品加工园,形成优质粮油、特色畜禽、奶业、中药材等一批百亿特色产业集群。

发展新兴产业。着力培育新兴支柱产业。加快金风科技、鸿路装配式建筑示范园等项目建设,支持李时珍医药、智轩科技、光谷英山生物医药园等做大做强,继续引进一批产业链项目,发展新能源汽车、装备及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大健康等战略新兴产业。着力培育百亿企业。建立一企一策政策体系,完善点对点服务机制,推进黄冈晨鸣、绿宇环保、星晖汽车等重大项目建设,支持葛洲坝兴业等企业创新发展,培育一批年产值过百亿的“旗舰”企业。着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旅游资源和品牌整合,加强“十佳魅力城市”品牌营销,做精红色经典、生态休闲、乡村体验、中医养生等主题旅游。推进东坡文化旅游区、麻城龟峰山和红安红色5A景区创建,支持蕲春创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加快卓尔“五景区五小镇”、 李时珍文化旅游区、英山温泉度假旅游区、黄梅电影风情文化小镇、太白小镇建设。大力发展大型游乐、综合演艺等文化创意产业。推广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创新应用,加快“新一代云计算中心”建设,推进互联网+,促进多业融合、联动发展。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培育总部经济。

振兴实体经济。引导各类要素“脱虚向实”,建立大企业“直通车”制度,深化“六抓六促”服务企业行动,强化要素保障,破解实体经济发展难题,提振企业家信心。落实财政支持实体经济系列政策和创业扶持奖补政策,整治“红顶中介”,清理涉企收费,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用能和物流成本。推进大别山金融工程升级,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快金融改革创新,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着力解决好“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用好县域经济发展调度资金,做强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设立大别山振兴发展产业基金、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和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全面组建转贷基金,搭建中小企业应急周转平台,助推实体经济振兴发展,让实体经济根深叶茂、四季长青!

<  1  2  3  4  5  6  7  8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