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深化改革创新开放,激发内生动力与活力
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引导煤炭企业化解过剩产能,压减普通水泥产能,支持电解铝延链升级。推动房地产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进一步减少商品住房库存。优化信贷投向,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引导和支持企业通过股权融资、银行间市场融资,实现各类直接融资超过80亿元。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积极争取直购电、直供气、富余电量消纳等政策,协调降低铁路运价,进一步降低企业要素和物流成本。持续推进“一提一创一培”,加强质量强市建设,开展主导产业、重点产品对标提升和品牌创建行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业科技创新、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围绕薄弱环节和滞后领域,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推进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和各项农村改革试点。推进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企业经营机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硬化预算约束,坚持一本预算管一年,全面公开预决算信息。力争完成农村信用社改制组建农商银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加强和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抓好督察落实,推动已出台改革方案落地见效。
推进科技创新。深化市校合作、厅市会商,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新签订一批产学研合作协议,新建一批创新创业平台,实施好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专利申请和科技成果转化,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90亿元,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48%以上。创新人才引进、培育、使用、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科技人才、高层次人才、青年大学生、乡土人才进入创新创业主战场。
深化对外开放合作。实施大开放大合作战略,建设国家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市。加强与国外、境外交流合作,推动外贸出口大幅度增长。扩大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的交流合作,以广元籍企业家聚集地区为重点,加大返乡创业服务和承接产业转移力度。密切与成渝经济区经济联系,加强与川陕革命老区其他城市及毗邻城市合作,主动对接区域产业分工。充分利用贫困地区企业上市支持政策,借力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科博会等重大投资促进活动,切实开展对外交流合作。深化浙广、九广合作,推动更多合作项目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