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达到367户,增加值年均增长5.9%。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轻重工业比调整到1.48:1。食品加工业迅猛发展,增加值年均增长12.4%,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56%。产品结构不断优化。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新产品247项,其中123项列入省重点新产品研发计划,21项获得省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称号。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3户,新建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2家、科技孵化器14个,科技成果转化1072项。所有制结构不断优化。地方规上工业占比提高到85%,非公经济占比提高到77%。推进央企与地方企业融合发展,一批地方企业成为一重等骨干企业战略合作伙伴。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助企周转贷款8.4亿元,发放助保金贷款12亿元。工业园区达到20个,入驻中小企业834户。28户企业享受直供电政策。
——服务业全面提升。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8%,生产性服务业比重提高7个百分点。商贸服务业持续发展。万达、兴隆大家庭等商贸综合体和星光科技等电商产业园建成运营。规上交易市场、限上企业、电商企业分别发展到37个、191户和139户。快递和电信业务量年均分别增长42.3%和23%。金融服务能力增强。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5%;存贷款余额年均分别增长12.8%和21.9%。开展银税、银保合作;引进金融机构13家;5支产业引导基金相继设立;东北亚大宗商品、北方工业股权、北方畜产品3个交易中心建成运营;37户企业在新三板和区域市场挂牌。旅游、养老业势头强劲。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8.8%。水师森林温泉度假、碾子山国际滑雪场、奥悦水世界等一批新型旅游综合体建成运营,扎龙观鹤成为全省黄金旅游品牌。新晋3A级以上景区12家,新开通国内国际航线10条。新世纪老年公寓、中医百草养生院等50多家养老院投入运营,全市养老床位达到3.2万张。
——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依靠改革,不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经济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村金融、职业教育和地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取得实效,农村行政村土地实测基本完成。黑化与昊华重组,厂办大集体改革和央企“三供一业”移交进展顺利。行政体制改革成效明显。建立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全面推行“三集中、三到位”审批,集中审批率达92%,市县两级审批事项分别精简67.5%和30%;“五证合一”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公共资源实行集中统一交易。“双随机、一公开”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其他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分类、财税体制、政府投融资体制、医药卫生体制、不动产登记制度等改革均有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