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新型产业基地
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切实抓好“6411”产业体系建设,着力振兴实体经济。
突出高端引领,做强新兴产业。新材料产业:整合资源,筹建产业集团,推进碳纤维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深化与中建材、中复材合作,开工建设吉林碳谷4万吨碳纤维原丝等项目,启动搬迁方大1500吨碳化生产线,吉林精功1.2万吨大丝束碳化一期投产。航空产业:推进二台子机场改扩建工程,实施瀚星格莱赛尔飞机组装制造等重点项目,吉航民机维修项目建成投产,争创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健康产业:整合药号资源,做大优势品种,打造以维生素E、咖啡因为重点的原料药生产基地,以北沙制药、北京四环医药为支撑的医药中间体生产基地;规划建设长白山医药产业园、修正健康产业园。信息产业:完善通信基础设施,4G基站比例提升到50%;加快中国联通全省云数据基地、华微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基地建设,培育“两化”融合试点企业20户以上。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推进特种机器人生产基地建设,开工圆方机械高性能大型农机驱动桥、森远智能跨座式单轨除冰机等项目,恒涛节能锅炉等达产达效。
紧扣转型升级,改造传统产业。围绕化工“补链”,延伸基础化工产业链,做好吉化40万吨ABS项目前期工作;延伸生物化工产业链,推进中能环科60万吨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博大生化20万吨无水乙醇项目建成投产;延伸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实施大地化工硫磷钛综合利用项目二期,瀚宇化工3.6万吨二萘酚项目建成投产;延伸丙烯及聚氨酯产业链,规划建设聚氨酯产业园,开工康乃尔能量优化及富余氢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推动60万吨甲醇制烯烃项目一期建成投产。围绕汽车“上量”,推动一汽吉林森雅R7车型月产超万辆,龙山微型卡车、面包车生产能力达5万辆;启动马来西亚宝腾年产20万辆整车建设,全力推进一汽大众DY系列A0级SUV落地;实施万丰工业园二期、凯德传动轴、恒达金型等汽车配套项目。围绕冶金“转型”,加快哈达湾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吉林铁合金、吉林炭素力争完成整体搬迁,同步启动新厂区建设;支持建龙钢铁转型升级、扩大融资,推进年产80万吨冷轧钢项目。围绕农产品加工“提质”,实施广泽奶酪加工等19项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290户,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增长12%。支持中新食品区争创中国食品安全国际合作试验区,打造特色农产品出口基地。
坚持需求导向,提升现代服务业。突出发展电子商务。立足建设东北电子商务中心城市,深化与阿里巴巴战略合作,重点抓好吉林乌拉电商产业园、5个县域电子商务服务中心、4个“淘宝村”建设;增加社区电商服务网点布局,完善“一站式”便民服务功能。全市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35%以上。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以河南街、东市场等老商圈改造为重点,引入智慧商圈设计理念,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动传统商贸焕发新活力。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长吉图物流园、“一网全城”电商物流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提升重点物流园区集聚能力;抓好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营,尽快发挥农产品进出口交易中心、跨境贸易融资服务中心等核心功能。加快发展现代金融业。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完成信贷投放1000亿元以上;启动金融总部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昌邑金融集聚区;培育10户企业上市挂牌;推动东北亚国际商品交易中心投入运营;成立金融服务公司,弥补企业贷款担保短板。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科学优化开发增量,全面实施不动产登记,加大回迁安置力度,积极培育发展房屋租赁市场。
建设三大体系,发展现代农业。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争当现代农业发展排头兵。推进产业体系建设。优化种植业结构,调减玉米种植面积1.5万公顷以上。深入实施“健康米”工程,着力发展设施农业,推动果蔬、食用菌等十大优势特色产业形成绿色品牌优势,规划建设温德河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带。启动实施万亩森林中药材、万亩绿化苗木等8大林业产业工程,促进林下经济发展。抓好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提高粮食过腹转化增值水平,全域无疫区建设力争一次性通过国家评估验收。推进生产体系建设。抓好万昌、孤店子现代农业先导区建设,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实施农业物联网示范工程,信息进村入户覆盖率达到50%;建设323项农田水利改造提升工程;完成肉菜流通追溯体系试点建设,国家区域食品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投入使用。推进经营体系建设。有序流转农村土地12万公顷以上,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发展到4400户和2000户,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2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