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着力振兴实体经济。让传统产业“老当益壮”。煤炭方面,抓住煤电形势好转的有利时机,持续推进煤矿兼并重组,加快建设织金肥田、金沙龙凤等一批大型煤矿,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推广新方法、新工艺和进行机械化改造,对现有矿井的产能有效释放,力争原煤产量达5000万吨以上。加快推进毕水兴煤层气产业化基地建设。电力方面,深入实施“毕电入粤”、“毕电入渝”工程,推进黔西、大方电厂二期各1×66万千瓦火电机组和已核准的威宁、赫章、纳雍等地11个风电项目建设。全市发电量达340亿千瓦时,发电负荷率提高到43%。烟酒方面,收购烟叶120万担,增加中上等烟比例。争取扩大一、二类卷烟生产计划,实现烟草行业产品、产值双提升。加快白酒产品结构调整,做大做强金沙回沙、毕节大曲等地方优质白酒品牌。力争烟酒行业产值达70亿元以上。让新兴产业“生机勃勃”。 弘扬工匠精神,推进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建成一批智能制造基地和园区。加快培育和引进新型能源化工、新能源汽车、新型建筑建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确保实现产值198亿元以上。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抓手,启动“乡乡建农业园区”工作,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养生农业、养心农业。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认真筹办好2017年中国马铃薯大会。让园区平台“绵绵用力”。发挥“5个100”工程支撑作用,按照“管委会(园区)+公司”运营模式进一步理顺园区管理体制,推进产业园区“一园一策”转型升级。全面清理“僵尸企业”,提升标准厂房使用率。全市工业园区入驻企业达968家、农业园区入驻企业达500家、民营经济产业园入驻企业达1000家以上。
(四)着力融合城乡发展。抓好老城提质。实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提质扩容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建设,集中力量抓好44个重点棚户区改造工作。高标准推进城市路网、地下综合管廊、公厕、停车场等设施建设,决不能把旧的棚户区改造成新的“棚户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一定位,综合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建设山水城市。推进七星关、大方、金海湖“一城三区”建设,把毕节主城区打造成为山水田园型、绿色生态型、宜居宜游型、开放创新型、历史文化型“五型城市”。以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及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创建为抓手,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交通拥堵”“马路拉链”“逢雨必涝”等问题。推进16个城市新区和8个省级城市综合体建设。打造特色小镇。以11个省定示范小城镇建设为引领,推进120个特色小城镇建设,积极申办2018年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争取1个以上小城镇进入全国特色小镇名录。经营美丽乡村。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全面消除“空壳村”。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建设,大规模、系统化、高标准建设800个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重点村,打造“10+N”宜居宜业宜游村庄40个以上,建设2500户“小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