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生育保险
协同推进生育保险工作,督促落实生育保险费率下调政策。年末全省参加生育保险人数670.3万人,其中女性299.8万人;农民工76.2万人,减少了1.5万人;私营企业135.3万人。全年有24.8万人次享受生育保险待遇,比上年增加3.1万人次。
全年生育保险基金总收入17.5亿元,比上年增加1.2亿元。其中,征缴收入17.1亿元,增加1.3亿元,当期征缴率97.4%。全年基金总支出16.7亿元,比上年增加3.3亿元。年末基金累计结存25.6亿元。
(六)社会保险基金监管
探索建立“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查处”工作机制,出台《社保基金监督举报奖励办法》、社保欺诈案件查处移送工作举措,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组织开展网络监督、专项检查和问题整改,全年归垫问题基金7465.2万元。强化举报案件查处、交办和督办,全年受理举报案件359件,收回基金501.8万元、处罚264.7万元、移交司法机关4件。
加强企业年金基金监管,全省建立企业年金制度企业324家,比上年增加32家;参加企业年金职工33.0万人,比上年增加2.8万人;领取待遇人数6717人,比上年增加467人,增长7.5%;支付受益人待遇3.3亿元,比上年增加0.3亿元,增长9.3%。年末企业年金基金累计结余145.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2.6亿元,增长28.7%。
四、人才队伍建设
深入实施《四川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十大工程”,统筹推进重大人才政策制定和重大人才项目实施。完成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的对策研究课题。完成“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选拔推荐,2015年四川省共有7名专家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截至年末,四川省共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2931人(不含中央在川单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31名,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292人、后备人选4211人,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2325人。新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3家,较上年度翻番。配合人社部、全国博管委完成中国博士后制度30周年纪念活动,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博士后西部服务团—绵阳行”活动,围绕“凝聚态物理最新研究进展”主题成功举办了全国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围绕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新规划设立25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推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其他企事业单位联合培养博士后,促进产学研高效结合。截至年末,全省共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04个,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1783人,设站规模和在站人数均居全国前列。广泛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来川创新创业发展,通过海外留学回国人员职称评审绿色通道,积极开展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收集、整理了2015年度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合作项目需求目录,在海科会、科博会及厅外网上进行了发布,50个单位上报了海外高层次人才需求1667人。
2015年通过省外专局申报实施“天府高端引智计划”等各类引进国外高层次人才项目187项,资助用人单位引进“高精尖缺”外国专家493人次。实施引智成果示范推广项目44项,一批引智成果实现产业化。规范管理因公出国(境)培训工作,配合相关部门制定了《四川省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管理办法》,全年实施因公出国(境)培训项目40项,派出培训792人,其中专业技术类项目31项,626人,人数占比79%。
进一步发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全年新增高级技工学校1所、技师学院1所、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3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8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4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9个。改革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选择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企业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试点,在技工院校扩大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指导绵阳等4市(州)创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综合示范区。实施技师培训项目,全年新增高技能人才12.0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8515人。大力开展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活动,全年组织省级职业技能竞赛18个,选派3名青年技能人才出征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并取得焊接、制造团队挑战两个项目的金牌,为中国队实现金牌零的突破作出贡献。
大力开展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进一步健全职业培训体系,截至2015年底,全省共有技工院校83所,其中高级技工学校10所、技师学院10所,有在校学生12.0万人,当年招收新生4.1万人,毕业学生3.0万人,就业率98.8%;另有民办职业培训机构1425个,就业训练中心118个,年培训能力达百万人。组织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春潮行动”“青年劳动者技能培训行动”等专项培训行动,全年共培训农民工41.8万人,其中就业技能培训26.3万人,品牌培训3.6万人,岗位技能提升培训8.1万人,创业培训3.8万人。全年为84.9万名城乡劳动者提供职业技能鉴定服务,76.7万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