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 2016-03-06 11:27:10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广州市政府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稳增长,调结构,综合承载力,社会事业,政府建设

过去5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的5年,我们迎难而上,积极作为,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稳增长调结构,促进经济提质增效。面对“三期叠加”的严峻形势,坚持把握发展主线,全力稳定经济增长,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以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发展。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突出重大项目带动功能,5年安排429个市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超4200亿元,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9万亿元,年均增长12.7%,去年总投资5405.95亿元,是2010年的1.66倍。连续开展系列招商引资引智引技活动,吸引乐金显示、北汽、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阿里巴巴、腾讯、国美、小米等一大批高科技项目、优质品牌和总部企业进驻。推进南沙自贸试验区、金融城、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中新广州知识城等重大平台建设,形成一批功能突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支撑全市发展的平台。

以扩大和提升有效需求促进增长。持续开展国际购物节、美食节等促销活动,推动传统专业批发市场和重点商圈升级改造,开展系列商贸改革试点,发展电子商务,培育信息、旅游休闲、健康养老等新兴消费,千年商都地位巩固提升。去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33亿元、比上年增长11%,居全国第3位。全力提振外贸转型升级,出台稳定外需政策措施,发展外贸新业态,打造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跨境电商服务试点等14个开放型经济平台,增强了外需拉动作用。去年全市进出口总额1338.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出口增长11.6%;跨境电商进出口67.5亿元,增长3.7倍,居全国第一。5年累计实际使用外资241.8亿美元,境外投资100.51亿美元,分别是“十一五”时期的1.4倍和6.2倍。

以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传统增长动力减弱的情况下,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出台“1+9”科技创新系列政策,实施财政科技投入和孵化器双倍增计划,推进知识产权示范和枢纽城市建设,支持设立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去年财政科技支出71.7亿元,是2010年的4.68倍,科技企业孵化器119家、孵化面积650万平方米,分别是2010年的4.25倍和3.76倍,在孵企业超过6000家,工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8420.56亿元,发明专利授权6626件、比上年增长44.4%,企业专利质押融资1.34亿元。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深化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一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积极培育卫星导航、科技服务、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等新业态,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63.5%,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9%。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完成“退二”企业314家,推动6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一轮技术改造,打造智能装备及机器人、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核电装备等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中小企业先进制造业中外合作区,组建智能装备研究院,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制造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开拓市场。去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7万亿元,按可比价格是2010年的1.63倍;预计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2%。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设39.67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4.5万亩标准化菜田和一批“菜篮子”生产基地,初步建成市级现代农业园区8个,农业龙头企业增至8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151家。

(二)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市场活力。针对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大力度推动改革落地,为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完成增城、从化、黄埔行政区划调整,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公布权责清单;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动态调整行政审批备案事项641项,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推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和口岸管理“三互”机制,探索企业投资“三单”管理。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行工商登记“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推进市场监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事中事后监管,5年新增商事主体79万户、注册资本总额1.4万亿元。深化财税改革,建立全口径政府预决算编报体系,率先全国公开三级政府“三公”经费及会议费;落实“营改增”和小微企业税费优惠政策,停征堤围防护费和停征或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70项、5年为企业减负65亿元。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创建民间金融街等6大金融功能区,设立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等5大金融交易平台,组建广州基金投融资平台,上市企业11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46家,广州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2994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现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筹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推动上市公司二次混改,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国企兼并重组,5年累计上缴收益和税费2300多亿元。深化价格改革,实行居民用户阶梯水价和气价制度。深化社会管理改革,铺开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在荔湾区开展“一窗式”政务服务改革试点,创建一卡、一号、一格、一网、一窗“五个一”社会治理模式。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建成集体经济“三资”交易管理平台,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率达99.6%以上。

加快南沙新区和南沙自贸试验区建设。把南沙自贸试验区建设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带动南沙新区和全市创新发展。创新制度机制,推行“一口受理”新模式,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推动穗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组建国际航运仲裁院,首创“智检口岸”模式和政府购买查验服务,海关通关时效提高50%以上。明确功能片区定位,铺开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1557亿元,累计新设企业7589家。开展汽车平行进口,建立跨境商品直购体验中心,706家跨境电商企业完成检验检疫备案,初步形成经济增长新引擎。

深化交流合作。创建广州-奥克兰-洛杉矶三城经济联盟,贸易往来国家和地区200多个。积极参加国际区域合作,成功举办2015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和第九届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参与珠江-西江经济带合作,泛珠合作论坛暨经贸洽谈会永久会址落户广州,加强与周边六市跨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广佛同城化、广清一体化及广佛肇清云韶经济圈建设,推进梅州、清远、湛江帮扶,对口支援新疆疏附、西藏波密、贵州黔南等地区成效明显。

(三)建设宜居宜业城市,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始终坚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目标不动摇,着力提升城市核心枢纽功能,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规划引领城市发展。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和“一江两岸三带”、重大发展平台、江心岛、都市区生态轴廊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等专项规划,率先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实施“三规合一”,实现国土、规划和经济空间“一张图”动态管理,盘活用地128平方公里。推进37宗“烂尾楼”盘活工作。开展城乡统筹土地管理创新试点,5年新增土地红线储备253平方公里、实物储备结案面积77平方公里,供应建设用地90平方公里。完成889条行政村规划,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名镇名村,建设89个美丽乡村。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白云机场扩建、南沙港三期、国铁、城轨、地铁、高快速路和市政路桥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白云机场第三跑道投入运行,新增13条国际航线,机场噪音区治理稳步推进;广州港出海航道三期建成,新增外贸班轮航线15条,新建10个内陆无水港或办事处,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南沙港四期、南沙国际邮轮码头建设加紧推进;新建成311公里高速公路和234公里市政道路桥梁,开通海珠新型有轨电车试验线,开工建设3个国铁项目、5个城际轨道项目,推进11条地铁建设,新增公交专用道375公里,优化14条水上巴士线路。大学城提升工程、教育城一期、5个医疗机构项目建设取得进展,动工建设9个公办养老机构,其中5个完工,38个政法基础设施加紧建设,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

优化城乡生态环境。落实“天更蓝”八大措施,完成21台煤电机组“超洁净排放”改造、总装机容量463万千瓦,淘汰高污染燃料锅炉1298台、黄标车18万辆,4个区建成“无燃煤区”,实现机动车国Ⅳ排放标准全覆盖,强化工地道路扬尘、挥发性有机物、餐饮业油烟排放控制,推广新能源汽车,推动1282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实施“南粤水更清”行动,推进51条河涌整治,建成污水处理厂5座,在建14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4万吨/日,城乡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92.5%、48%;完成城乡自来水厂达标改造,加强流溪河饮用水源保护。逐步推广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完善垃圾分类收运配套建设,完成91座垃圾压缩站分类收运升级改造和36个“一镇一站”建设,加快建设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加强重金属、农药残留和固体废弃物等土地面源污染治理。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和花城绿城建设,建设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实施碳汇造林,建设生态景观林带,加强乡村绿化美化,打造北部旅游、中部休闲、南部滨水生态片区。

强化城市综合治理。加强城管综合执法,提高市容景观管理水平,集中整治“五类车”、乱摆卖和占道经营,5年累计拆除违法建设600多万平方米、违法户外广告30万平方米,查处违法施工2.5万宗,完成151条城中村安全隐患和826个专业市场管线整治。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94.68%,大中型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100%。推进平安广州建设,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实施安全生产综合治理,强化城市安全与应急管理及防灾救灾能力建设,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有序;推进“食得放心”城市建设,持续开展打击假冒伪劣专项行动,破获食品药品环保类刑事案件998宗。组建反恐力量和反电信诈骗中心,组织涉毒涉黑等“3+2”等专项打击行动,累计建成视频监控点55.9万个,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去年刑事、治安类警情下降5.9%,群众治安满意度持续提高。推进社会治理创新,97.9%的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和99.6%的社会服务事项可在网上办理,170个街镇建成“一队三中心”,50%的社区建成幸福社区,推广“民主商议、一事一议”村民自治模式,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健全村(居)务公开。加强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开展出租屋专项治理,整治“群租房”2.66万套,完成1.65万人积分入户。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