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 2016-03-05 13:34:50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陕西省政府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下行压力,民生实事,政府职能,供给侧,创新,新型城镇化

(三)进一步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

加强城乡发展规划管控。加快形成总规、详规、专项规划相结合的规划体系,全面推行“多规合一”,确保城乡建设健康有序发展。编制关中-天水城市群规划、沿黄城镇带规划、省域空间布局规划,科学定位城市功能和人口规模。编制关中城市群核心区总体规划,加强西安、咸阳、西咸新区规划对接,建设现代化大西安新中心。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舒适、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要求,全面开展城市设计,将风道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和管理,统筹规划建设城市绿化带,使全省城市绿地率达到35%以上,新建居住区绿地率不低于30%,使每个城市的水系增量扩容、科学合理,每个城市都有独特的历史文化符号。

以城镇群为主要形态推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按照大西安为核心、宝鸡为副中心定位,促进西铜、西渭、西商一体化发展,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关中城镇群。支持延安、榆林、汉中、安康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引领陕北、陕南城镇群发展。切实抓好县城建设,继续开展蔡家坡、庄里、大柳塔和恒口4个镇级市培育试点,持续推进省级重点示范镇和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加强对市级重点镇建设的指导,围绕改善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强化城镇群发展根基。

全面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狠抓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设施建设,实施棚户区改造28万户,确保项目竣工前六个月编制完成配租配售方案、验收后三个月分配入住。搞好大城市停车场、充电桩建设,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工程,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省上抓好2-3个市作为试点。加快城镇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进程,完善县城和重点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并配套发展人工湿地,对20个县城过境公路实施改建。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向常住人口全覆盖,年内户籍城镇化率达到40.8%。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以建立购租并举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积极推进房地产“去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支持建筑业提质增效。深化城市管理和执法体制改革,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和服务,开展提升城市形象和改善环境的创建活动,推行一网通、一站通、一卡通等民生服务智慧应用,彻底改变粗放型管理方式。

(四)更加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加快创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积极复制上海自贸区经验,建立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外资管理模式,抓紧提升海关特殊监管区品质,争取获批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继续加强大通关建设,优化整合口岸监管服务功能,推动航空港和陆港联动发展,推进丝路沿线省市区通关一体化,实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受理,争取设立丝绸之路经济带离岸人民币结算中心。完善国际航线补贴政策,新开通9条国际航线,积极组织回程货源,着力提升“长安号”货运班列运行效益。

下大气力优化投资环境。建立健全投资环境评价机制和社会监督体系,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实行定向跟踪服务,推行来陕投资企业定期回访制度,开展优化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强化涉外投诉协调督办工作,严肃查处吃拿卡要现象,坚决整治各种推诿扯皮行为,切实保护客商合法权益,及时解决影响陕西投资形象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增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毫不动摇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积极申请设立国家级产业转移示范区,狠抓央企进陕、西洽会、农高会、陕粤港招商签约项目的落实,全年实际利用外资50亿美元、引进内资5900亿元。

积极推进对外经济合作。继续搞好半导体国际合作产业园、中俄丝路创新园、陕韩中小企业园、中哈苹果友谊园、中哈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支持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有色冶金、建材水泥、纺织服装、现代农业、清真产品等领域优势企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统筹布局建设境外陕西产业园区和投资贸易促进中心,带动产品、技术、标准、服务出口,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拓展“海外陕西”发展空间,全年进出口总额350亿美元。

(五)系统抓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继续开展重点领域综合整治。实行治污降霾分季对标考核,强化特定时段重点防治,确保全省空气质量持续好转。理顺秦岭保护体制,退耕北麓全部坡耕地,从严控制矿山开采,坚决遏制违规采石和乱批乱建现象。结合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小流域治理,统筹实施桥山保护工程。开展矿区保发展治粗放、保环境治污染、保安全治隐患专项行动,改造提升陕北输油管道。以垃圾污水处理和面源、土壤重金属污染为重点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出台关中水系规划,实施水污染防治计划。加大斗门水库、渼陂湖、卤阳湖恢复建设力度,合理调配渭河生态基流,继续提升沿河林带、湿地、蓄滞洪区生态功能,切实解决重点支流和少数排污口超标排放问题。实施南水北调水源地保护行动计划,加大汉丹江综合整治力度。继续实施延河、无定河治理工程。

全面落实节能减排各项要求。实施工业污染全面达标排放计划、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扩大全省天然气消费总量,提高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应用比重。推广绿色建筑,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支持煤矸石、粉煤灰、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量分别削减1.5%、1.5%、1.5%和2%。

建立健全生态保护体制机制。编制全省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实行能源、水资源、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进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全面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从源头上防止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推行排污权、碳排放量配额和市场交易,实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争取将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地列入国家自然资源管理改革试点范围。

生态文明建设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我们不但要只争朝夕治理当前突出问题,还要有通过几代人努力偿还千年旧账的魄力,保护好家乡的山山水水,为国家和子孙后代负责!

(六)以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决打好“五个一批”精准脱贫攻坚战。按照与城镇、园区、中心村“三靠近”原则推进易地搬迁,今年搬迁8万户、28万人。完善路、电、水、网等基础设施,培育壮大“一村一品”和县域经济,产业脱贫一批。增加转移支付数额,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生态补偿就地脱贫。对贫困家庭子女,从学前到小学、中学、大学直至就业“一条龙”帮扶,实现教育脱贫。实行农村低保与扶贫两线合一,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救助,实施社保兜底。从今年起,省财政扶贫资金年均增长不低于20%,年内确保130万人脱贫。

进一步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新增城镇就业3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60万人,重点做好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以及“去产能”分流人员就业工作。完善被征地农民、个体从业人员和农民工等群体参保政策,逐步实现失业、工伤保险省级统筹。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落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城乡特困人员供养制度,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实现县城公益性公墓全覆盖,发展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机构,鼓励社会各界开展慈善活动和志愿服务。

更加注重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加快450所公办幼儿园建设,全面完成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改变农村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今年新改扩建100所城区中小学,继续进行城市大学区制改革。优化整合高中和职业教育资源,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改革财政投入方式,支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学院、一流专业建设。全面推进健康陕西建设,启动全国综合医改试点,加快建立现代医院制度,积极组建医疗集团和医疗联合体,继续为基层培养全科医生和招收医学本科生,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加快筹建西北医科大学,支持陕西中医药大学创建全国一流中医高校,支持铜川与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办学。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切实落实失独家庭补助救助政策。精心办好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健全五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设立公共文化服务政府采购和资助目录,实施移民搬迁有线电视户户通工程,全面启动承办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的筹备工作,加快建设县区标准足球场,保障好群众基本文化需求。

着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在15个县区开展社区治理新模式试点,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和人民调解机制,继续深化信访制度改革,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全面落实政府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强危化品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新建10个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完善各类应急机制,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涉黑涉恶犯罪,强化特殊人群管理,确保网络和信息安全,坚决维护国家安全,扎实推进平安陕西建设。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