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发展门户网讯(实习生李冲)2016年1月15日由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张秀兰教授和讲师徐晓新博士联合撰写的《避开发展能力陷阱:中国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启示》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该报告认为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有效地推动了中国千年目标的实现。
报告认为,充分释放社会部门的潜力是中国成功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关键因素。慈善事业的发展充分调动了社会力量,与政府行为相得益彰。并且使整个社会都投入到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进程中,增强了发展计划的执行力。
报告指出,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经历了以私人和企业捐赠形式为主的慈善事业的快速发展。迅速崛起的新一代成功富有的民营企业家在慈善事业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从2005年到2014年,公募基金会的数量从721个增加到1476个,翻了一番,而私人基金会呈现出更快的增长态势,从253个发展到2658个,增加了近10倍。
来源:中国基金会中心,慈善事业的蓝皮书(2014)
报告同时回顾了中国推进慈善事业立法的努力,2005年民政部提交了一份“慈善事业促进法”的立法建议,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了提交。慈善事业促进法的目的,是提供税收等优惠政策对慈善捐赠予以激励。在2014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了领导小组起草慈善事业法,慈善法草案将有可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2015年征求公众的意见。
报告根据2014年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报告的统计指出,中国捐赠额已经超过了1000亿人民币。整个慈善领域的价值包括现金、物品、志愿服务时间等,总额达2000亿人民币,比2013年增长了33.5%。
可以说,不断发展的慈善事业为中国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做出重要贡献,中国推动社会慈善发展充分释放社会潜力的实践也为世界提供了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