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近日发布了2014《中国儿童发展指标图集》,汇集了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状况的主要指标、数据以及影响儿童发展的一些社会经济背景数据。
近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在提供改善的饮用水源和环境卫生设施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在过去三十年里,中国自参与了第一个“国际安全饮水与环境卫生十年”计划(1981–1990年)以来,长期致力于和国际社会共同改善农村地区的供水与环境卫生设施,建造了水厂,引进了适宜的供水与环境卫生技术,建立了政府的机构能力。这些努力为农村地区供水与环境卫生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央政府从2000年开始向农村供水拨款。2003年至2005年进行的监测活动显示,很多省份农村供水中的砷含量超标,从而促使将农村供水问题纳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2010年)。从2006年起,中央政府用于农村供水方面的费用大量增加,2008年已超过110亿元人民币。2009年开始,中央政府连续三年每年向农村供水拨款超过200亿,2012年继续保持此拨款额度。
用于改善农村改厕的资金主要来自中央政府向各地财政预算的转移支付,以及一些专项资金,如根除血吸虫病(一种地方性疾病,人畜粪便处理不当可以引起传播)和农业部门的沼气工程。2009年开始,农村卫生设施建设被纳入了为期三年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中央政府连续三年、每年拨款约16亿元人民币用于农村改厕。
中国在供水和厕所设施提供领域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然存在挑战。一是地区间差异明显,中西部省份依然落后于东部沿海省份;二是学校的供水、环境卫生与个人卫生依然需要着力改善,200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17%的学校没有供水设施,即使是在那些配备了供水设施的学校,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的也不足38%;三是饮用水水质受污染的情况依然严峻;四是改善的卫生设施的使用率依然较低,尚需进一步提升;五是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环境恶化,同样威胁着供水安全。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每两年发布一次联合监测方案(JMP)报告,对住户使用改善的厕所的情况进行评估。根据JMP的最新估计,2012年全国有65%的人口使用改善的厕所;农村地区改善厕所的使用率为56%,比城镇地区低18个百分点。JMP估计的使用改善的厕所的数据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通过《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发布的数据有所不同。
中国政府已经出台了农村户厕卫生标准。根据地域条件和偏好,不同地区的农村住户会选择不同类型的厕所,但三格化粪池式厕所是目前最为常见、也是最受老百姓欢迎的一种厕所类型。三联沼气池式厕所和水冲式厕所也逐渐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