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报告:城市现代化的前沿变化

发布时间: 2014-09-09 16:31:01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中科院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中科院 报告 现代化 城市

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在京发布《中国现代化报告2013——城市现代化研究》。报告对城市前沿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报告称,在城市现代化过程中,城市发展的世界前沿就是城市现代化的前沿,它与城市现代性紧密相关。关于城市现代性没有统一定义。1970年以前,城市现代性(第一城市现代性)是完成第一次城市现代化的城市的城市结构和特征的一种理论概括,可以简称为初级现代城市;1970年以来,第二城市现代性是对世界城市前沿的结构和特征的一般理论概括,可以简称为高级现代城市(表2-28)。城市现代性的研究方法大致有两种方法:思辨方法、实证方法。

表2-28 城市现代性(内容和特征举例)

项目

第一城市现代性

第二城市现代性

 

1970年初级现代城市的特点

2010年高级现代城市的特点

城市层面

城市的工业化、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标准化、民主化、理性化、世俗化、福利化等,普及义务教育和中等教育,城市生产力和市民收入达到1960年工业化国家水平等

城市的信息化、智能化、生态化、绿色化、知识化、文化产业化、国际化等,普及高等教育,城市生活质量和市民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等

国家和地区层面

同上、专业化、集中化、城市化、郊区化等,城市化率达到60%左右

同上、分散化、多样化、个性化等,城乡动态平衡,城市化率超过70%

注:第二城市现代性是一幅没有完全展开的图画。两种现代性分别反映了两次现代化的部分内容和特点。

一般而言,城市发展的世界前沿的变化主要是发达城市的前沿变化的一个集合。通过比较发达城市的城市现代化过程的起点截面和终点截面(分析截面)的前沿差别,可以认识世界前沿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表2-29)。

表2-29 城市现代化的前沿变化

序号

内容

1

城市化率的提高,两次城市转型的完成

2

城市生产率和市民收入的大幅提高

3

市民的社会福利、生活质量和发展水平的提高

4

城市建筑和住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的全面发展

5

城市科技、城市制度和城市观念的进步

6

国际城市体系和城市地位的变化

在1763~1970年期间,世界城市现代化的前沿过程是第一次城市现代化。第一次城市现代化的结果是第一城市现代性、特色性和多样性的形成,包括城市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市民收入的提高,城市建筑和住房的电气化和自动化,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的标准化和理性化,副作用包括城市污染、贫困和犯罪等。

完成第一次城市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城市化率达到60%左右(国家和地区层次),实现城市的工业化、民主化、理性化和福利化,普及义务教育和中等教育,城市生产率和居民收入达到工业化城市的先进水平(20世纪60年代的世界先进水平)。

在1970~2100年期间,世界城市现代化的前沿过程是第二次城市现代化。第二次城市现代化的结果是第二城市现代性、特色性和多样性的形成,包括城市生活质量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城市建筑和住房的智能化和绿色化,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的信息化和人性化,副作用包括城市交通堵塞、贫困和犯罪等。

进入第二次城市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完成第一次城市现代化,城市化率超过70%(国家和地区层次),城市废水处理率超过30%,信息普及率(互联网普及率)超过30%,高等教育普及率超过30%。1970~1990年期间的信息普及率指标可以用电话普及率代替。

完成第二次城市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城市的信息普及率超过80%,接受高等教育劳动力比例达到80%左右,完成城市的智能化、绿色化和知识化,城市生活质量和市民发展水平达到知识化城市的先进水平(未来某个时间的)等。

在城市层次上,城市现代化的标准包括:城市生产力和生活质量、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城市环境和市民发展水平等,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城市现代化是动态的,不是一劳永逸的。今天的现代化城市,明天有可能下降为发展中城市,反之亦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