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日前,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在京发布《中国现代化报告2013——城市现代化研究》。报告总结了中国现代化的主要动力、路径和模式。
报告称,中国现代化是后发型现代化,在不同阶段的动力有所不同(表3-63)。一般而言,后发型现代化的动力来源于外部和内部,民族独立和国际追赶是重要的动力因素。
表3-63 中国现代化的主要动力
项目 |
现代化起步阶段 |
局部现代化阶段 |
全面现代化阶段 |
外部动力因素 |
西方经济扩张、外国租界和西方文化的双重效应等(周积明,1996),国际战争和国际竞争的压力可以部分转化为动力 |
西方经济扩张的双重效应,维护国家主权的需要等 |
国际技术援助,国际技术扩散和国际竞争等 |
内部动力因素 |
清朝的自我拯救,传统文化中的忧患意识、民族意识和变革思想,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现代科技和教育思想的传播等 |
局部工业化,资本积累,市场竞争,实业救国和战时经济等 |
追赶战略,资本积累,工业化,市场化,改革开放和技术创新等 |
资料来源: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2010.
中国现代化进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的现代化路径和模式有所不同(表3-64)。
表3-64 中国现代化的路径和模式
项目 |
现代化起步阶段 |
局部现代化阶段 |
全面现代化阶段 |
路径 |
第一次现代化 |
第一次现代化 |
1949~1977年,第一次现代化 1977~2001年,第一次现代化 2002年以来,综合现代化(两次现代化的协调发展) |
主要模式 |
工业化优先模式,追赶型工业化,进口替代 |
工业化优先模式,追赶型工业化,战时工业化,进口替代 |
1949~1977年,工业化优先,计划经济,进口替代 1977~2001年,工业化优先,市场化,出口导向 2002年以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民主化,知识化,信息化,绿色化和全球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