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推进产业加快发展
着力壮大工业实力。制订和实施巴中经济开发区500亿产业园、平昌100亿产业园、其他县(区)50亿产业园的四年推进计划,拓展园区面积3.5平方公里。加快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积极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支持兆润摩托、达芙妮制鞋等企业扩能达产。加快海螺水泥、万马汽车、同凯能源、建丰新材等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尽快投产达效。新增20户规上企业,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10亿元。用好用活工业发展引导资金,采取财政贴息和贡献奖励等方式加大扶持力度。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完成技改投资70亿元。
积极培育现代农业。开展山水田林路综合整治,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稳定粮食生产。突出绿色生态富硒特色,着力创建山区现代农业示范市,新建12个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制订银耳、川明参、芦笋等优势产品的国家、省级生产技术标准,做强“巴食巴适”综合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深入实施巴药发展行动计划,加强巴药基地建设,加快龙头企业培育。全面实施林业经济强市战略,培育“4+1”林业支柱产业,全市林业总产值达到120亿元。创建山区现代畜牧业示范市,依托温氏集团带动,新增出栏生猪20万头以上;支持新农村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建设,加强地方畜禽品种选育保种,着力推动林下养殖示范片建设。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支持农民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社区合作等农村合作经济;鼓励引导工商和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建设,支持农民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试点。
推进服务业集聚发展。发挥生态旅游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山地休闲度假旅游、城镇人文观光旅游及特色乡村生态旅游,完善全域旅游业发展规划,加强产业融合,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深度开发旅游资源,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创建全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市和一批国家、省级旅游景区,加强旅游宣传营销,提升区域旅游经济综合竞争力,实现旅游收入75亿元以上。推进川陕渝商贸物流枢纽建设,加快中国(巴中)西部国际商贸城、盘兴中国西部建材物流园建设,促进商贸物流业集聚集群发展。新建、改建10条特色商业街区,加快实施“新网工程”。积极培育文化娱乐、健康服务等热点消费和家政、物业等便民消费。新增50家限额以上流通企业,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新突破。加快培育金融业,争取列为全省农村金融改革试点,集中精力抓好民间资本设立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工作,引进(设立)各类金融机构10家。创建金融生态环境暨金融安全发展示范县(区),优化信贷结构,提高金融服务能力。
四、提高城镇建设水平
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强化规划引领,着力提质扩容,优化城乡空间形态,巴城主城区建成区面积新增6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启动山地城市公园、山地森林公园建设,抓好绿化、亮化景观工程,积极推进回风、陇桥、北龛寺、中坝等城市拓展区建设,有序推进旧城改造升级。加快巴中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建设,全面完成路网工程,有序启动清江、奇章片区快速通道和拓展片区骨架路网建设,完善市政功能配套,市第一人民医院、城市综合体等项目建成运行,启动6.6平方公里山地运动公园建设,加快推进湿地公园、河道景观等工程,基本形成新区“一心两幅三片多点”城市景观体系。加快恩阳新城建设,完成地下空间、古镇保护等专项规划和重点区域详规,加快建设巴恩大道、恩阳新大桥等城市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等社会事业项目,推进巴城西翼快速发展。以中等城市标准加快三县城建设。着力抓好诺水河镇等8个省级试点镇和驷马镇等9个市级重点镇,有序推进一般集镇建设。深入推进巴山新居工程,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发挥主体作用,突出怡居宜业,坚持产业先行、产村相融,合理定位新村形态和业态,建设中心村22个、聚居点310个。深化“五创联动”工作,推进国家卫生城市、森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和省级生态市创建。
加强配套功能建设。着力构建规划衔接、基础完善、功能配套的市政设施体系。抓好中心城区绕城环线、江南二环路、东门大桥等城市交通项目,提高城市路网密度,建立干支衔接、内畅外达的交通网络。全面启动建设城镇地下综合管廊管沟,推进供电、供水、供气和通信管线地下化。加快完善江南片区停车场等城市配套功能。完善城镇防洪设施建设,提高城镇防洪能力。加快城市建成区、产业园区、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严格城镇规划管理,优化城镇功能分区,增加居民居住、休闲场所等用地,切实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严格保护城镇人文景观、特色风貌和生态环境,严厉整治违法建设,严禁无序开发和破坏性建设,努力提升城镇品质。
五、深入实施民生工程
提升民生保障水平。落实各项就业优惠政策,加强就业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全力做好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高校毕业生等就业工作,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6万人,鼓励引导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业,扶持新增创业1000户。完善统筹城乡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探索建立城镇职工“五险合一”的征缴机制,改进医疗保险付费方式,强化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确保城乡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7.3%以上。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支持发展慈善事业。
推进连片扶贫开发。新启动覆盖15个片区、19个乡镇、215个行政村、28.7万人的连片扶贫开发,减少贫困人口4.7万人以上。大力实施“六大扶贫工程”,突出解决连片特困地区行路、饮水、上学、就医和住房安全问题,加快资源开发和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增强发展造血功能。有序实施边远高寒山区生态移民工程。
切实办好民生实事。认真实施省“十项民生工程”,办好市“十件民生实事”。解决住有所居问题,深入推进“农民工住房保障行动”,新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8180套,改造各类棚户区3.45万户、农村危旧房(土坯房)4.8万户,推进拆迁安置还房建设,避险搬迁安置1000户。抓好乡村道路工程,实施通村通畅工程760公里、农村公路改善工程230公里。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留守老人行动,扎实做好困难群众救助工作,确保长期大病患者、精神病患者、重度残疾人全部纳入城乡低保。落实“菜篮子”工程行政首长负责制,新增商品蔬菜基地1.5万亩,提高蔬菜自给能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和优良环境保护能力,实施“碧水蓝天绿地”工程,强化环境监测,加强节能减排和面源污染治理。抓好巴城第二水源化成水库、巴城上游水资源和5县(区)城区饮用水源地保护,完成188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健全水质监测体系,新解决农村12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实施农村低电压改造工程,切实保障电力稳定供给。
六、切实加强社会建设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优化城乡校点布局,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加快改善办学条件,建设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35所,新建、改扩建校舍20万平方米。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推动教育开放合作,引进培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市县校三级培训网络,落实城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提高村小教师待遇。完善四级职教体系,实施五大培训工程,发挥巴中职业技术学院龙头引领作用,促进产教融合。加快棠湖外语实验学校、川师大附属第四实验中学等民办学校建设,促进公办、民办教育协调发展。
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健全卫生服务体系,新开工市传染病医院、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儿童医院等卫生项目建设,市中心医院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启动县(区)医院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创建,建设甲等乡镇卫生院15家、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家、村卫生室200个。抓好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和培训,扩大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范围,全面推进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完善中医诊所基础设施,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积极实施“单独两孩”政策。
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市、县(区)、乡(镇)、村(社区)文化阵地建设,构建全域覆盖、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抓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提升“秦巴大讲堂”等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努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大“米仓古道”申遗力度,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完成南龛文化产业园核心区建设,加快佛头山、恩阳古镇、晏阳初等文化产业园建设,带动文化企业、文化人才等文化要素向园区聚集。建成市体育馆、游泳馆和50个农民健身工程,大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协调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积极引导群众平等参与自治和管理,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加强普法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建立完善网上受理信访制度,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深入开展“平安村居”、“平安小区”创建活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实行食品药品安全全过程监管、原产地可追溯和质量标识制度。加大矿山、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危化品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专项整治力度,认真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攻坚年行动。完善应急救援机制,预防和处置好各类突发事件。
七、推进政府自身建设
建设法治政府。加快法治巴中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自觉把合法作为行政决策的第一要件,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推动工作,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开放式决策、专家咨询论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合法性廉洁性审查和公开听证制度,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程序和自由裁量权,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市政协的民主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社会公众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加强监察、审计等内部监督,确保行政权力依法、公正、有效运行。
建设服务政府。强化履职尽责意识,围绕政府工作主要任务完善分工负责、合力推进机制,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和项目负责制,开展政府部门履职评估,落实行政问责制,大力整治庸懒散,切实提高执行力。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努力为市场主体创造更加公平有序的发展环境。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和“转作风·惠民生”活动,努力为广大群众排忧解难,积极适应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群众需求日益多元的新形势,把工作着力点转变到服务基层、企业和群众上,实现乡村便民服务站点全覆盖,面向群众服务的事项全部纳入便民服务中心窗口办理,面向企业的行政审批全部纳入政务服务中心办理。整合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推进并联审批、网上审批,切实提高行政效率。
建设廉洁政府。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利用政务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政府门户网站等平台,依法依规公开重大决策、重大投资、行政审批事项。严格落实厉行节约、严禁铺张浪费的规定,艰苦创业、勤俭办事,降低行政成本,积极化解政府债务。严格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严格落实工程建设招投标、经营性土地招拍挂、政府采购、国有产权转让、特许经营权出让等相关制度,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和廉政教育,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坚决纠正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各位代表,巴中发展,任重道远,时不我待。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领导下,群策群力,开拓创新,为推动巴中追赶跨越、加快发展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五创联动: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省级和国家级卫生城市、森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和生态市。
2.十项民生工程: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继续推进以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民族地区帮扶、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民生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文化体育为主要内容的民生工程,共10个大项62个分项。
3.十件民生实事:市委、市政府为加快民生改善,在省委、省政府“十项民生工程”基础上,确定了“十件民生实事”项目,具体内容为:新建通村通畅工程760公里,改善农村公路230公里。建设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35所,组织100支队伍开展名师送教进乡村行动。新增商品蔬菜基地1.5万亩。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200场次,整合乡镇公共文化资源50个。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参保覆盖人数实现347万人,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实现“一站式”即时结算。将普查出的长期大病、精神病、重度残疾人100%纳入低保。实施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项目15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项目200个,实现乡村医生签约率达80%。实施188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并整治排污口,解决边远高寒山村41000人安全饮水问题。打造特色街区15条。解决2565户无电户用电困难问题,改造农村电网105千米。
4.建设领域“三违”: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违法销售。
5.房屋“两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土地使用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屋所有权证》。
6.“4+1”林业支柱产业:核桃、茶叶、林木、林下产业和森林旅游产业。
7.新网工程:为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流通产业,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决定实施“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简称“新网工程”)。重点发展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
8.巴中经济开发区“一心两幅三片多点”城市景观体系:以九寨城市公园为轴心,东西片河道景观为幅带,置信两化“互动”示范园、西片城市核心区、东片产业集中区为城市名片,多个城市景观节点相融合的“一心两幅三片多点”城市景观体系。
9.六大扶贫工程:实施巴山新居工程、乡村道路建设工程、产业扶贫工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程、公共服务建设工程和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10.八权一股: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农业特色产业所有权、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物权、小型水利工程所有权和集体资产股权。
11.五险合一: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实行统一登记、统一基数、统一征缴和统一稽核。
12.四级职教体系:市级打造职业技术学院、县(区)发展职教中心、乡(镇)办好职教培训班、村(社)建好职教实训基地。
13.五大培训工程: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型人才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工程、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
14.51025:即力争到2017年,全省培育形成5个营业收入超过2000亿元、10个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25个营业收入超过500亿元的产业园区。
15.单独两孩:2013年12月28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单独两孩政策依法启动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