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柳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4年03月19日14:16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股份转让系统 生产性服务业 多元特色 规模化养殖场 富农政策 农家店 转企改制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惩防并举 外包物流

二、2014年工作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启动实施之年。

综观宏观形势,我们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具备许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也面临较多困难和挑战。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较多,受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世界经济体低速增长的态势仍在延续,国内经济步入增速放缓期,转方式、调结构 、稳增长、促发展任务繁重艰巨。然而,历史也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即将上升为国家战略,将进一步激发我市发展的内生动力与活力。我们要坚定信心,沉着应对、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不断谱写柳州改革发展的新篇章!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及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按照“经济升级、城市转型,全面发展、富民强柳”的总体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实业兴市,开放强柳”战略,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扎实开展科学发展提升年 、改革创新突破年、作风建设提升年为抓手,稳增长 、调结构 、促改革 、惠民生 、优环境,加快打造柳州经济升级版,为在广西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五美五好”柳州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工业总产值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财政收入增长10%;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自治区下达指标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5‰以内。

做好今年的工作,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坚持准确把握新形势新变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系统部署,涉及经济 、政治、文化 、社会 、生态文明及党的建设各领域,将释放出巨大改革红利,促发展 、促转型、促民生改善。自治区党委十届四次全会提出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对广西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明确了主攻方向和重点要求,坚定不移地全面推进改革,用改革的精神、思路、办法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必将在经济社会发展上赢得主动。自治区党委结合广西实际,提出了加快“两个建成”的奋斗目标,在全国区域发展大格局中提升了广西的定位和作用,进一步激发了全区上下竞相发展的热情和干劲。同时,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即将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启动实施“双核”驱动、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明确实施“实业兴市,开放强柳”战略,这将为柳州发展带来新机遇新动力。准确把握我们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有利于稳中求进,促进柳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努力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开局启动之年,群众对改革关注度高、期望值大,要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盼,坚持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在中央确定的框架内,合理布局柳州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 、主攻方向 、工作机制 、推进方式和时间表 、路线图,科学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对方向 明 、见效快、有权自主操作的改革,要尽快启动 、全力推进;对涉及面广、需要中央和自治区决策的改革,要及时跟进中央和自治区的新部署新要求,谋定而后动;对还未达成共识、条件尚不具备但又必须推进的改革,要大胆探索、先行先试。要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主导权主动权,准确有序协调推进各项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

坚持围绕打造柳州工业升级版,加快结构优化、转型升级。要立足于工业是柳州命脉这一最大实际,充分把握“强产业 、夯基础、优结构”是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抓紧实施“创新驱动 转型升级工业再上新台阶”三年计划,做好调整产业结构这篇大文章,充分发挥汽车、冶金 、机械三大支柱产业牵引带动作用,改造提升化工 、建材 、制糖、日化等传统优势产业,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现代产业体系。要千方百计扩投资上项目,引进工业大项目、好项目,以项目建设助推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工业产业 、企业 、产品从传统向现代 、从低端向高端 、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从低效益向高效益升级。要抢占发展先机,全面加快新材料 、新能源汽车和节能环保 、先进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生物和制药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发展以三大支柱产业新兴化为重点的智能制造 、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在技术研发 、市场培育、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努力将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为柳州工业发展提供新的支撑和动力。

坚持把发展第三产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主攻方向,结合城市改造和发展方向,围绕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信息中心、服务中心,将发展现代服务业与提升传统优势服务业有效结合,进一步优化服务业空间布局,加快建设大型现代服务业综合体,努力构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融合柳州“桂中商埠”的历史文脉与现代都市文明,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把现代物流 、商贸及零售 、金融服务 、中介咨询、电子商务等业态做大做强。要结合全区旅游发展大会的工作部署,突出抓好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景点和服务设施建设,打造“百里柳江”观光运动休闲旅游 、“百里风情”民俗文化旅游 、现代工业文明体验旅游,充分彰显融自然山水、民族风情和工业文化于一体的柳州旅游特色。

坚持进一步扩大开放,合作共赢促发展。要牢牢把握当前开放主导的新特征,把开放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拉动力,以开放促转型 、以开放促创新、以开放促发展。要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与深度,围绕重点产业布局和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创新招商模式,努力在引进项目 、资金、技术的质量 、层次和规模上取得新突破。要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推动珠江—西江经济带 、柳来河一体化等区域协作,在交通网络、产业分工协作和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实现共建共享。要围绕打造柳州对外开放新高地,充分把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和自治区实施“双核”驱动战略的政策利好,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效应,增强柳州投资吸引力、集聚影响力,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

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握全局、统筹兼顾。切实解决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抓住关键环节实现突破;注意把握全局统筹规划,从长远和战略高度谋划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紧密结合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深入研究探索柳州农业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努力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 、农业资源要素配置、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取得新进展,重点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的带动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集约高效 、绿色发展 、四化同步 、城乡一体 、多元特色”的原则,完善主城区功能、拓展发展空间,实施大县城战略,发展特色小城镇,构建以柳州为核心的桂中城镇群。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实施非公有制强优企业培育计划,集中政策、资金 、人才等优势资源,培育扶持一批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非公企业,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实现跨越发展。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深入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基本建设三年攻坚计划。全面贯彻即将召开的自治区教育大会精神,不断提高教育发展质量和水平。大力推进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以更加前瞻性的思维和扎实有效的举措,推进柳州机场国际化发展、柳肇铁路早日开工建设、柳江航运能力提升,加快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紧密结合“十二五”发展规划,着眼柳州长远发展,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科学谋划各项事业,全面加强经济、政治 、文化 、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把柳州发展的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为实现今年工作目标任务,应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积极开展改革创新突破年活动,奋力开创柳州改革开放新局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市委关于改革的决策部署,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促进柳州科学发展。

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创新国有资产监管方式,提升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推动政府性投资公司市场化改革和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大力发展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积极探索非公有制经济规模化、特色化、专业化、高新化转型升级之路,从财政扶持、税收优惠、用地保障等方面扶持非公企业发展,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充分激发民资民智民力的活力和创造力。

着力推进要素市场改革。深入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提升地方金融服务和监管能力,加快培育西江经济带金融中心。充分发挥政府性投资公司投融资功能,优化融资结构,控制融资成本,提升投资综合效益。加大企业信用管理信息系统和个人征信信息系统的应用,扎实推进地方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好金融对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的支撑作用,提高直接融资比例。促进金融机构开展中小微企业和民生金融,扩展金融服务的普惠面。以农业产业化、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切入点,鼓励农村金融创新,推进农民信用建设。优化城乡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稳步实施农村土地流转、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提高农村集体和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积极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构建高层次人才优势,加快建立各类人才的培育、引进、使用和激励机制。

全面推进社会各项改革。加大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优化社会事业领域资源配置。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体制机制,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升保障水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健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

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加快融入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深化与粤港澳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特色农业和城市大型综合体等领域的合作,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主动对接先进生产力。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扩大汽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钢铁等优势产品出口,支持企业建立境外市场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提升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

积极营造开明、开放的投资环境,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大力引进“央企入柳”、“民企入柳”。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