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以建设皖苏浙交汇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研究制定全面放开县城以下户籍和有序放开市区户籍的办法,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切实解决已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扩大建成区人口规模。逐步把进城落户农民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加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布局。健全城乡规划体系,加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城市规划项目编研工作,强化规划的引导和控制作用。全面实施新型城镇化“11134”工程,促进中心城市和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推进市区一体化建设,加快市本级发展。优化城镇空间结构,扎实开展宣城、广德开发区产城一体试点。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和区域优化,积极培育县级中等城市。强化产业支撑,提高县域承载能力,壮大县域经济。加快省扩权强镇试点镇和中心镇发展。坚持错位发展、传承文化、突出特色,加快培育一批美丽城、镇、村。
提升中心城区建设管理水平。着力“补功能、提品位、优环境”,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年”活动,打造山水相依、人文相伴、生态相连、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特色。推进中心城区178个项目建设,确保完成投资150亿元。完善城市路网,续建和新改建城市道路79条。加快合工大宣城校区二期、市国防训练基地、北门棚户区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继续实施老旧小区和背街后巷综合整治、河道清淤截污等工程。启动宛溪河综合整治二期及周边棚户区改造项目。加快宝城路改造、水阳江大道闭合段工程建设。完善市区消防站布局,规划建设宣城开发区、宣州开发区和城东消防站。加快推进彩金湖生态新区建设,争取建成关庙水库,开工建设文景路、创业路、圣俞路、安置区和市人民医院新院区项目。加快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完成“数字城管”二期项目。进一步理顺市区城市管理体制,推进城管执法重心下移。实施市本级存量违法建设三年拆除行动。加大垃圾消纳和“牛皮癣”、渣土、噪音等城市痼疾治理力度,提升管理精细化水平。巩固文明创建成果,健全文明创建工作长效机制。
继续开展“交通建设会战年”活动。确保完成投资80亿元,加快构建“市县一小时”、“县乡半小时”交通圈。确保宁绩高速年内完工,加快宁千、溧广、宣南铜高速建设,开工建设宣狸、广宁高速和广德至祠山岗一级公路项目,加快推进宣泾线等10个国省干线一级公路续建工程。实施100公里以上国省道路面改善。完成芜申运河定埠段航道疏浚和港口工程,启动水阳江航道和宣州综合码头建设。加快宣城、郎溪、宁国等客运枢纽站建设。配合完成合福铁路宣城段建设扫尾和商合杭铁路前期工作。做好皖赣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征迁和服务工作。开工建设杭黄铁路和宣城火车站站场。力争开工建设芜宣机场。
加快建设美好乡村。完成县市区村庄布点规划,加强中心村规划建设,完成57个省级中心村建设任务,全面建设美好乡村示范带。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三线四边”为突破口,大力开展“四治理一提升”行动。继续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和危房改造工程,健全垃圾处理全覆盖长效机制,实现减量化、市场化、常态化。
确保国家生态市等创建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力争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通过技术评估,郎溪、广德、泾县和旌德创成国家生态县,支持宁国、绩溪开展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创成省级森林城市2个、城镇18个、示范村庄30个。大力实施森林增长工程,新造林13.65万亩,建设森林长廊示范段60公里。全力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年内基本达到创建标准。加快市区植物园、九曲公园、明镜湖公园、麒麟山公园及清溪河景观带建设。推进绿化生态城区和绿色建筑建设。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强力推进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和省级以上工业园区、重点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积极防治大气污染,加强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城市扬尘等治理。加快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大力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保持生物多样性。继续开展环保绿剑行动,确保区域环境安全。加强南漪湖周边环境保护和控制。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鼓励企业开展节水和清洁生产。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
加强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水阳江开卡、三板闸、双桥联圩城市规划区堤防除险加固等工程。开工建设城东联圩宛溪河治理二期、敬亭圩除险加固工程。力争开工青弋江治理、双塘排涝站项目。启动青弋江引水入城、水阳江拦河筑坝、城市内河整治三大工程。推进青弋江灌区、港口湾水库灌区和牛岭、郎源、汤村、扬溪源、粮长门、凤凰山、万家、浣溪等水库建设前期工作。继续实施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中小河流治理,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推进以“八小”工程为重点的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加强河道采砂整治与管理。积极探索小型水利工程管护体制机制创新。续建、新建18个110千伏以上主电网项目,继续加强配电网和农网改造,力争完成投资比上年翻一番。加强“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推动光纤入户工程,开通4G网络。启动市级政务云计算中心和党政数据交换平台建设。
(四)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力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成效。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稳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完成市县工商、质监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和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继续支持广德“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改革创新社会组织建设,实施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快构建公益服务新格局。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继续做好“营改增”扩围试点。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有效防范债务风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积极推进统筹城乡土地使用制度综合改革试点进程,完善城乡土地交易市场运作制度,探索开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等工作。完善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支持宣州、广德省级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推进郎溪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深化社会领域改革。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公司制、股份制改造。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扩大新农合大病保险试点。巩固和完善基层、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有序疏导民生和资源价格矛盾。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积极打造创新平台,新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企业技术中心4家,组建皖江禽产业研究院。加快宣城开发区科技园等孵化器建设,加快引进转化一批科技成果和项目。加强与合工大等高校院所合作,确保产学研合作取得新成果。加强创新主体建设,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70个,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3家、省创新型试点企业3家。提升知识产权创造和应用能力,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30%以上。争创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20件、安徽名牌产品10个、省卓越绩效奖5个以上。加强国家级、省级农业和服务业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建设。完善和落实人才政策,着力引进和培养高精尖专业人才及高级技师。
深入开展全民创业。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等领域。全面落实国家、省支持政策,进一步放宽经营条件、降低门槛,促进全民创业,力争1000户“个转企”。积极争创省创业型城市。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民间资本和国有资本、集体资本融合。大力倡导尊重创业、尊重劳动、尊重企业家的风尚,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和支持创业者、褒扬成功者、宽容失误者的社会氛围。
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加强对外区域合作,积极参与南京都市圈建设与发展。积极对接、利用上海自贸区,主动承接产业和服务辐射。打造“宣城出口基地”品牌,实施外贸“双百”工程,重点扶持100户年进出口额超300万美元企业,培育100户新发生进出口实绩企业。加大国外技术、管理、资金、人才、团队等引进力度,强化与国际市场对接。力争宣城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开关开检”。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开发国外资源。
(五)以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心竭力保障改善民生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完善创业扶持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困难群体就业。继续完善社保制度,强化基金扩面征缴,提高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加快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养老服务和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继续做好被征地农民等养老保障工作。强化城乡低保、农村敬老院规范化管理。健全临时救助制度,启动市救助管理站建设。健全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推进廉租房、公租房并轨运行。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6584套,市本级开工安置房4100套、竣工交付6000套。继续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完善提取、使用、监管机制。认真办好面向社会征集的10件民生实事。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确保市图书馆、规划馆、体育馆建成。继续推进村级文化广场、农民文化乐园和重点示范村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完成20个乡镇、村、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申创中国书法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加强“非遗”申报工作。加强皖南花鼓戏等地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启动市博物馆新馆、中国文房四宝博物馆、美术馆“三馆合一”建设工程。开展“百场文艺下基层”和节假日群众文化活动。启动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快市区中小学建设与发展,取消重点班、限制大班额,促进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完成235所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推进宣城中学打造皖南名校工程。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确保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竣工。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和竞技体育,力争在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进一步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和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基层医疗机构和村卫生室运行机制。强化重大疾病防控和卫生应急处置。建成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继续深化人口计生“村为主”工作机制,加强城市和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网格化管理,完善利益导向机制,提升优质服务水平,确保主要指标位居全省前列。继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加强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和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加快马山生态陵园和烈士陵园建设。加强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管理。推进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项目。扎实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做好外事侨务、对台、物价、防震减灾、档案、地方志、烟草等工作,推动妇女、儿童、老龄和红十字、慈善福利事业加快发展。
深入推进社会治理。继续加强综合治理“十大体系”建设。深化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推进社区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和网格化管理。健全群众工作网络,推动“信、访、网、电”一体化。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访代理、社情分析研判等机制,完善司法救助、法律援助制度,开展争创全省社区矫正示范县活动,进一步强化安置帮教工作,实行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与信访工作协调联动,及时有效防范和化解争议纠纷。扩大“六五”普法覆盖面,积极争创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城市(县)和示范基地。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等活动,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推进信访积案化解,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重视媒体、网络在了解社情民意、反映群众诉求、教育引导群众中的作用,增强新媒体时代社会沟通能力。
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继续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加大“打非治违”力度,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面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争创国家级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指挥平台和应急队伍建设,切实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完善立体化、数字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公共安全体系,防范和依法惩治违法犯罪活动,深化平安宣城建设。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人民防空和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积极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
(六)以提高公信力和执行力为重点,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尊重市场规律、尊重群众创造,创新政府管理,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做到少审批、少收费,实现高度透明、高效服务。接好中央、省下放的审批事项,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再精简10%。推行网上审批和“一表制”、“一费清”,完善并联审批、“绿色通道”等制度,加强行政审批绩效管理。创新政务公开方式,深化政务公开工作。加强网络政民互动、市长热线和政务微博发布工作。完善新闻发布和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大力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强化招商引资帮办服务,完善乡村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严格落实分管责任制、牵头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大效能建设明察暗访和电子监察力度,不断提升服务效能。
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健全行政决策程序,完善听取意见、听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决定等制度。强化决策执行监督,完善决策实施后评估和纠错制度。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积极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提高人代会议案、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质量。实行市政府负责同志领衔办理议案和重要提案制度。充分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健全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整合执法主体,推进综合执法,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强化执法监督,进一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切实践行群众路线。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认真落实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切实改进会风文风,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政风行风评议活动,加强政务督查督办、行政监察和投诉受理工作,强化行政问责,督促职能部门依法履职尽责,做到令行禁止,严肃查处违反规定、损害发展环境的行为。始终坚持务实勤政,做到知实情、讲实话、干实事、求实效。
切实加强廉政建设。加强理想信念和从政道德教育,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以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加强对重点工作、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政府投资项目标后监管和工程量变更管理,继续加大对政府性资金使用情况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力度。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和顶风违纪的典型,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牢固树立长期过紧日子的思想,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进一步压缩“三公”经费。推进市直30家单位预决算及“三公”经费信息公开,把有限的公共财力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巩固公务用车专项治理成果,实施公务用车改革。
各位代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奋勇当先时不我待。加快宣城发展,重任在肩;做好政府工作,责任巨大。让我们在中共宣城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弘扬“千锤百炼、精雕细作、刚柔相济、百折无损”的当代宣城干部精神,坚定信心、进取作为,开拓创新、务实笃行,奋力谱写“中国梦”的宣城篇章!